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使水资源的消耗量剧增,与此同时,人为造成的水污染又使许多水源失去使用价值。水资源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不少地方水环境恶化造成的灾害令人触目惊心,不但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些方面已威胁到当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

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使水资源的消耗量剧增,与此同时,人为造成的水污染又使许多水源失去使用价值。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升温,使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减少、蒸发增大,干旱缺水状况更甚。山地、丘陵地区广泛毁林开荒,土壤流失,又破坏了水源涵养状况,影响径流的稳定性。地下水多因开采过度而天然补给不足,地下水源持续亏损,可采水量减少或者枯竭。因而目前占陆地面积60%的地区出现了水资源危机。20世纪后半期困扰世界的中东战争、印巴冲突、非洲社会动荡等,水资源问题是重要起因之一。水资源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各地在防洪除涝、农田和林草灌溉、工业和城乡供水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水旱灾害大为减轻,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全国年供水能力达到5600亿m3,有力地保障和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但是,由于对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没有认识或认识很不够,造成一些地方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水质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并进一步引发了土地退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河湖萎缩、河口淤塞、湿地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不少地方水环境恶化造成的灾害令人触目惊心,不但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些方面已威胁到当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如何正视、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新世纪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度

很早以前,人类即通过兴建各类水利工程防御水患,开发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以便在农田灌溉、航运、水能利用、生产生活用水中更有效地利用各种水源。历史上的水利工程,由于其数量和规模不大,并未干扰水文循环。工业化以来,生产、生活用水量剧增,各种水利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显著改变了原来天然的水文状况,带来了地表水衰竭、地下水超采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地表水衰竭,河湖和湿地萎缩

由于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只顾无节制地索取,不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在河流的干支流到处拦蓄引水,从而改变了降水产流状况,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使河流流量减少,甚至完全断流。由于过量引水以及多方面的原因,还造成一些湖泊水位下降,湖面萎缩,甚至干涸消失。例如,在20世纪上半叶就使里海、死海和咸海水位大幅度下降。和20世纪初相比,咸海水面下降14m,面积减少了40%,储水量减少了67%,周围的湖泊盆地平原形成大面积盐滩。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甚至半湿润地区,近半个世纪以来,河湖和湿地萎缩,地表水源衰竭的情况也日益严重。

(1)河水枯竭。在干旱内陆地区的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由于中游地区大量引水,造成下游河水枯竭,天然绿洲植被严重衰败,沙漠扩展,已对当地居民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塔里木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由309万增长到721万,开垦面积由70万hm2增加到120万hm2。新老绿洲都需要引水灌溉,修建的水库和引水工程控制了绝大部分水量,致使盆地的天然水系瓦解,几乎全变为人工控制水系,河流下游有300多km天然河道干涸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沿河生长的胡杨林大面积枯死,沙漠扩展,有五个原有农垦团场8600hm2耕地因断了水源而被迫弃耕撂荒,现正向沙漠化发展。河西走廊也因为大量人工拦蓄和引水,一些天然河流下游的湖泊水系逐渐消亡。河西地区的黑河,由于中游来水减少,下游河道断流,西居延海和东居延海先后于1961年和1992年彻底干涸,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沙枣林枯死,居延绿洲成了荒漠。石羊河因供求失衡而断流,导致其尾闾湖泊在20世纪50年代末消失,引起民勤绿洲生态严重恶化。

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黄河、海河甚至淮河流域,近二三十年来,也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流现象。黄河流域因用水量不断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流域用水量由50年代的120亿m3增至90年代的300亿m3,灌溉面积由50年代的140万hm2增至90年代的490万hm2,进入下游河道的径流量锐减。从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黄河下游利津站有21年出现断流,累计断流1050天,断流年份平均断流长度321km。断流主要集中在灌溉用水高峰期的3~6月,适值河道来水枯季,进入黄河下游的水量难以保证用水要求,又缺乏统一管理,从而下游各地搞临时措施,采取“春旱冬蓄”,提前加大冬季引黄水量,致使下游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频次和断流河长不断增加。进入90年代后,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及与之相应的河流来水量均偏少,更加剧了黄河的断流现象,断流河段不断上溯延长,断流时间从灌溉用水高峰的3~6月向其他时段扩展。1997年断流情况最为严重,利津站全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从河口上溯704km,接近河南省开封市。胜利油田200口油井被迫关闭,濮阳中原化肥厂等一些企业停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不仅黄河干流下游,在黄河中游的主要支流沁河、渭河、汾河等也多次出现断流。海河流域河道断流情况比黄河更为严重,大小河道多属季节性河流,汛期有水也不多,有的甚至常年无水。1998年海河流域平均降水551mm,比多年平均值多0.8%,属平水年,流域自身水资源量335亿m3,加上引黄53亿m3和超采地下水38亿m3,合计为426亿m3。而工农业和城乡生活总用水量达424亿m3,基本吃光用尽。当年全部入海水量54亿m3,相当大的部分是工业和城镇生活的废污水。平水年都如此情况,可以想见枯水年将更加严重,就连北方地区水资源条件最好的淮河,在1999年汛期干流中游也发生了断流现象。

