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对欧美文学研究资料要目

中国对欧美文学研究资料要目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正发:《劳森简朴的背后》,载《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陈正发:《澳大利亚土著文学创作中的政治》,载《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费凡:《〈风暴眼〉的艺术特色》,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郭著章:《创业者的赞歌——澳诗两首赏析》,载《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胡文仲:《牛津澳大利亚文学史》评介,载《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3期。

中国对欧美文学研究资料要目

一、澳大利亚部分

〔澳〕W.P.霍根:《澳大利亚概况》,吴江霖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澳〕布里安·基尔南:《当代文学批评的倾向》,杨国斌译,《外国文学》,1996年。

曹靖华:《澳共推荐司杜华的〈土著居民〉进步作家创刊〈现实主义作家〉》,载《世界文学》,1960年第9期。

曹靖华:《澳大利亚作家弗兰克·哈代的近作〈艰苦的道路〉问世》,载《世界文学》,1961年第10期。

曹靖华:《普里查德短篇小说集〈恩古拉〉》,载《世界文学》,1959年第8期。

曹靖华:《弗兰克·哈代的新作〈赛马彩票〉》,载《世界文学》,1959年第3期。

曹靖华:《澳大利亚玛丽·吉尔摩文学奖金揭晓》,载《世界文学》,1961年第2期。

曹靖华:《澳大利亚人民的道路》,载《世界文学》,1960年第1期。

曹靖华:《澳大利亚作家发表声明抗议政府修改刑事法》,载《世界文学》,1962期第4期。

曹靖华:《“玛丽·吉尔摩夫人”奖金揭晓》,载《世界文学》,1959年第8期。

曹萍:《澳大利亚土著文学的开山作——〈我们要走了〉》,载《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

陈兵:《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试论约翰·莫里森及其作品》,载《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陈兵:《〈赶牲畜人的妻子〉——评亨利·劳森、默里·贝尔和弗兰克·穆尔豪斯的三篇同名小说》,载《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陈兵:《约翰·莫里森对劳森传统的超越》,载《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陈弘:《走向人性的理想和自由: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性》,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陈弘:《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人物的性身份流动性》,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陈弘:《二十世纪我国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述评》,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陈涤非、欧阳佳凤:《彼得·凯里与〈奥斯维辛玫瑰〉》,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陈丽慧:《打开心灵的窗户——评心理现实主义在〈人树〉中的运用》,载《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陈素萍、罗世平:《死亡、再生、母亲——浅析〈死水潭的比尔〉中的象征意义》,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陈振娇:《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家:多萝西·格林》,载《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陈正发:《澳大利亚殖民时期流放犯小说初探》,载《安徽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陈正发:《澳大利亚早期戏剧概况》,载《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4期。

陈正发:《当代澳大利亚短篇小说三十年发展概述》,载《安徽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陈正发:《劳森简朴的背后》,载《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

陈正发:《戴维逊与〈怯人〉》,载《外国文学》,1995年第5期。

陈正发:《当代澳大利亚移民小说》,载《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第2期。

陈正发:《殖民时期的澳大利亚移民小说》,载《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陈正发:《澳大利亚土著文学创作中的政治》,载《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

陈正发:《“我们的应用诗歌大师”——布鲁斯·道与他的几首名诗》,载《外国文学》,2011年第5期。

方红:《孩子们的小屋:一部女性主义小说》,载《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

方红:《“天使”的颠覆和女性形象的重构——澳大利亚现当代女性主义小说评析》,载《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费凡:《〈风暴眼〉的艺术特色》,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傅景川:《澳大利亚的“怀特时代”与“新戏剧”》,载《戏剧文学》,1992年第4期。

甘德瑞、胡文仲:《澳大利亚戏剧的最新趋向》,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高秀芹:《人类灵魂的解剖师——怀特及其〈风暴眼〉》,载《外国文学》,1994年第6期。

〔澳〕格列高利·罗伯茨:《项塔兰》,黄中宪译,华文出版社2012年版。

葛启国:《澳大利亚戏剧初探》,载《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葛启国:《戏剧人生二百年——试论澳大利亚戏剧的形成和发展》,载《外国文学》,1997年第5期。

郭兆康:《浅论〈如此人生〉》,载《安徽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郭著章:《创业者的赞歌——澳诗两首赏析》,载《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

何建芬:《澳大利亚二战军人传承的民族精神之研究: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太平洋丛林战和战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胡爱舫:《澳大利亚二十年来的乔莉小说研究》,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胡文仲:《怀特印象记》,载《外国文学》,1980年第4期。

胡文仲:《悉尼来信》,载《外国文学》,1980年第4期。

胡文仲:《牛津澳大利亚文学史》评介,载《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3期。

胡文仲:《介绍怀特——一位有特色的澳大利亚作家》,载《世界文学》,1982年第3期。

胡文仲:《六十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文坛》,载《外国文学》,1984年第5期。

胡文仲:《文苑一瞥》,载《外国文学》,1984年第5期。

胡文仲:《访墨尔本作家华登与莫里逊》,载《外国文学》,1984年第12期。

胡文仲:《不倦的探求:再访怀特札记》,载《世界文学》,1985年第3期。

胡文仲:《澳洲文坛巡礼》,载《外国文学》,1985年第6期。

胡文仲:《试论〈理查德·麦昂尼的命运〉和〈沃斯〉的风格》,载《外国语》,1985年第6期。

胡文仲:The Portrayal of Women in the Flight from the Enchanter and After Leaving Mr.Mackenie,载《外国语》,1987年第2期。

胡文仲:《〈想入非非〉译后记》,载《外国文学》,1987年第8期。

胡文仲:《一部“澳味”浓郁的新派剧作》,载《外国文学》,1987年第8期。

胡文仲:《澳大利亚文学翻译调查》,载《澳大利亚研究》,1989年第2期。

胡文仲:《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琐谈》,载《外国文学》,1990年第3期。

胡文仲:《约翰诺及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其他社会弃儿形象》,载《外国语》,1990年第5期。

胡文仲:《劳森的艺术魅力及不足》,载《外国语》,1991年第6期。

胡文仲:《怀特的成就与不足》,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2期。

胡文仲:《忆怀特》,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胡文仲:《澳大利亚研究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胡文仲、李尧:《澳大利亚当代短篇小说选》,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胡文仲:《神话与现实:对怀特评论的再思考》,载《澳大利亚研究》,1994年第1期。

胡文仲:《穆尔豪斯其人》,载《外国文学》,1994年第6期。

胡文仲:《澳大利亚文学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胡文仲:《从怀特书信中了解怀特》,载《外国文学》,1996年第6期。

黄洁:《〈波比〉:一部后激进女权主义的人生写作》,载《外国文学》,2012年第6期。

黄源深:《写在〈婚礼〉之后》,载《外国文学报道》,1981年第5期。

黄源深:《论劳森及其短篇小说》,载《文艺论丛》,1982年第11期。

黄源深:《含蓄、关节点和热诚的同情》,载《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

黄源深:《简论怀特及其创作》,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黄源深:《当代澳大利亚小说流派》,载《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7期。

黄源深:《前进中的澳大利亚文学》,载《译林》,1986年第2期。

黄源深:《评澳大利亚殖民时期文学》,载《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3期。

黄源深:《论〈我的光辉生涯〉中女主人公形象》,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简论》,载《外国语》,1988年第4期。

黄源深:《当代澳大利亚文学》,载《澳大利亚纵横》,1988年7期。

黄源深:《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发展走向》,载《环球文学》,1989年2期。

黄源深:《澳洲文学史上的“怀特时代”》,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6期。

黄源深:《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为何姗姗来迟》,载《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2期。

