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试点县: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试点县: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是陇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真实写照。2009年,陇西县被确定为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11个试点县之一。(二)西和县西和县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整合扶贫开发、特色产业开发、灾后重建等各类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初步形成了八条新农村示范长廊,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试点县: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金秋陇原,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个个崭新的小城镇镶嵌于青山绿水间,一个个整洁的中心村崛起于蓝天白云下,一个个靓丽的文化广场,一座座安静的农家小院……沧桑古老的陇原大地,在新农村建设的和风细雨中,处处新风荡漾,景色宜人。

继我省在2006年至2008年年底开展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按照继续深入试点与面上推进相结合的思路,紧紧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2年突破4000元的目标,我省总体部署了2009年至2012年开展新一轮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着力推广试点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省上选择基础条件较好、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条件的兰州、嘉峪关、金昌3个市作为省级试点市;按照工作基础好、产业前景好并结合扶贫开发,兼顾不同类别,确定瓜州、山丹、民勤、永靖、夏河会宁陇西、武山、西和泾川正宁11个县作为省级试点县,开展新一轮试点。其中,永靖、夏河、会宁、陇西、武山、西和6个县由省扶贫办负责实施。在突出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同时,提出不同区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思路,如永靖县围绕打造中国西部休闲水乡的目标开展试点,夏河县以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探索“全省藏区新农牧村建设的路子”。

新一轮试点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超过了首批试点,新一轮试点的乡镇和村面更广,超过了第一轮100个试点村;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省财政和扶贫专项补助资金5.3亿元,市县财政投入2.79亿元,带动项目整合资金52.07亿元,带动11个试点县投入115.61亿元。

(一)陇西县

俯瞰新时期建设中、前进中、发展中的陇西农村,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一块块水平梯田层叠有序,一座座青山映入眼帘。这是陇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真实写照。

2009年,陇西县被确定为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11个试点县之一。根据实际,陇西将全县11个乡镇的12个试点村作为重点村,形成了“一片、一带、四点”的整体布局。

“一片”,盘龙山流域干旱山区连片规模治理综合开发示范片,规划通过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全面实现坡耕地梯田化、道路网络化、能源清洁化、饮水安全化和产业特色化,为干旱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提供示范。

“一带”,以渭河流域为主的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带,通过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种植和舍饲养殖等为主的设施高效农业,为川水区建设新农村提供良好基础和典型示范。

“四点”,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建成4个以中药材马铃薯、畜草和蔬菜产业为支撑的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开发示范点。

陇西县坚持把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扩大马铃薯、增加玉米、提升药材、突破畜牧、做强劳务”的工作思路,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2062亩,建成百吨以上马铃薯贮藏窖6座;种植全膜玉米1.2万亩;引进投放优质肉牛546头,肉羊1514只,良种肉鸡2000只,建成标准化暖棚圈舍400座;培训输转富余劳动力2400人。

全县12个试点村都形成了1~2个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菜子镇大葱、福星镇洋芋、碧岩镇中药材种子种苗、双泉乡设施畜牧等产业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同时,12个试点村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新修乡村道路27.8公里,村社道路57公里,硬化中心村巷道13.25公里;完成机修梯田7135亩,新建成沼气池700口,投放太阳灶890台。

陇西县文峰、巩昌、首阳等试点乡镇已基本实现试点村通社道路全面硬化目标,深山区试点村人均占有梯田面积达3.4亩、户均拥有水窖1.5眼、沼气池和太阳灶等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了40%。

陇西县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盘龙山流域作为试点建设的重点区域,制定印发了《陇西县盘龙山流域深度开发实施方案》。利用3年时间,投入建设资金5367万元。

针对全县社会公共事业配套滞后、群众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县上投资28.8万元,完成了所有试点村村级体育活动场建设;投资306万元,对760多户生活困难户进行危旧房改造;投资80万元建成了文峰镇尉家店村村级敬老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达到了12%和92%以上。不断完善扶贫互助社运行模式,已累计为1720户农户发放互助资金借款758万元,全县互助资金总额已达446.05万元。

东风吹得满眼春,不待扬鞭自奋蹄。四年期间,陇西县1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总投资1182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4276万元,占总投资的36%;主导产业5799万元,占总投资的49%;社会事业1753万元,占总投资的15%;投资中申请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4000万元,部门配套资金2652万元,县级财政补贴99万元,群众自筹5077万元。

(二)西和县

西和县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整合扶贫开发、特色产业开发、灾后重建等各类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初步形成了八条新农村示范长廊,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全县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7亿多元,全县5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平均每个村达到800万元以上,实现了资源最佳配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和资金保障。