(2)湖泊萎缩。水资源开发过度,加上盲目围垦、泥沙淤积和一些地方气候干旱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普遍发生湖泊面积缩小、水位下降、甚至干涸等现象,也是近几十年来日益严重的又一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区,数十年来为了扩大耕地,普遍围湖甚至填湖造田,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小,削弱了蓄水能力,使得洪水的威胁加大,成灾的概率增加,洪涝灾害损失剧增,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据统计,1949年长江中下游共有湖泊面积25828km2,至1977年仅存10472km2,减少59.5%。湖泊面积缩小最多的是湖南洞庭湖和湖北江汉平原的一些湖泊。据研究,洞庭湖面积1825年为6300km2,1949年尚有4350km2,到1958年只有3140km2,1977年时仅余下2700km2。现在洞庭湖各入湖河口三角洲浅滩密布,将湖泊分割成多个水体,西洞庭湖已淤塞消亡,只剩河道;南洞庭湖接近消亡;东洞庭湖也不断缩小。1949~1958年,湖面共缩小1210km2,与此期间围垦增加的垸田面积基本相当。1958年后限制围垦,但因湖面缩小后泥沙淤积的影响加大,目前由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每年携入洞庭湖的泥沙沉积于湖底的约有9600万m3,湖底每年平均淤高3cm,容积还在不断减少。素有千湖之称的湖北省江汉湖群,至1980年为止,因围垦消失的湖泊有983个,减少水面积2041km2,目前剩下的湖泊只有83个,面积2650km2,面积减少了44%。

在西北干旱地区,20世纪50年代新疆有面积在5km2以上的湖泊32个,总面积达9700km2,到70年代末,全疆湖泊面积减少到4000多km2,著名的罗布泊、台特马湖、玛纳斯湖等已在60年代至90年代的30年中干涸消失。其他如艾丁湖等也在不断缩小。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由于周围草场开为农田,灌溉用水增多和气候变暖、干旱等原因,入湖的108条河流,小河干涸、大河断流,水量大为减少。有水文测站已来,青海湖1957~2000年湖水位下降3.27m,平均每年下降近0.08m,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3)湿地萎缩。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沼泽地和河湖滩地及海滨滩涂视为未被利用的荒地,在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这些“荒地”垦为耕地。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这些开垦出来的耕地往往洪涝灾害严重,并且破坏了生态环境。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这些陆地和水体间过渡地带在调节径流、削减洪峰、补充地下水、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效益,甚至被称为“地球之肾”。鉴于世界范围内的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在1971年通过了作为政府间国际条约的《湿地公约》,宗旨是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来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即大规模围湖、围海造田,开垦沼泽地,仅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就开垦沼泽地300万hm2。一些未被开垦的湿地也因上游水资源被过度取用而逐步萎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以保护鹤类等珍禽为主的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原有沼泽1200多km2,因上游来水减少,现只剩下130km2。河北省的大陆泽、宁晋泊、东淀、黄庄洼、大黄铺洼等已经彻底干涸,现仅存的白洋淀、北大港、南大港、千顷洼、团泊洼、七里海、大浪淀等也大大萎缩,面临干涸和污染困境。“华北明珠”白洋淀也几次干淀,引起社会上很大关注。开垦的湿地虽在增产粮棉等农产品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土地和气候干旱化及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负作用也日益显现,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我国于1992年成为《湿地公约》签字国,并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由国务院17个部委合作编制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在全国规定了262处湿地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禁止围湖造田”。湖南、湖北、黑龙江等省已明令禁止开垦湖泊和沼泽地,并有计划的退田还湖、恢复湿地。2001年黑龙江省还紧急从江东灌区节约出3500万m3水输给扎龙湿地,今后每年还将向扎龙补水1亿m3,以维持现有湿地面积不再减少。从全国来看,开垦湿地的行为虽已得到遏制,但要恢复破坏前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特别是因水源枯竭导致湿地萎缩的情况还在继续,需要积极研究对策。