黄源深:《歧视导致歪曲——论早期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载《外国语》,1995年第3期。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论》,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黄源深、彭青龙:《澳大利亚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黄源深、陈弘:《澳大利亚文学评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黄源深:《对话西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江宁康、白云:《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现状分析》,载《外国文学评论》,2006第3期。

姜岳斌:《昆士兰北部乡间生活的风俗漫画——试论麦克尔·理查兹的三篇短篇小说》,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康晓秋:《论海伦·嘉纳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后现代转向》,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孔一蕾:《越界的黑天鹅——评一起重大的澳大利亚文学事件》,载《外国文学》,2010年第6期。

孔一蕾:《沉默背后的交际意图——析〈忆起了巴比伦〉》,载《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3期。

〔澳〕拉塞尔·布拉顿:《她的代号白鼠》,林珍珍、吕建中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澳〕麦克尔·威尔丁:《后现代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杨国斌译,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澳〕莫里斯·格雷兹蒙:《往事》,恒殊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澳〕劳里·赫根汉:《澳大利亚文学传记概述》,姜红译,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李锋:《非理性的光辉,疯癫中的诗意——对小说〈治疗〉和〈痊愈〉的福柯式解读》,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李震红:《A.维尔克斯论澳大利亚民族文化》,载《国外文学》,2012年第4期。

刘国枝:《丛林中的拓荒者——澳大利亚诗歌先驱查尔斯·哈珀及其创作》,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梁中贤:《边缘与中心之间:伊丽莎白·乔利作品的符号意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梁中贤:《“生存”的符号意义——评伊丽莎白·乔利〈克莱蒙特大街的报纸〉》,载《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梁中贤:《疯癫在小说〈牛奶蜂蜜〉中的文化符号意义》,载《外语学刊》,2006年第3期。

梁中贤:《伊丽莎白·乔利人格符号意义解读》,载《外国语》,2007年第4期。

梁中贤:《澳大利亚小说〈牛奶与蜂蜜〉中边缘人物形象分析》,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

梁中贤:《权力阴影下沉默的符号意义——析〈斯可比先生的谜语〉》,载《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

梁中贤:《伊丽莎白·乔利小说的边缘意识》,载《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4期。

梁中贤:《书写她的痛——评〈有所作为的生命:伊丽莎白·乔利传记〉》,载《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

刘蓓:《关于“地方”的生态诗歌——马克·特莱蒂内克作品解读》,载《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

刘建喜:《从对立到糅合: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华人身份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丽君:《亨利·劳森及其作品的表现手法》,载《汕头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刘丽君:《浅谈澳大利亚诗歌的发展道路》,载《汕头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刘丽君:《澳大利亚的新派小说》,载《汕头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刘丽君:《澳大利亚的田园诗》,载《汕头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刘丽君:《澳大利亚的反田园诗》,载《汕头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刘丽君:《评莱斯·默里的五首现代派诗歌》,载《汕头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刘丽君:《澳大利亚的新派小说》,载《汕头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刘丽君:《评帕特里克·怀特的〈风暴眼〉》,载《汕头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刘新民:《A.B.佩特森和他的〈来自雪河上的人〉》,载《外国文学》,1990年第1期。

刘新民:《澳大利亚名诗一百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刘振宁:《澳大利亚民族文学奠基人——亨利·劳森》,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刘振宁:《论澳洲文学史上的“劳森—帕尔默”时代》,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马惠琴:《穿越权力的空间——论葛兰达·亚当斯的政治寓言小说〈强人竞技会〉》,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

马祖毅:《大洋洲诗话》,载《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马丽莉:《冲突与契合: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妇女形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马丽莉:《身份与创造力:解读布来恩·卡斯特的〈中国之后〉》,载《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马丽萍:《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女性文化身份》,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2期。

倪卫红:《走出生命的局限——评帕特里克·怀特的〈探险家沃斯〉》,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倪卫红:《澳大利亚儿童小说》,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

彭桦:《亨利·劳森的创作与澳洲本土文化特色》,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彭青龙:《是“丛林强盗”还是“民族英雄”》,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彭青龙:《〈凯利帮真史〉的“故事”与“话语”》,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彭青龙:《写回帝国中心,建构文化身份的彼得·凯里》,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

彭青龙:《写回帝国中心——彼得·凯里小说的历史性和文本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彭青龙:《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澳大利亚文学》,载《外国语》,2006年第3期。

彭青龙:《魔术师的谎言与牢笼》,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彭青龙:《〈幸福〉:游离于地狱与天堂之间的澳大利亚人》,载《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彭青龙:《杰克·迈格斯:重写帝国文学》,载《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彭青龙:《特里斯坦·史密斯不寻常的生活:“边缘”向“中心”的呐喊》,载《国外文学》,2009年第1期。

彭青龙:《〈奥斯卡与露辛达〉:承受历史之重的爱情故事》,载《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2期。

彭青龙:《论〈税务检察官〉中的人性沉沦与救赎》,载《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彭青龙:《〈我的生活如同虚构〉:一部后现代理论小说》,载《外国语文》,2011年第3期。

彭青龙:《彼得·凯里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彭青龙:《论〈凯利帮真史〉小说中的界面张力》,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1期。

奇青:《澳大利亚人民的道路》,载《世界文学》,1960年第1期,第167页。

乔弗·佩奇:《澳大利亚诗坛现状》,鲁余译,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秦湘:《澳大利亚原住民归属所在——读〈我的归属〉有感》,载《外国文学》,1994年第6期。

任爱军:《澳大利亚土著生活的缩影——〈库娜图〉等三部小说综论》,载《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佘军:《A.G.斯蒂芬斯: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奠基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佘军:《A.D.霍普的诗歌批评思想与澳大利亚文学经典构建》,载《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1期。

唐正秋:《打破诗坛静寂——记八十年代兴起的行动派诗歌》,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唐正秋、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评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王光林:《错位与超越——美、澳华裔英语作家的文化认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国富:《澳大利亚戏剧一瞥》,载《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王腊宝:《从“被描写”走向自我表现——当代澳大利亚土著短篇小说述评》,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王腊宝:《当代澳大利亚旅亚小说》,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王腊宝:《“王者归来”——评欧阳昱小说〈东坡纪事〉中的反家园意识》,载《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王腊宝:《帕特里克·怀特与澳大利亚文学批评》,载《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

王丽萍:《华裔澳大利亚文学刍议》,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王丽萍:《现实婚姻,异性情仇——当代澳大利亚男性作家笔下的两性主题》,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

王丽萍:《评凯特·格伦维尔的新历史小说》,载《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4期。

培根:《试析澳大利亚文学的历史演进》,载《南开学报》,1994年第6期。

王培根:《〈乘战车的人〉中的意识流》,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王培根:《书为心画、言为心声——评怀特和他的〈乘战车的人〉》,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

王晓凌:《澳大利亚长篇小说面面观》,载《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王晓凌:《现代派文学与澳大利亚作家怀特》,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王晓凌:《当代澳大利亚文学观嬗变》,载《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王晓玉:《澳大利亚新戏剧运动刍论》,载《外国文学》,1988年第5期。

王育祥:《兰顿家族系列小说的代表——论马丁·博伊德〈一个坎坷的年轻人〉》,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王佐良:《澳洲盛节当场观》,载《外国文学》,1980年第4期,第1页。

吴宝康:《〈姨妈的故事〉:现代人的生存悲剧》,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吴宝康:《神性的幻灭和悲剧的冲突:〈沃斯〉的悲剧意义初探》,载《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吴宝康:《论帕特里克·怀特四部小说的悲剧意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吴辉:《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亨利·劳森》,载《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武竞:《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的新思考:阿莱克希思·莱特和她的〈卡奔塔利亚湾〉》,载《理论界》,2011年第11期。