按照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西和县结合全县“5·12”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及时编制出台了《西和县新农村建设2009—2012年规划》,全方位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整体布局上,按照流域分布和交通路网,在全县划分出九个新农村示范长廊,集中布点,连片开发,规划建设了长道川口至石堡包集、西峪至苏合、何坝至洛峪、稍峪至马元、十里至石峡、卢河至六巷等八条新农村示范长廊,涉及20个乡镇54个村。

1.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之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壮大马铃薯、经济林果、中药材、蔬菜和畜牧养殖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从而在全县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一条长廊就是一条产业带”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全县实现特色农业总产值5.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1元,部分试点村已突破3000元。

在新农村建设中,西和县在全力推进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基层组织建设等软件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塑造新风尚,培育新农民。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全县小学入学率达到99.1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21%;全县农村参合率达到96.85%,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达56.7%;新建村级文化室54个,农家书屋295个,文化大院2处;全县农村电视普及率达到106%、电话普及率达到96.7%、计算机普及率达到1.7%。

3.大力开展示范点文化墙建设。在八大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以喷绘、墙体绘画等表现形式,绘制国家政策、法律知识、婚育新风尚、家庭文明及廉政建设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图画、诗歌、谚语与顺口溜的乡村文化墙1万多平方米,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三)夏河县

夏河县紧紧围绕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两大核心目标,走出了一条发展有设施保障、增收有产业支撑、创业有技能培训的脱贫致富路子。

科才乡赞布宁村2009年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按照扶贫开发规划捆绑使用资金的要求,协调各有关部门,总投资1135.5万元。

在设施发展上,扩建幼儿园,建设教学用房19间及厕所围墙、大门、花园等配套设施;实施农牧民定居点工程55户;修建桥梁3座;改建村道35公里;实施草场围栏10万亩。

在增收产业上,引进1160只藏绵羊;扶持189户贫困户引进欧拉羊1800只;修建32座暖棚。实施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共培训农牧民400人次。

夏河县以强化发展基础、扩充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2010年,投入1991万元,其中扶贫资金402万元。硬化7公里村道,新建110座沼气池,发展312户庭院经济基础设施。

紧抓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互补“一特四化”战略机遇,2010年,投入98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570万元。在吉仓乡木道村等4个村扶持640户贫困户,引进1295头基础母牛,820只良种羊,种草1000亩,建成167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高原无公害蔬菜种植项目初见成效。投入扶贫贷款贴息20万元的,帮助133户贫困户完成400万元贷款,加快了牛羊养殖和蔬菜大棚等特色优势产业,有效解决了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夏河县将农牧民培训作为一件战略性工程。2010年投入28万元扶贫资金,完成农牧民实用技术和项目管理等培训800人次。

(四)永靖县

永靖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特别是东西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7%,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6.9%。因此,永靖县把东西山区作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试点村向东西山区摆布,扶持政策向东西山区倾斜,项目和资金向东西山区整合,在陈井镇瞿家庄、杨塔乡胜利村、王台镇永乐村、盐锅峡镇抚河村、岘原镇刘家村等10个村进行试点。通过两年的实践,试点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产业支撑明显增强,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年来,10个试点村实施项目44个,投入资金1.4亿元;整合各部门资金3.7亿元;调动群众投资投劳2.8个亿。资金的大量投入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打牢了基础。(www.daowen.com)

1.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增收产业。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批旅游专业村迅速兴起,一大批农民专门从事旅游服务业,走出一条以旅游养农,以旅游富民的新农村路子。两年来,全县新发展农家乐46家,旅游从业人员552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创收2600万元。

②扶持发展蔬菜产业。两年来,新建改造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150座,完成蔬菜种植4.2万亩。罗川村引进种植蔬菜水果新品种10个,示范推广80亩,仅新品种一项群众增收达25万元。

③普及推广旱作农业。试点村小岭乡旭坪村种植玉米1521亩,亩均产量680公斤,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试点村瞿家庄村种植百合450亩,实现产值750万元。

④稳定发展草畜养殖。两年来,新修改造暖棚圈舍6320座,发展规模养殖户5178户,畜禽良种率达92%。

⑤培育壮大劳务产业。陈井镇瞿家庄村、盐锅峡镇抚河村每年向韩国、安哥拉、蒙古等国输出劳务100人,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两年来,试点村培训劳务9400人,输转劳动力1236人,实现劳务收入794万元。

2.重视事关群众利益的行路、饮水、扶贫搬迁、能源等问题。两年来,使全县17个乡镇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10个试点村通村道路硬化率达70%;实施西部山区王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03万群众饮水问题得到解决。目前,10个试点村自来水入户率达85%。建成了罗家沟等8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663户、2688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同时普及推广沼气、太阳灶、秸秆气化炉等清洁能源,10个试点村普及率达到60%。