2.地下水超采

我国北方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显露,在地表水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开始大量开采地下水。目前海河流域总供水量中,60%是靠地下水。全国城市用水量中,地下水占30%,其中北方城市用水量中地下水占59%,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到72%和66%。不少地方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黄、淮、海三大流域超采量达115亿m3,其中海河流域每年超采量即达65亿m3(其中浅层超采24亿m3,深层超采41亿m3)。浅层地下水超采面积4.1万km2,深层地下水超采面积5.6万km2,分别占流域内平原面积的32%和40%。地下水持续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1)地下水位下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因地下水超采出现地下水位降落漏斗100余处。除海河平原一些地方的成片超采区外,上海,江苏的苏锡常,安徽淮南、淮北、阜阳,河南许昌、漯河、商丘,山东菏泽淄博潍坊山西太原、大同、朔州、忻州,还有西安、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都出现了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西安市地下水位埋深最大的达110m,河北沧州、冀枣衡地区普遍在70~90m,最大达105m。河北邯郸市浅层地下水位埋深已超过52m。北京西郊石景山等一些地区,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已被疏干。河北省太行山前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第一含水层组(底界埋深一般20~60m),到1993年底疏干面积已达2147km2

地下水位下降带来机井出水量减少,群众吃水困难,农田灌溉面积缩减,抽水设备随扬程增加而不断更新,甚至因抽不出水使机井报废,抽水成本增加等很多问题。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内的一些靠地下水滋润生长的林木,不少因地下水位下降而衰败死亡。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年超采地下水3亿m3,地下水位下降,不仅给群众生产造成很大困难,还使梭梭、沙枣等绿洲天然林木大量死亡。石羊河东西两侧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扩展,有连成一片之势,严重威胁民勤绿洲的生存,对甘、陕大片地方也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不得不采取几百米扬程的扬水措施,从黄河长距离调水救急。

(2)地面沉降。因地下水位下降,土粒间充填的水流出,使土层压缩,地面下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太原、乌鲁木齐等数十座大中城市和河北平原、辽宁中南部、山东兖滕、安徽两淮、江苏苏锡常等地区因地下水超采而出现大范围严重地面下沉现象。河北省平原地区地面沉降量100~1100mm的地区已达3.9万km2。沧州和冀枣衡深层地下水复合漏斗区与天津市地面沉降区相连,形成了4.4万km2的中国最大的地面沉降区。天津市地面累计沉降量最大的达2.8m,西安、太原、阜阳等城市最大沉降量也都在1m以上。

地面沉降给不少地方造成了建筑物破坏和洪涝灾害加剧等一系列危害。唐山市因疏干矿藏水和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塌陷20处,影响范围达20km2。西安市因地面沉降造成大裂缝13条,总长60余km,2000多栋房屋受到严重破坏,威胁到居民生命安全,还造成道路及地下管道开裂,影响交通及水电供应。建于唐代的大雁塔也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倾斜了1m。天津市区地面沉降中心的河北大街、大直沽等地的海河堤岸沉降2~2.5m,其他地段也沉降1~2m,再加上河道淤积,使海河的泄洪能力由原设计的1200m3/s减少为250m3/s。河北省沧州市南运河堤顶沉陷了1.3m,也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河北省35个县出现地裂缝200多条,大清河北岸的千里堤因地下水位下降,大堤沉陷,出现裂缝总长达189km,严重威胁天津、津浦铁路、油田和8县(市)5200km2地区的防洪安全。

在滨海地区,地面沉降减少了与海平面的高差,增加了沿岸低地、潮滩湿地和沿海平原的淹没损失,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海岸侵蚀冲刷和侵蚀平衡的改变,并使海堤和拦潮闸工程的抗灾能力大大降低,风暴潮和洪涝灾害加剧。例如,1992年9月1日,天津塘沽新港潮位5.93m,新港码头原设计标高5.6~5.8m,由于长期地面沉降,使码头前沿地面高程降低了0.4~0.6m,造成天津港前方库房、码头、客运站等全部被水淹没,损失惨重。据估计,如果海平面相对抬高40cm,太湖的排洪能力将减低20%。此外,地面沉降还会使滨海城市排污系统失效,造成城镇排污困难。再加之沿河流水顶托回流范围上移,河口段污水倒灌,使水域污染加重,上海和天津这方面的问题就很突出。