向晓红:《澳大利亚妇女小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邢冠英:《独树一帜的澳大利亚文学家帕特里克·怀特——浅析怀特小说中的“失败”主题的创作根源》,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徐德林:《被屏蔽的澳大利亚文化研究》,载《国外文学》,2012年第4期。

徐凯:《作为隐喻的性别含混——论帕特里克·怀特的〈特莱庞的爱情〉》,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

徐凯:《孤寂大陆上的陌生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怪异性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凯:《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意蕴》,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徐凯:《怀特研究的歧路与变迁》,载《国外文学》,2009年第3期。

徐凯:《自我中的他者,他者中的自我——论怀特小说中的“二重身”母题》,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徐蕾:《寻根:杰夫·佩吉与当代澳洲诗坛的嬗变》,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徐在中:《平淡之中显大义——解读蒂姆·温顿〈云街〉的“和解”主题》,载《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

杨国斌:《哈里·赫索坦恩教授访问记》,载《外国文学》,1990年第2期。

杨保林:《詹姆斯·麦考利:澳大利亚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先驱》,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杨淑慧:《帕特里克·怀特小说的象征手法探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杨永春:《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中的身份主题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叶继宗:《灵与肉的搏斗——谈〈荆棘鸟〉中拉夫尔神父》,载《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叶胜年:《风格和主题:彼得·凯里小说刍议》,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叶胜年:《多彩的拼贴画:近年澳大利亚小说述评》,载《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

叶胜年:《戴维·爱尔兰的新小说》,载《外国文学》,1993年第5期。

叶胜年:《澳大利亚当代小说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叶胜年:《〈月光人〉中“死亡”和“雨虹”意象之解析》,载《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叶胜年:《澳大利亚小说中的移民文化视角》,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叶胜年:《澳大利亚左翼文学》,载《译林》,2004年第5期。

叶胜年:《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中的殖民主义意义》,载《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

叶胜年:《殖民主义批评:澳大利亚小说的历史文化印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澳〕约翰·麦克拉伦、沙江:《我们文学中现实的形象——兼论派特里克·怀特的作品(节选)》,载《外国文学》,1980年第4期。

詹春娟:《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论〈漂泊者〉的复调艺术特色》,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

詹春娟:《颠覆背后的含混——论温顿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载《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3期。

张海榕:《〈漫漫回家路〉的互文性解读》,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4期。

张明:《“新派”先锋彼得·凯里——评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的小说创作》,载《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

张琼:《神秘的符咒——关于澳大利亚小说〈鳄鱼的愤怒〉》,载《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张卫红:《采访托马斯·基尼利》,载《外国文学》,1994年第6期。

张卫红:《澳大利亚戏剧的分水岭——试析怀特的〈火腿葬礼〉和〈萨塞帕里拉的季节〉》,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张文浩:《博尔德沃德和他的〈武装抢劫〉》,载《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张校勤:《敬神者还是渎神者——论怀特小说〈人树〉中主人公斯坦·帕克的宗教信仰》,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张校勤:《试论亨利·劳森的心路历程》,载《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张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赶牲灵人之妻〉》,载《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周开鑫:《澳大利亚短篇小说述评》,载《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周俐玲:《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周小进:《从滞定到流动:托马斯·基尼利小说中的身份主题》,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周小进:《污名、假想敌与民族身份——论托马斯·基尼利小说中的土著人形象与澳大利亚民族身份》,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周小进:《澳大利亚文坛对基尼利的接受与批评》,载《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朱炯强:《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后》,载《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第3期。

朱晓映:《〈毒瘾难戒〉的女性主义解读》,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2期。

朱晓映:《复调的呈现——〈孩子们的巴赫〉中的人物关系解析》,载《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6期。

朱蕴轶:《走出异化的阴影,寻找迷失的自我——戴维·马洛夫早期小说主题探析》,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庄天赐:《帕特里克·怀特作品的心理叙述手法》,载《沈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左岩:《亨利·劳森和他的短篇小说》,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著作目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美〕埃德蒙·怀特:《将自己的心灵印在文学的版图上:彼得凯里访谈录》,晓风、晓燕译,载《外国文学》,1990年第4期。

二、加拿大部分

丁林棚:《加拿大地域主义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逢珍:《加拿大英语诗歌概论》,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逢珍:《加拿大英语文学发展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傅俊:《傅俊文学选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傅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谷启楠等编:《加拿大短篇小说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郭继德:《加拿大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郭继德:《加拿大英语戏剧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黄仲文、张锡麟编:《加拿大英语文学简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蓝仁哲编:《加拿大短篇小说选》,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加〕罗宾·麦格拉思等:《加拿大的文学》,吴持哲等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加〕诺斯洛普·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加〕诺思洛普·弗莱:《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吴持哲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圣经与文学”研究续编》,吴持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加〕帕米拉·麦考勒姆、谢少波编:《后现代主义质疑历史》,蓝仁哲、韩启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宁、徐燕红编:《弗莱研究:中国与西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彤福等编:《加拿大文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加〕威·约·基思:《加拿大英语文学史》,耿力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杨俊峰:《二十世纪加拿大英语作家及作品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赵慧珍:《加拿大英语女作家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朱徽:《加拿大英语文学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新西兰部分

陈家宁编:《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杨阳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陈正发编:《大洋洲文学》(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正发:《二十世纪大洋洲文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蒋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小说月报社编:《曼殊斐儿》,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徐晗:《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虞建华:《新西兰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大事记

1923年:《努力周报》第44期刊登了徐志摩的《哀曼殊斐儿》,由此拉开了译介曼斯菲尔德和新西兰文学的序幕。

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曼殊斐儿》,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曼斯菲尔德小说集,里面收录曼斯菲尔德的2个短篇小说及徐志摩的《曼殊斐儿》(含哀曼殊斐儿)和沈雁冰的《曼殊斐儿略传》两篇文章。

1927年:北新书局推出了徐志摩翻译的《英国曼殊斐尔小说集》,内收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园会》、《毒药》、《巴克妈妈的形状》、《一杯茶》、《夜深时》、《幸福》、《一个理想的家庭》、《刮风》和徐志摩的文章《曼殊斐尔》。

1957年:《旅行家》第2期刊登了马少波的《一朵冬天开的花——记新西兰诗人雷纳德·梅逊》,这是17年中我国发表的关于新西兰文学的唯一的一篇文章。

1957年:《译文》第9期刊登了唐芸聪、王知还翻译的《短篇小说三篇》,这是17年中我国首次翻译出版新西兰的文学作品。

1980年:《世界文学》第5期刊登了莫·夏波特著、张禹九译的《房间》和乔·考雷著、余德予译的《丝绸》,这是“文革”结束之后我国期刊杂志上登载的有关新西兰文学最早的译文。

1981年:《长江文艺》第9期刊登了杨江柱的《捕捉瞬间的印象——曼斯菲尔德和印象派》,这是“文革”结束之后国内有关新西兰文学的第一篇期刊论文。

1981—1991年:安徽大学大洋洲文学研究所主编了一套“大洋洲文学研究丛书”,里面登载了涉及新西兰文学方面的大量论文或译文。这套丛书包括《自由树上的狐蝠》、《街上的面容》、《安着木腿的人》、《烟草》、《拘留所里的图书馆》、《大洋洲民间故事集》、《盛宴前后》、《古老的植物湾》、《病骑手》、《灰马》、《白河》、《何处为家》、《丛林之声》、《鳄鱼》、《凤凰木开了花》、《至人鱼》等。

198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唐宝心、王嘉龄、李自修三人合译的《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曼斯菲尔德小说集。该小说集收录了曼斯菲尔德的20个短篇。

