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在深静脉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直接原因主要有:血液淤滞、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其中,先天遗传因素包括: AT-Ⅲ、蛋白C先天缺乏、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以及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异常等等;后天因素主要有:外科手术、高龄、制动、肥胖、心脏病、应用雌激素、妊娠、产褥期、恶性肿瘤、静脉曲张、血液病等;解剖因素主要有:左髂总静脉夹行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之间,局部管腔较窄,血流阻力等较大,静脉回流缓慢。因此,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左侧。同一患者若其危险因素越多,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就越大。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一侧下肢突然肿胀。临床表现因血栓形成的部位而不同。一般可分为三型:①周围型:血栓始发于小腿肌静脉丛。临床表现不明显,只是小腿部疼痛、压痛以及轻度肿胀。Homans征可呈阳性。②中央型:血栓发生于髂股静脉。患者肿胀一般比较明显,局部有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压痛,可有浅静脉曲张。③混合型:为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由周围型血栓向近侧顺行扩展或中央型血栓向远侧逆行繁衍形成。因此,实际病期往往比症状期长。疼痛:主要是血栓对静脉的刺激和血栓堵塞静脉使静脉扩张所致。表现为全下肢程度不等的疼痛,多为胀痛,患肢下垂时胀痛加重,抬高后疼痛可减轻。肢体肿胀:由于血栓形成后,静脉血不能顺利回流,使血液淤滞在下肢,出现下肢肿胀,严重时臀部也出现肿胀。浅静脉怒张:静脉血栓形成后,引起远端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患肢浅静脉代偿性怒张。Homans征:足背伸时小腿肌肉疼痛。股青肿:这是最严重的类型,临床上并不多见。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剧烈疼痛,典型症状包括下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而呈紫绀色、起疱,皮温明显降低,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如皮肤呈苍白色,则称股白肿。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脉搏加速和白细胞增多等。但一般体温不会很高,一般多在37~38℃。在临床上,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将随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出现以下各种程度不同的并发症,从而给该病的预后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其中主要包括:①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当患肢静脉压力突然增高时,极易造成血栓的脱落,从而导致肺动脉血栓栓塞,特别是在静脉溶栓治疗中更易发生。②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向上蔓延,累及下腔静脉。临床上出现双下肢、臀部、甚至腰部和下腹部水肿、剧烈疼痛。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常因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遗留的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性、皮肤静脉淤滞性溃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