(3)地下咸水入侵。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陆续发生海水和地下咸水入侵地下淡水含水层现象。海水和地下咸水入侵是我国最突出的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区域性地下水污染问题之一,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造成海水和地下咸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地下水淡水位持续下降,并低于海水(咸水)水面,破坏了淡水与海水(咸水)界面的相对稳定,形成了海水(咸水)向淡水的“入侵”。据水利部组织辽宁、河北、山东三省有关单位进行的调查,截止到1992年底,在辽宁省大连、锦州、锦西、营口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烟台、威海、青岛等市的29个县(区、市)共112个乡(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海水入侵总面积达1433.6km2。烟台、大连两市沿海的海水入侵最为严重,海水入侵面积分别达495.2km2和433.8km2。海水入侵深入内陆的距离一般可达5~8km,最大达11.5km。此外,河北省河间市、沧州市、唐山市乐亭至滦南一带,以及山东省北部的广饶、昌邑、寿光、寒亭、平度一带也发生了地下咸水入侵。这些地区1992年的咸水面积较1975年扩大了592.8km2。沧州咸水层底界面较1974年下移10~20m,地下咸水入侵污染了深层淡水。到20世纪90年代初,海水和地下咸水入侵使我国沿海地区2.44亿m3的地下淡水资源遭受污染,失去开发利用价值,使得沿海地区的供水矛盾更加尖锐。因海水和地下咸水入侵,共报废机井8000多眼,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3亿m3以上,减少井灌面积60多万亩,每年减产粮食2亿kg以上;100多万人口、40多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被迫饮用受到海水和地下咸水污染的地下水,诱发了甲状腺肿、布氏菌病、肝吸虫病等多种疾病;因生产设备腐蚀,产品质量降低,工厂搬迁、停产等,造成工业产值减少达每年3.6亿元以上。

(二)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对于水体的污染由来已久,早在工业化之前,人类的生产生活废弃物就排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由于当时人类造成的污染范围小、数量少,加之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体的污染,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油类、重金属、酸、碱、放射性物质、氟化物和苯、酚、醛,以及人工合成物质大量进入水循环系统,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一问题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发生了日本水俣市一氮肥厂排放大量甲基汞化合物引起“水俣病”和富山平原用炼锌厂排放的含镉废水灌溉农田,使100人因食用含镉稻米引起“骨痛病”而死亡的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后,水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必须对地球上包括水在内的自然资源加以保护。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生活和工业污废水一般得到了控制,但农村地区的面源污染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发展中国家,工业、生活和农业造成的水污染都还相当严重,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一个迫切问题。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发生较严重的水污染现象,进入80年代后,随着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污染日益加剧,现在除西部一些人烟稀少的地区外,绝大部分河道都受到了污染,不少湖泊、水库的水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恶化,对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危害。为治理水污染,国家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并对一些污染最严重的河道和湖泊如淮河、太湖等制定专项治理规划,限期进行治理。目前工业废水排放量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城市污水排放量仍在继续增加,且废污水的处理率很低,农村面源污染还没有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措施,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水污染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工农业特别是渔业生产、加剧水资源短缺三个方面。(www.daowen.com)

1.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很多是由饮水不洁引起的,最常见的是肠道传染病、钩虫、线虫、蛔虫等寄生虫病、肝炎等。此外,体表接触引起的有皮肤病、沙眼等。随着工业发展,有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短期内不易察觉,还难以治疗。如有机氯农药DDT可引起破坏激素的病症,给人的神经组织造成伤害,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使人产生恶心、头痛、麻木和痉挛等。现在DDT已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因其降解很慢,过去残留在土壤中的DDT通过水产生的影响还将持续几十年。含氮化合物氧化分解产生的硝酸盐在人体内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与胺作用生成亚硝胺,是强致癌物质。一些重金属如汞、镉、铬还有砷等有很强毒性。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松花江的甲基汞污染,是日本“水俣病”之后又一震惊中外的汞中毒事件,经过近20年的治理,现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沉积在河道里的50多t汞还会产生危害,需进行监测和跟踪研究。此外,一些酚类化合物也会引起人们慢性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一些有毒物质还会通过水残留在土壤里,使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含毒,造成难以避免的病害。我国不论南方、北方,有不少用于灌溉的水不符合灌溉水质量标准,一些大城市郊区还直接用未经处理的废污水进行灌溉,仅河北省污水灌溉面积就达40多万hm2。一些污水灌区生产的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粮食,最终进入市场,影响人民健康。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暂时得到一定缓解,现在水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且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会更加尖锐。