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发行了陈良廷、郑启吟翻译的《金丝雀: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里面收录曼斯菲尔德的30个短篇。

1986年:《外国文艺》第3期推出了五位新西兰当代作家的五篇小说。它们分别是詹·卡里奇的《地震之后》、莫·达根的《爱花情》、奥·爱·米德尔顿的《独来独往者》、莫·谢德博尔特的《房间》及威提·伊希玛埃拉的《曲棍球赛》。

1988年:台北园神出版社推出刘祥光、张凤珠、郑荣珍合译的《纽澳短篇小说精选》,这是笔者查到的新西兰文学在台湾翻译出版的较早的记录。

1991年:伊恩·戈登编辑、上海外国语大学新西兰研究中心翻译的《未发现的国土——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短篇小说集》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地译出曼斯菲尔德的新西兰小说。

199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陈家宁编选的《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日记选文侧重于女作家的创作活动、与文人的交往、对文学的见解及其对生活的感受。

1993年:安东尼·阿尔珀斯著、冯洁音译的曼斯菲尔德传记《一次轻率的旅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生》发行问世,该书曾经荣获1981年的新西兰全国非小说图书大奖。

1994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虞建华的《新西兰文学史》,这是我国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新西兰文学史。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一项空白,为中新两国文化学术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5年:涂开益等翻译出版了《毛利神话与部落传说》,该译著首次系统地把毛利神话和部落传说奉献给中国读者。

1998年:武洪斌完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写作主题的转变:从“悲观”到对“美”的寻求》,这是我国以新西兰文学研究为题的第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2001年:台北木马文化出版了谢瑶玲翻译的《花园宴会: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这是台湾首次相对较为全面地翻译出版曼斯菲尔德的作品。

2001年:台湾师范大学的余淑慧完成《〈序曲·在海湾〉——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译注》,这是笔者查到的台湾地区以新西兰文学为题的最早的学位论文。

2002年:蒋虹撰写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这是我国关于新西兰文学的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问世,这是我国的第一本新西兰文学研究专著。

2005年:《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刊登了申丹的《深层对表层的颠覆和反讽对象的置换——曼斯菲尔德〈启示〉之重新阐释》,这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方面的权威杂志首次刊登新西兰文学研究的论文。

2007年: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徐晗修改出版了《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这是我国的第二本新西兰文学研究专著。

2009年:基于博士学位论文,孙爱珍出版了专著《计算文体学工作模式探究》。虽然曼斯菲尔德不是《计算文体学工作模式探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但该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与以往从纯文学或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的专著或论文多有不同。

2010年:赵友斌申报的“新西兰后殖民文学”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这是迄今为止新西兰文学研究在我国获得的级别最高的科研项目。

四、东欧部分

安念启:《东方国家的社会跳跃与文化滞后:俄罗斯文化与列宁主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英〕艾伦·帕尔默:《夹缝中的六国:维也纳会议以来的中东欧历史》,于亚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英〕本·福凯斯:《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编:《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第1—9辑,时事出版社2002—2012年版。

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著作目》,中华书局1980年版。

〔斯洛伐克〕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斯洛伐克〕高利克:《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见德:《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孔寒冰:《东欧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李万春、胡真真编:《东欧文学资料索引》,东北师范大学外文系苏联东欧文学研究室(打印本),时间不详。

李凤亮编:《对话的灵光: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1986—1996)》,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

李平等:《错位人生:米兰·昆德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萨伊德:《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宋炳辉:《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特里萨·拉克夫斯卡:《东欧共产主义》,哈姆斯通、安德鲁·捷尔吉主编,林穗芳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向远:《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谢天振等:《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青桥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周宁:《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五、拉美部分

(一)著作

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研究所编:《拉丁美洲文学史话》,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年版。

陈佳荣:《何塞·马蒂》,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残雪:《解读博尔赫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众议:《博尔赫斯》,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陈众议:《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陈众议:《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陈众议:《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陈众议:《20世纪墨西哥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陈众议:《拉美当代小说流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段若川:《米斯特拉尔——高山的女儿》,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

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小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曾丽君:《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曾丽君:《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汉译传播与接受》,中华书局2011年版。

刘晓眉:《秘鲁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李德恩:《墨西哥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陆经生:《拉丁美洲文学名著便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李德恩等:《插图本拉美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德恩:《拉美文学流派的嬗变与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柳鸣九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马相武、刘岳:《拉丁美洲文学简史》,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冉云飞:《陷阱里的先锋:博尔赫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任芳萍编:《马尔克斯》,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孙成敖:《巴西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盛力:《阿根廷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申洁玲:《博尔赫斯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腾威:《“边境”之南——拉丁美洲文学汉译与中国当代文学(1949—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央乐:《拉丁美洲文学》,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

王军:《诗与思的激情对话:论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诗歌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彤:《从身份游离到话语突围——智力文学的女性书写》,巴蜀书社2010年版。

吴守琳编著:《拉丁美洲文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徐占发编著:《拉丁美洲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玉明编著:《拉丁美洲“爆炸”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许志强:《马孔多神话与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于凤川编:《马尔克斯》,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赵德明、赵振江等:《拉丁美洲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朱景冬、孙成敖:《拉丁美洲小说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朱景冬:《何塞·马蒂评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朱景冬:《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巨擘》,长春出版社1995年版。

朱景冬:《加西亚·马尔克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赵德明:《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赵振江等编:《拉丁美洲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赵振江、滕威:《山岩上的肖像:聂鲁达的爱情·诗·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德明:《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詹姆斯·伍德尔:《博尔赫斯:书镜中人》,王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比较研究》,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张志强:《世纪的孤独——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

张国培编:《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二)论文

何映:《外国文学研究工作需要联系现实斗争》,载《文学评论》,1964年第4期。

李爽:《阴暗河流上的曙光》,载《世界文学》,1960年第1期。

王央乐:《拉丁美洲文学在中国》,载《人民日报》,1960年3月25日。

王央乐:《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古巴文学》,载《人民日报》,1962年12月23日。

王寿彭:《略谈河塞·曼西西杜尔和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载《世界文学》,1960年第1期。

万青的:《进步的拉丁美洲文学》,载《光明日报》,1963年5月23日。

岳志华:《聂鲁达的“诗人形象”在中国》,载《诗歌月刊》,2011年第8期。

岳志华:《聂鲁达在当代中国的接受与塑造》,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周而复:《中国和拉丁美洲文学之交》,载《世界文学》,1960年第6期。

六、西班牙部分

陈玲芬:《疯癫中的生命真意——〈堂吉诃德〉意蕴层次分析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陈众议:《西班牙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陈凯先:《塞万提斯》,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陈众议、王留栓:《西班牙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陈众议:《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陈众议:《魔幻现实主义与〈堂吉诃德〉》,载《读书》,1986年第2期。

陈国恩:《〈堂·吉诃德〉与20世纪中国文学》,载《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陈众议:《塞万提斯学术史研究》,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陈众议:《“变形珍珠”——巴罗克与17世纪西班牙文学》,载《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陈众议:《经典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堂吉诃德〉为个案》,载《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陈凯先:《从〈基金会〉看布埃罗的净化观》,载《当代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

陈凯先:《廿世纪西班牙诗坛的两朵奇葩》,载《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曹顺庆:《中西比较文学》,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丁卓:《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丁文林:《塞拉:西班牙“一个真正的文库”》,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

董燕生:《西班牙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范伯群:《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桂琳:《论堂吉诃德在西方与中国的影响与接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何峰:《耐人寻味的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堂吉诃德〉与〈西游记〉之比较》,载《浙江师大学报》,1996年第6期。

胡书义:《隔代异国的孪生兄弟——桑丘与八戒形象比较》,载《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1期。