3.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永靖县加强农村教育基础建设,多方筹措资金1.5亿元新修改建中小学30所;投资3840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所,配套建设139个村卫生室,改善了农村医疗基础条件;加强文化阵地,建成12个乡镇文化站,95个“农家书屋”,30个村级体育场;完成了167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永靖县按照“广覆盖、保基础、多层次”的原则,两年来,资助480名贫困生,帮助3550户弱势群体修房,实施“少生快富”工程,落实奖励扶助金1324万元;2.1万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开始享受每月60元的养老金,农民参保率达到90%。

政通人和的新永靖正在阔步前进。

(五)会宁县

会宁县是我省中部干旱地区特困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会宁县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坚持走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的开发式扶贫路子,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构建“大扶贫”格局,累计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3亿元。

1.抓整村推进,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了66个省列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新修梯田27.8万亩,修建集雨水窖5950眼,缓解了30.63万人、35.8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497座,发展标准化暖棚肉牛养殖7711户,牛饲养量累计达到10万头,扶贫项目实施全膜覆盖种植67.75万亩;集中在华家岭流域片区和界双公路片带累计实施整村推进达84个,项目区覆盖17个乡镇172个村,28.8万人口直接受益,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普遍提高。

2.抓产业开发,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县产业扶贫取得突破性进展。马铃薯、草畜、小杂粮、瓜菜等特色产业成为连片整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有效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走出了一条适合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3.抓劳务输转,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依托会宁县一批职业培训机构,不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两后生”输转培训。学员毕业后全部安置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月工资在2000到3000元,输转劳动力24.05万人。

4.抓重点项目,扶贫效果进一步彰显。2010年,会宁县被确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试点县,共有效识别贫困人口27.6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1%,准确剔除了已经脱贫对象,纳入了新的贫困对象。同时做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2010年,在郭城镇郭城村等23个行政村成立互助资金合作社23个,涉及11个乡镇的218个村民小组,受益人口6150人,入社农户1366户,其中贫困户1010户,占总户数的74%,累计放款419.8万元,有效地扶持政策进一步创新了互助资金扶贫模式,千方百计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六)武山县

武山县以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中心,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科技扶贫和劳动技能培训四项工作。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2006年年初,武山县共有农村贫困人口9.4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5.7%。至2010年年底,按新的贫困标准1196元计算,全县贫困人口下降到6.83万人,比2006年减少2.62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6.3%。

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从2009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元,在滩歌镇等4个乡镇的8个村全面实施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工作。

武山县按照“川区抓蔬菜,山区抓洋芋,集中抓养殖,普遍抓劳务”的总体思路,为贫困村培植稳定的增产增收支柱产业。

不断培植壮大蔬菜产业,已帮助32个村发展壮大了蔬菜产业,使全县设施蔬菜面积每年以5000亩的速度递增。滩歌镇黑池殿、马力镇北顺等村依靠扶贫项目发展蔬菜种植,成了在全省、全市都有一定影响的富裕村。

充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五年来,投入234万元扶贫贴息资金,落实贴息贷款4300万元,扶持58个重点村的586户农户新建养殖小区62个。通过扶持发展规模养殖,使养殖户户均年纯收入达到3万~5万元。

大力开发洋芋种植加工产业。选择适宜种植地区,建立洋芋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15个,从渭源等地引进渭薯系列洋芋新品种400多万公斤。积极扶持林果业发展,新建优质果园11000多亩。立足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扶持壮大了金陇农副产品公司、青露果蔬有限责任公司和洛门蔬菜果品市场等一批龙头企业。

通过多年扶贫开发,已形成蔬菜、洋芋、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2010年年底,全县蔬菜面积达27.4万亩,总产量68.9万吨,产值6.8亿元,韭菜等12类21个品种获得全国绿色产品认证,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第一大支柱产业。洋芋年种植面积达25.2万亩,各类养殖小区达到62个。

武山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乡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十一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297.8万元。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新修梯田2.28万亩,衬砌渠道26.9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4万多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积极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新修堤防工程35.4公里,有效保护了22个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水窖1300眼,基本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

大力开展公益设施建设。新建乡村文化设施35处,有力地改善了乡村教育、卫生条件。

积极拓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经营技能。五年来,累计培训村干部和农民群众8.2万人次。大力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创立了“宁远家政大嫂”“鲁班建筑工”等一批劳务品牌,在外省市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劳务收入已成为贫困农户的一个重要收入渠道,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劳务输出成为贫困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劳动技能培训使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增大,2010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3%,其中务工收入占26.2 %。劳务输转9.1万人,创收近4亿元。培训“两后生”1700多人,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乃至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武山县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十一五”期间,各级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资金1430万元,帮办实事1200多件,有力地改善了部分贫困村和贫困户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654元,增长到2010年的2797元,比2006年净增1143元,年均增长285元。

千里陇原惠风和畅,沃野桑田硕果盈枝。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帮助下,得到实惠的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劲头十足,步履跫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