2.危害渔业、农业和工业生产

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共识,现在南方的水污染对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焦虑。

水污染对生产的影响最直接的是渔业。按渔业生产要求,鱼类正常生长应有Ⅲ类以上水质,鱼虾产卵场应有Ⅱ类以上水质。但是各地河道不少是Ⅳ、Ⅴ类或劣Ⅴ类水,因此不断发生大量死鱼事件,有的河道包括上海的苏州河都鱼虾绝迹,渔民生计发生问题,有的养殖户因水质污染突发死鱼而倾家荡产还欠一大笔债,跨乡镇、跨县区、跨地市、跨省市的河道还常因此发生边界水污染纠纷,影响社会安定。湖泊和近海水域受污染后水体富营养化,爆发蓝藻水华和赤潮的情况日益严重,对养殖业破坏很大。水体富营养化还使南方河网和湖泊、水库水葫芦疯长,不但危害渔业生产,而且阻断交通,现在还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成了一大环境灾害。

水污染对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危害也很严重,只是过程比较缓慢,不像死鱼那样突发,引起人们注意。各地因灌溉水污染造成庄稼枯萎绝收的也不少,更多的是导致减产和农产品品质下降或污染。这个问题在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中将越来越尖锐。解决不好会给农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很多工业(如食品、纺织、造纸等)需要用水作为原料或参与加工过程,水质污染不但增加处理费用,使成本上升,而且影响产品质量。1990年7月,太湖水华爆发,使无锡市梅园水厂由日产20万t减少到5万t,严重时无水可取,造成46家企业停产,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另外,油类污染还易造成安全事故。辽宁浑河因油污染曾发生河面着火,北京的坝河、观音堂明渠和半壁店明渠也都发生过因含油废水排入河道引起水面着火甚至烧毁钢闸门的事故。

3.加剧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170m3,但南方一些地区,年降雨量1000多mm,还有大量外来水,从水量来说,应该是不缺水的。可是现在连一些水网地区如太湖,也因水质严重污染,不得不“引江济太”。现在一般说“南方是水质型缺水,北方是资源型缺水”,实际上北方水污染的情况更为严重。河北省海河平原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一些常年有水的河段都是城市排入的污水。还有一些地方水资源本来就紧缺,水质污染使有限的水资源也失去了使用价值,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因为缺水,不少河流为尽量拦蓄枯季有限的径流,节节建闸,把污水也聚集在闸上,到汛初来水时开闸泄水,大量污水一涌而下,不但水不能用,还给下游造成严重的污染灾害。1994年7月,淮河干流的特大污染事故,鱼类大量死亡并迫使沿江市(县)关闭所有城市和工业用水取水口,使苏皖两省150万人饮水困难、工业停产,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2000年6月28日,因上污水下泄,江苏石梁河水库97户渔民的500多网箱鱼一夜之间全部死光,跨省水污染纠纷就是这样造成的。水资源紧缺使水污染危害加重,水污染又使有限的水资源失去使用价值,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三)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自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就逐渐加重的一种灾害。人类在进行农业生产中,如能科学地培育土壤,可使土壤日益肥沃、永续利用;如对土壤利用不当,或因农耕而砍伐林木、滥垦草场,破坏原有天然植被,往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破坏土地资源的后果。历史上曾是古代文明发祥地的尼罗河谷、美索不达来亚平原和印度河流域,都因滥砍森林、过度放牧、粗放耕作,造成水土流失,使地力衰竭、沙化或泥沙淤积,大片沃土成为不毛之地。直到现代,由于滥垦土地,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西部和60年代发生在原苏联中亚地区的黑风暴造成的灾难,人们记忆犹新。

在我国,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尼雅,汉代河套地区的三封临戎,以及公元5世纪初大夏王赫连勃勃在陕北修建的统万城,现在都是一片荒漠。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剧增,毁林毁草开荒和草场超载过牧等原因,从北到南,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虽大力治理,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看,还在不断恶化,不但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不少地方对当代人的生产、生活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当前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的主要是造成土地退化、河湖水库泥沙淤塞,加剧了水旱灾害。