胡真才:《当代西班牙色情文学》,载《外国文学》,1993年第6期。

黄永恒:《妙趣横生 别具一格——〈堂吉诃德〉谚语漫议》,载《外国文学专刊》,1985年第1期。

〔西〕加西亚·洛尔卡:《加西亚·洛尔卡诗选》,赵振江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西〕加西亚·洛尔卡:《加西亚·洛尔卡戏剧选》,赵振江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姜智芹:《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新探》,载《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姜智芹:《阿Q和堂吉诃德平行研究新探》,载《山东文学》,2000年第7期。

蒋承勇:《〈堂吉诃德〉的多重讽刺视角与人文意蕴重构》,载《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匡兴、陈惇、陶德臻:《外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康建兵:《浅论塞万提斯戏剧创作与理论》,载《四川戏剧》,2009年第6期。

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吕俊:《悲剧性的喜剧与喜剧性的悲剧——〈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之比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李静:《从传说到神话——试论西班牙文学长廊中的〈堂璜〉》,载《国外文学》,2000年第1期。

李德恩:《重读〈堂吉诃德〉》,载《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李新灿:《〈西游记〉与〈堂吉诃德〉之比较》,载《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李志斌:《堂吉诃德与阿Q形象之比较》,载《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李德恩:《堂吉诃德:伟大与渺小——兼论〈堂吉诃德〉中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载《外国文学》,2009年第2期。

李赋宁:《欧洲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李岫:《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德恩:《论堂吉诃德之死》,载《外国文学》,2010年第6期。

刘林:《由〈堂吉诃德〉伪续作引发的小说创作问题》,载《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www.daowen.com)

刘梦溪:《异地则同易时而通——〈堂吉诃德〉的前言和〈红楼梦〉第一回比较》,载《红楼梦学刊》,1984年第2期。

李俄宪:《比利牛死半岛上的一曲英雄赞歌——〈熙德之歌〉多元观照》,载《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罗文敏:《解构重构性在〈堂吉诃德〉中的多样化表现》,载《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罗文敏:《语句有涯能指无垠——谈〈堂吉诃德〉的形式创新》,载《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罗文敏:《论〈堂吉诃德〉中戏拟手法的艺术表现》,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罗文敏:《不确定性的诱惑:〈堂吉诃德〉的距离叙事》,载《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罗文敏:《论〈堂吉诃德〉之后现代性》,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罗嘉:《西班牙战后新浪潮小说与塞拉》,载《外国文学》,1990年第1期。

林一安:《大势所趋话复译——从西葡语文学翻译谈到新译〈堂吉诃德〉》,载《出版广角》,1996年第5期。

柳小培:《佛朗哥政权结束后的西班牙小说》,载《外国文学》,1991年第3期。

李红琴:《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的伟大诗人贡戈拉流派归属辨析》,载《国外文学》,1996年第1期。

刘武和:《堂吉诃德形象多义接受现象探究》,载《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刘武和:《堂吉诃德的中国接受》,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令狐兆鹏:《断流与暗流:两部“反叛”小说的相同类型及不同命运——〈堂吉诃德〉与〈鹿鼎记〉的比较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孟复:《西班牙文学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家琪、陆协新:《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

张绪华、施永令:《当代西班牙文学概况》,载《译林》,1983年第4期。

饶道庆:《意义的重建:从过去到未来——〈堂吉诃德〉新论》,载《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钱理群:《“五四”新村运动和知识分子的堂吉诃德气》,载《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戚铁沅:《西班牙当代诗歌研究》,载《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

蹇昌槐:《〈堂吉诃德〉与“虚拟殖民”》,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邱紫华:《〈堂吉诃德〉的戏剧美学特征》,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4卷第1期。

沈石岩:《西班牙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沈石岩:《埃切加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申欣欣:《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的译介策略》,载《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3期。

索飒:《挑战风车的巨人是谁:塞万提斯再研究》,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

屠孟超:《塞拉及其代表作〈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载《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第4期。

腾威:《〈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屠孟超:《西班牙内战后的小说概述》,载《当代外国文学》,1985年第2期。

童燕萍:《写实与虚构的对立统一——〈堂吉诃德〉的模仿真实》,载《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魏贤梅:《同在喜剧背景下演绎悲剧人生——桑丘和刘姥姥形象比较》,载《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王央乐:《〈堂吉诃德〉的传统与西班牙当代小说》,载《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王央乐:《西班牙“战后小说”概况》,载《外国文学动态》,1978年第8期。

王军:《解读与重构文本——论西班牙元小说的兴起和发展》,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

王军:《论西班牙当代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王军:《塞拉和他的小说创作》,载《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吴士余:《结构形态:点、线与方块的几何组合——〈堂吉诃德〉艺术谈》,载《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2期。

吴士余:《画面:形象的视觉感——〈堂吉诃德〉艺术谈之一》,载《名作欣赏》,1987年第2期。

吴士余:《象征意象:性格显影的对照物——〈堂吉诃德〉艺术谈之二》,载《名作欣赏》,1987年第6期。

吴士余:《戏谑性的形象勾勒——〈堂吉诃德〉艺术谈之四》,载《名作欣赏》,1988年第6期。

吴建恒:《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在中国》,载《外国文学》,1989年第5期。

万良浚、朱曼华:《西班牙文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杨云嵋:《汉西语谚对比研究——以〈堂吉诃德〉为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叶青:《狂欢中的终结者——重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严永通:《串串珍珠贯全书——谈〈堂吉诃德〉的语谚运用》,载《唐都学刊》,1988年第2期。

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周宁:《幻想中的英雄——论〈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张绪华:《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可怕主义》,载《外国文学》,1993年第6期。

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张月超:《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新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辉莹:《〈堂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终结》,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张伶俐:《〈堂吉诃德〉的反讽叙事话语范式》,载《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2期。

张凌江:《疯狂:急进知识分子的经典病症——堂吉诃德与狂人比较研究之一》,载《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张凌江:《在风车中看见巨人与在巨人中看见风车——堂吉诃德与狂人比较研究之二》,载《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宗笑飞:《塞万提斯反讽探源》,载《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

张绪华:《20世纪西班牙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赵振江:《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歌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赵德明:《九十年代西班牙小说一瞥》,载《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第3期。

赵德明:《当代西班牙诗歌一瞥》,载《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第4期。

赵德明:《当代西班牙戏剧一瞥》,载《戏剧文学》,1998年第9期。

赵振江:《加西亚·洛尔卡和他的“乡村三部曲”》,载《艺术评论》,2008年第6期。

赵振江:《西班牙当代诗坛的神话——浅析加西亚·洛尔迦的诗歌创作》,载《欧美文学论丛》,2002年。

赵晓霞:《论堂吉诃德和阿Q之比较研究的误区》,载《社科纵横》,2005年第5期。

七、北欧部分

(一)中国关于北欧文学研究发表的论文目录汇编

1.1950—1970年

米契尔(P.M.Mitchell):《当代丹麦文学批评——园地、方法和人物》,张仲清译,载《斯堪的纳维亚研究》,1962年8月。

周:《芬兰电影最近的成就》,载《电影艺术译丛》,1956年第8期。

2.1978—1989年

(1)挪威文学

陈瘦竹:《悲剧往何处去》,载《文艺研究》,1982年第5期。

陈中宣:《话剧的创新——看〈绝对信号〉有感》,载《陕西戏剧》,1983年第3期。

曹晓青:《出场不多总关全剧——浅谈柯洛克斯泰形象及其在剧中的作用》,载《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论集),1987年第12期。

〔挪〕丹尼尔·哈康逊、伊丽莎白·埃狄:《易卜生在挪威和中国》,王忠祥译,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冯凯:《心灵搏击的第一次大曝光——对易卜生剧作〈凯蒂琳〉的几点认识》,载《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郭绪权:《试论娜拉形象的塑造》,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华兴:《谈谈娜拉吃杏仁甜饼干的细节描写》,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海风:《易卜生和他的〈玩偶之家〉》,载《戏剧创作》,1980年第5期。

金延锋:《〈雷雨〉与〈群鬼〉》,载《杭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焦尚志:《曹禺剧作与易卜生的“创作场”》,载《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康林:《借鉴与超越——〈仿逝〉与〈玩偶之家〉的比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5期。

鲁萌、墨哲兰:《人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评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载《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3期。

林永现:《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与娜拉之比较》,载《贵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刘明厚:《“死亡世界”的揭露者——斯特林堡》,载《上海戏剧》,1984年第5期。

米基科·卡库塔尼:《易卜生怎样影响了后代剧作家》,李浤译,载《剧艺百家》,1985年第2期。

马家骏:《〈玩偶之家〉的艺术结构》,载《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7期。

秦志希:《〈雷雨〉与〈炙群鬼〉的比较分析》,载《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12期。

肖木:《瑞典文学简介》,载《外国文学》,1984年第1期。

曲侯:《释“那汲Ibsen之流”》,载《鲁迅研究动态》,1984年第2期。

浅林:《第七封印》,载《世界电影》,1983年第2期。

徐晓钟:《再现易卜生——导演〈培尔·金特〉的思考》,载《戏剧报》,1983年第8期。

〔挪〕伊莉莎白·艾德:《易卜生的娜拉与中国的妇女解放》,刘植强编译,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2期。

严金华:《为妇女解放而写的战歌——评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载《河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

严铮:《简论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载《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6期。

杨永敏:《好花还需绿叶扶——谈〈娜拉〉中几个次要人物的设计和塑造》,载《名作欣赏》,1983年第5期。

周始元:《亨利易卜生的生命还在延续——为纪念易卜生逝世80周年而作》,载《戏剧文学》,1986年第3期。

张耘:《说说海达·加布勒这位女性》,载《外国文学》,1987年第9期。

(2)瑞典文学

陈南:《看伯格曼电影》,载《电影评介》,1987年第2期。

杜家福:《斯特林堡和他的〈朱丽小组〉》,载《戏剧报》,1986年第12期。

黄式宪:《“伯格曼现象”的艺术启示——评〈野草莓〉的现代魅力》,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1期。

何振淦:《瑞典电影的今和昔》,载《当代电影》,1986年第6期。

贺子壮:《当代世界十大著名导演之一英格玛·伯格曼》,载《电影评介》,1986年第10期。

伍菡卿:《英格玛·伯格曼的生活和创作》,载《世界电影》,1986年第1期。

郑雪来:《伯格曼影片印象——访欧散记之四》,载《电影评介》,1985年第8期。

(3)丹麦文学

楚冬译:《安徒生童话的中文译本——国外汉学家的评论》,载《读书》,1981年第5期。

高翔:《勃兰兑斯的文艺生态学思想》,载《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6期。

梁异华:《安徒生与谢德林童话之比较》,载《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

浦漫汀:《从安徒生的性格特点看他的童话创作》,载《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3期。

赵伶俐:《安徒生童话艺术新探——活在儿童和成人心中的安徒生》,载《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载顺辉:《也谈〈皇帝的新装〉的中心思想》,载《外国文学专刊》,1985年第1期。

(4)芬兰文学

冯至:《北欧和〈当代北欧短篇小说集〉》,载《读书》,1986年第2期。

姚锡佩:《文学影像里的芬兰——鲁迅藏书浅识之一》,载《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第10期。

(5)冰岛文学

成时:《冰岛萨迦浅说》,载《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2期。

黄育馥:《K.莱蒂南的〈芬兰文学史〉》,载《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

汪敏:《冰岛电影一瞥》,载《世界电影》,1981年第4期。

3.1990—1999年

(1)挪威文学

陶勇:《论易卜生早期戏剧人物》,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秦湘:《娜拉走后怎样,娜拉不走又怎样》,载《外国文学》,1990年第5期。

陈继会:《论易卜生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影响》,载《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7期。

孙燕:《浅谈娜拉与繁漪的悲剧形象》,载《国外文学》,1991年第3期。

〔挪〕伊丽莎白·埃德:《鲁迅与易卜生》,王家平译,载《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9期。

张弘:《理想人性的觉醒——〈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的解读》,载《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刘明厚:《易卜生的象征主义戏剧》,载《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谢会昌:《〈新青年〉与易卜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

刘明厚:《易卜生和〈海上夫人〉》,载《戏剧艺术》,1994年第2期。

刘明厚:《读易卜生的〈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吴二持:《鲁迅早期思想与易卜生》,载《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2期。

王晓均:《易卜生的划时代贡献》,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许淑娟:《中国的“娜拉”和娜威的“娜拉”——比较鲁迅和易卜生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索》,载《妇女研究论丛》,1994年第3期。

杨荣:《被传统击倒了的超越者——论〈罗斯莫庄〉吕贝克的悲剧性》,载《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11期。

王宁:《易卜生剧作的多重代码》,载《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王忠祥:《易卜生戏剧创作与20世纪中国文学》,载《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王艳丽、安国梁:《〈玩偶之家〉艺术的三个层面》,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何峰:《一个跨世纪的文学主题——从易卜生到路丝的〈玩偶之家〉》,载《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李鸿泉:《易卜生与女权主义》,载《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张文焕:《〈玩偶之家〉的人物关系设计》,载《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吴学平:《易卜生与王尔德》,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王宁:《易卜生剧作的意义重构》,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钟翔:《读易卜生诗作札记》,载《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何成洲:《试论易下生的“社会何题剧”及其对中国话剧启蒙的影响》,载《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

余凤高:《易卜生写〈人民公敌〉洗刷整个社》,载《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

钟翔:《郭沫若对易卜生的接受——重读〈娜拉〉的答案》,载《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薛晓金:《经典的阐释与阐释的经典──观〈玩偶之家〉有感》,载《中国戏剧》,1998年第6期。

〔挪〕阿斯比昂·阿尔塞斯:《易卜生从舞台到银幕:艺术形式的变化对结构的影响》,载《文艺研究》,1999年第2期。

徐燕红:《易卜生与现代性——易卜生与中国国际研讨会综述》,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2)瑞典文学

石琴娥:《瑞典文学在中国》,载《中国翻译》,1990年第4期。

皇甫一川:《世界电影流派一览——瑞典学派》,载《电影评介》,1991年第4期。

李恒基:《60年代以及后来的瑞典电影》,载《当代电影》,1991年第6期。

侯辛华:《析阿·林格伦作品中的小淘气包形象》,载《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第2期。

黄仁:《分析大师伯格曼的“室内电影”》,载《世界电影》,1994年第6期。

(3)丹麦文学

韦苇:《安徒生世界之我探——安徒生研究之二》,载《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姚锡佩:《滋养鲁迅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安徒生—克尔凯郭尔—易卜生—勃兰兑斯—斯特林堡—汉姆生》,载《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9期。

陈太胜:《死亡的诗化阐释——试论安徒生童话的死亡意识》,载《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石节:《献给荆棘的玫瑰——试论安徒生童话的优美化倾向》,载《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周云生:《安徒生童话中的比喻世界》,载《国外文学》,1995年第4期。

吉晶玉:《浸浴在圣径灵感中的安徒生童话》,载《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余凤高:《安徒生写〈夜莺〉——用最美好的字句描写她的歌声》,载《名作欣赏》,1999年第4期。