1.土地退化

土壤和空气、光、热、水一样,是人类和一切陆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育的根本物质基础。一切陆生动植物靠土壤得以生存,土壤也靠生物的保护和培育而不致被狂风、暴雨、洪水侵蚀。人类在从事农牧业生产和开矿、修路等活动中,往往只顾眼前利益,滥伐林木,乱开草场,随意倾倒砂石废弃物。特别在一些气候干旱、地势陡峻、生态脆弱的地区,往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土地荒漠化,最终使人们失去生存的基础。

在我国东北地区,千万年来林木腐殖积累形成大片“肥得流油”的黑土,经过毁林开荒和不合理的顺坡种植,黑土层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0.4~1.0m下降到0.2~0.4m,有的地方黑土层已冲蚀殆尽,露出底层粘实瘦瘠的白浆土或黄土,一些过去号称“粮食车拉船载都运不完”的地方,现在变成了贫困村。黄土高原的原始地貌是平展的塬面,据专家考证7000年前是一个植被茂密的地方,经过多年开垦和自然演变,现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每年土壤流失量达1万~3万t/km2,相当于每年平均冲走土层7~20mm,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沿长城一线原本是干旱草原,垦为耕地后地表土层被翻松,长期裸露,大风吹走细颗粒土壤后成了沙地;未被开垦的也因超载过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西北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内陆河下游地区,沿河靠地下水浸润发育的天然绿洲,在河水减少或断流后,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沙漠扩展,居民不得不避沙迁徙,并使整个地区的生态受到了极严重的破坏。西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岩溶地区,土层很薄,地形陡峻破碎,人均耕地很少,毁林开荒后,在暴雨冲刷下土层流失,成了石漠,使一切生物都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西北、华北的沙地在西北风的吹扬下还形成沙尘暴,所过之处刮走土层、掩埋沟渠道路,毁坏庄稼,造成人畜伤亡,不仅影响到了京津地区,还波及江淮。近年来强沙尘暴发生越来越频繁,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淤塞河湖水库

黄河是我国最难治理的河流,症结在泥沙,来源于上中游严重的水土流失。现在下游河床每年抬高7~10cm,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可以缓解20年,以后接着又得新修能起拦泥作用的水库。干流的水库坝址终究是有限的,如果水土流失控制不住,黄河将永无宁日,是中华民族一大心腹之患。与黄河类似的还有辽宁柳河和南方一些风化花岗岩水土流失区的河流,也是河床不断抬高,给江河治理带来很大困难。

近几十年来,各地湖泊普遍萎缩,除盲目围垦、来水减少等因素外,上游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淤积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特别是水库淤积,可以说全是由水土流失引起的。黄河三门峡水库建成后,泥沙淤积严重,不仅造成库容损失,还因抬高了潼关河底高程,造成渭河严重淤积和水位壅高,加剧了洪涝灾害,不得不进行改建和改变运用方式。青铜峡水利枢纽蓄水运用4年,库容就淤积了84%,现在基本上只起一个抬高水位的作用,成了径流电站。据调查统计,黄河流域自1949年以来共建成各类水库3500座,总库容523亿m3,至1998年已淤积143亿m3,占总库容的27%。特别是一些小型蓄水库坝,运用几年后即淤满,成了坝地,失去了水库的作用。

3.加剧水旱灾害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东亚和南亚季风区,一年之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几个月,有的地区甚至集中在几天,全靠林木及土壤涵蓄,使江河得以长年有水,哺育万物。水土流失地区,降雨后林木和土壤涵蓄作用减弱,洪水一泻而下,造成水量集中,洪峰加大,增加了洪涝灾害。特别是泥沙流失严重的地区,洪水挟带大量泥沙下泄,危害更大。西南地区的泥石流,所经之处林木、庄稼、房舍、桥梁一扫而光,水过之后砂石堆积,恢复都困难,常常对沿河地区形成毁灭性灾害。

雨水失去涵蓄,雨后泉水消失,溪河干涸,不但草木难以生长,连人畜饮水都失去水源。

此外,水土流失加重,水分失去涵蓄、林木衰败、地表裸露,还使昼夜温差加大,土层中本已有限的水分加速蒸发消失,造成土地和气候干旱化,反过来更加促使林木衰败,形成恶性循环。有人在研究很多地区的兴衰过程后曾感叹地说:“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的是一片荒漠”。此话有失片面、偏颇,但确实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