〔丹麦〕吐尔本·勃劳斯特罗姆:《丹麦抒情诗》,王纪宴、董燕萍、于晓丹译,载《首届中丹文学研讨会学术报告》,1992年6月。

〔丹麦〕荣·克·尤根森:《现代丹麦散文作品中的奇幻想象、现实主义及存在主义》,黄梅译,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6期。

(4)芬兰、冰岛文学

陈春生:《拉克斯内斯创作论》,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范澍:《文学之岛——冰岛文学综述》,载《外国文学动态》,1997年第4期。

范澍:《外国文学动态》,载《冰岛现代派诗歌漫谈》,1997年第6期。

4.2000—2009年

(1)挪威文学

钟翔:《“南方淑女”和“北方海盗”——评易卜生诗剧〈武士冢〉》,载《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徐燕红:《海达·高布乐的女性视角透视》,载《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孙履芳:《陌生与困境——〈玩偶之家〉》新解,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曾宪文:《幻想于生活的意义——读易卜生〈野鸭〉》,载《名作欣赏》,2000年第6期。

王习艺:《论易卜生式的英雄》,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邵锦娣:《〈伤逝〉与〈玩偶之家〉:映照中的阐发》,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王宇:《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挪〕克努特·布莱恩希尔德斯瓦尔:《从怪异美学视角论〈培尔·金特〉剧中的身份危机》,宋丽丽译,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宋丽丽:《论易卜生的〈爱情的喜剧〉中的反讽特征》,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英溪:《易卜生研究的两种著作》,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杨挺:《奥尼尔与易卜生》,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孙建:《易卜生戏剧中的悲喜剧内涵》,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杜娟:《易卜生研究的状况与发展趋势——王忠祥教授访谈录》,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何成洲:《论海达·高布乐是一个颓废者》,载《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何成洲:《哈姆生的自然观——〈大地的生长〉的生态批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陈玲玲:《留日时期鲁迅的易卜生观考》,载《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2期。

杨建:《乔伊斯与易卜生》,载《国外文学》,2005年第4期。

王桂妹:《重读“娜拉”的两个中国文本》,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段汉武:《论海特维格之死:对〈野鸭〉的伦理学解读》,载《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叶松青:《娜拉形象在中国现代作家中的影响与嬗变》,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王远年:《论易卜生诗歌的流浪汉情愫》,载《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张廉:《论易卜生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载《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谭永:《易卜生诗歌中的四类动物意象》,载《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陈晓飞:《从“伟大的问号”到“伟大的叹号”——纪念易卜生逝世100周年》,载《世界文化》,2006年第4期。

乔国强、姜玉琴:《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易卜生的〈人民公敌〉》,载《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2期。

何成洲:《〈苏菲的世界〉与元小说叙述策略》,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

〔挪〕克里斯汀·汉姆:《当代挪威文学中的母性主题》,樊淑英、何成洲译,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

王远年:《易卜生的文学创作与海盗精神的张扬》,载《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刘岩:《放逐到阿拉斯加的母亲》,载《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4期。

〔挪〕阿丝契德·萨德:《关于苏姗娜易卜生——剧作家的妻子兼合作者》,束娟译,载《戏剧艺术》,2007年第5期。

〔挪〕阿斯比昂·阿瑟斯:《上演强烈的个人主义》,束娟译,载《戏剧艺术》,2007年第5期。

朱晓映:《海达:一个诗性的悲剧女人》,载《国外文学》,2008年第1期。

陈琳译:《“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访谈》,载《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

胡静:《易卜生与现代中国戏剧思潮》,载《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戚蒙:《〈社会支柱〉的现实主义解读》,载《世界文化》,2008年第4期。

王娜:《从叙事真实视角论培尔金特的主体危机》,载《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周亚芬:《〈凯蒂琳〉的三个意象与易卜生的原罪意识和道德理想》,载《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谭咪咪:《论易卜生诗剧〈英格夫人〉的伦理主题》,载《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高丹:《诗意的栖居:论〈培尔·金特〉中的三重地理空间建构》,载《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胡红梅:《神圣的悲剧仪式——论〈凯蒂琳〉中的自然审美空间》,载《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袁运隆:《从家族利益到国家政治——〈觊觎王位的人〉伦理冲突的核心》,载《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瑞典文学

孟中:《悲天悯人的瑞典电影导演:拉瑟·霍尔斯特勒姆》,载《电影艺术》,2001年第3期。

何成洲:《影响抑或互文性?——论〈朱丽小姐〉、〈海达·高布乐〉和〈三姐妹〉》,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黄益倩:《另一种含蓄的话剧言说——话剧〈朱丽小姐〉中“象征”的运用》,载《戏剧文学》,2003年第2期。

尤迪:《存在的难道真的那么合理——〈教室别恋〉》,载《电影评介》,2004年第1期。

耿幼壮:《现实·梦幻·梦幻戏剧——斯特林堡的〈父亲〉和〈蒙克〉的〈病室中的死亡〉》,载《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何平华:《灵与肉:生命的双翅——英格玛·伯格曼电影剧作主题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林和生:《和自己的影子结合——特朗斯特罗姆诗作的柏拉图意向》,载《当代文坛》,2005年第4期。

猓子里:《母女二重奏〈秋天奏鸣曲〉》,载《电影评介》,2005年第10期。

北塔:《令人悚惧的“父亲”——观斯特林堡的话剧〈父亲〉》,载《艺术评论》,2005年第11期。

白山:《不要让闪亮口号演变为简单粗糙作品的自圆其说——再看〈一出梦的戏剧〉》,载《艺术评论》,2005年第12期。

赵玫:《为斯特林堡先生辩护》,载《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1期。

魏桢:《开启伯格曼电影之门的三把钥匙——伯格曼电影风格初探》,载《电影评介》,2006年第24期。

张红军:《“魔灯”与“影像”灵魂——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读解》,载《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朱靖江:《擦魔灯的人远去了——记伯格曼的艺术人生》,载《艺术评论》,2007年第9期。

王伟:《解读〈朱莉小姐〉与〈莎乐美〉》,载《戏剧文学》,2007年第12期。

林洁:《思索神性的冷酷:评伯格曼〈冬日之光〉》,载《电影评介》,2007年第15期。

魏晋霞:《纪念英格玛·博格曼——英格玛·博格曼电影语言分析》,载《电影评介》,2008年第4期。

郑雪来:《银海遐思录(之十五)——早期瑞典学派与瑞典新电影》,载《电影评介》,2008年第22期。

王欣:《〈朱丽小姐〉:自然主义戏剧和电影改编中的延展性》,载《电影评介》,2008年第22期。

肖遥:《瑞典“童话外婆”林格伦童话的审美浅析》,载《小说评论》,2009年第1期。

潘汝:《〈第七封印〉:现代意义上的人和宗教》,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4期。

曹雷雨:《论伯格曼的戏剧艺术》,载《外国文学》,2009年第9期。

何成洲:《性、阶级和狂欢化:〈朱丽小姐〉的新阐释》,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何成洲、张小玲:《厌女症背后的男性身份危机:再读〈父亲〉中的上尉之死》,载《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雷格:《特朗斯特罗姆:饮者的刀斧》,载《诗歌月刊》,2009年第6期。

形象、侯军:《〈处女泉〉中的上》,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8期。

王宜文:《伯格曼的“魔灯”:显影灵魂深处的呼喊与细语》,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8期。

杨海波:《关于“关系”——从〈野草莓〉谈起》,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8期。

杨敏:《现实的故事和故事的现实——论斯特林堡小说〈红房间〉的艺术表现手法》,载《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12期。

陈佳:《“一切都是在爱的名义下”——评〈秋天奏鸣曲〉》,载《电影评介》,2009年第15期。

朱寿桐:《论中国新文学界对勃兰兑斯的接受》,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杨冬:《百年中国批评史中的“勃兰兑斯问题”——关于勃兰兑斯在中国的译介与接收》,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

(3)丹麦文学

陈宜安:《从〈皇帝的新装〉看安徒生童话对民间故事的继承与创新》,载《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李红叶:《叶圣陶与安徒生——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载《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李红叶:《安徒生童话在“五四”时期》,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第31卷第3期。

李景端:《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中译本》,载《名家书信》,2003年第1期。

陆黎雅:《论爱情故事中的“小人鱼”模式——安徒生、茨威格、蒲宁三个相似故事及含意》,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周笑海:《潜藏的激流——论〈海的女儿〉及安徒生的生命意识》,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李红叶:《周作人与安徒生》,载《求索》,2005年第1期。

李智新:《天才作家安徒生的心路历程》,载《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6期。

韦苇:《200年见证安徒生童话的不朽——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之际重读其四篇代表作》,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赵霞:《死亡:断层与永恒——以安徒生三则童话故事为例》,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0卷第2期。

李红叶:《我们懂得安徒生了么?》,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唐池子:《重新寻找安徒生童话的源头——〈海的女儿〉来自对〈温婷娜〉的传承和创新》,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梁志坚:《意识形态对安徒生童话译介的操纵——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文译本为例》,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

李红叶:《安徒生在中国》,载《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期。

张颖、许福兰:《西欧传统童话的文化解读——兼论童话对女童的影响》,载《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4期。

岳进、李姬巍:《从〈雪人〉解读安徒生柏拉图式的爱情情结》,载《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5期。

胡晓玲:《安徒生童话伦理道德观初探》,载《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黄翔玉:《安徒生〈丑小鸭〉的艺术魅力》,载《外国文学》,2007年。

吴晓云:《解读安徒生童话》,载《电影评介》,2008年第2期。

王珊:《〈安徒生童话〉中的中国形象》,载《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刘之杰:《安徒生童话的理想主义与象征艺术》,载《外国文学》,2008年第18期。

李慧:《安徒生的恋爱故事》,载《World Culture》,2009年2月刊。

林群:《浅析安徒生童话里关于中国人的描写》,载《文化研究》,2009年7月中旬刊。

钱中丽:《安徒生童话中的宗教意蕴》,载《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芬兰、冰岛文学

曲布:《芬兰口传文学资料库介绍》,载《民俗研究》,2002年第3期。

阚洁、何成洲:《试论北欧新浪漫主义文学》,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刘建军:《北欧古代的文化演进与文学成就》,载《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刘建军:《论冰岛萨迦文学的艺术成就》,载《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肖小红、李望春:《叶芝〈当你老了〉和索德格朗〈爱〉之比较赏析》,载《名作欣赏》,2006年第23期。

何成洲:《中国与北欧文学交流研究的几点思考》,载《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5.2010—2012年

(1)挪威文学

邓岚:《〈海上夫人〉中爱情与地理空间的关系》,载《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挪〕H.K.瑞克侬:《易卜生在芬兰——19世纪80至90年代芬兰女性读者角色浅析》,载《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1月。

〔挪〕克努特·布瑞希尔斯沃尔:《培尔·金特的越界——身体和精神的全球之旅》,载《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1月。

朱建新:《再现“饥饿”——评1966年克努特·汉姆生〈饥饿〉的电影改编》,载《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1月。

程梦雨:《〈群鬼〉中阿尔文太太的悲剧成因探讨》,载《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谭咪咪:《论〈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中的地理意象及其隐喻意义》,载《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何成洲:《易卜生与跨文化戏剧》,载《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第1期。

宋林生:《〈易卜生主义〉:一种新型的现代性戏剧话语范式》,载《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

黄婷婷、刘松涛:《〈玩偶之家〉:娜拉“失语”与意识悲剧的诱因》,载《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钟云霞:《〈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的两重地理空间》,载《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王宁:《探索艺术和生活的多种可能——易卜生〈培尔·金特〉的多重视角解读》,载《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2期。

曹山柯:《人生长恨水长东——〈群鬼〉的生态伦理解读》,载《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

吴海超:《易卜生诗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载《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高丹、邹建军:《善与恶的冲突:论培尔·金特的宗教救赎之路》,载《外国语文》,2010年第3期。

王非一:《跨文化的比昂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

何成洲:《培尔·金特、阿Q与世界文学》,载《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7期。

陈靓:《〈新婚的一对〉中的人物主体性建构》,载《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汪余礼:《〈当我们死人醒来时〉的复合结构与终极关注》,载《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彭姗姗:《〈建筑师〉〈当我们死人醒来时〉中“动静结合”的地理想象》,载《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杜雪琴:《〈诺尔玛或政治家的爱情〉的三重隐喻——以“半神半人”为中心》,载《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姜小卫:《绿色易卜生:〈人民公敌〉的社会良知与责任》,载《外国文学》,2011年第1期。

党育青:《博采众长,善于化用——浅谈西方戏剧艺术对曹禺的影响》,载《文学界》,2011年第1期。

王晓燕:《凯蒂琳的命运与地理空间建构》,载《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潘秋子:《人物与地理环境的相互映衬——试析〈海尔格伦的海盗〉男女主人公性格中的地理因素》,载《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江帆:《生态视阈下的易卜生研究——评〈绿色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易卜生诗歌的生态伦理意蕴》,载《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

王忠祥:《〈易卜生书信演讲集〉序言》,载《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郭新柳:《〈武士冢〉空间意象解读》,载《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胡朝霞、魏薇:《〈海尔格伦的海盗〉中的三条伦理线》,载《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周宪:《易卜生和蒙克的中国镜像》,载《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1期。

汪余礼:《从〈易卜生书信演讲集〉看易卜生的人生观与戏剧观》,载《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康海波、王晶波:《男女两性作家女性观之比较——看娜拉与埃德娜的“觉醒”》,载《名作欣赏》,2012年第6期。

张鸣:《〈玩偶之家〉与〈少奶奶的扇子〉》,载《读书》,2012年第9期。

(2)瑞典文学

刘明厚:《人的一种令人惊骇的存在——论斯特林堡及其〈鬼魂奏鸣曲〉》,载《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第1期。

罗培菊:《论斯特林堡在〈朱丽小姐〉中的话语构建》,载《戏剧文学》,2010年第12期。

潘汝:《身体在时间中的呼喊与细语——关于影片〈呼喊与细语〉的再读》,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李笠:《神秘是诗歌的前提——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车站〉》,载《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6期。

江月英:《〈野草莓〉:在现实与梦境中寻找自我》,载《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第6期。

刘伟:《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用文字意象洞悉现实》,载《世界文化》,2011年第11期。

赵然、乔洁琼:《伯格曼电影的戏剧元素》,载《名作欣赏》,2011年第12期。

曾思艺:《“不能写的”隐喻——特朗斯特罗姆〈致防线背后的朋友〉赏析》,载《名作欣赏》,2011年第31期。

黄礼孩:《成为特朗斯特罗姆》,载《名作欣赏》,2011年第31期。

崔久成:《浅谈斯特林堡戏剧的现代性——以〈父亲〉〈朱丽小姐〉为例》,载《当代戏剧》,2012年第2期。

苏七七:《〈魔灯〉:自我的观察者》,载《电影艺术》,2012年第3期。

张帆:《奈丽·萨克斯诗歌的创伤宣称与诗性正义》,载《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4期。

宫宝荣:《斯特林堡戏剧在新时期中国的接受》,载《戏剧艺术》,2012年第5期。

徐震:《从人艺到卡西诺——谈〈父亲〉的叙事策略》,载《戏剧文学》,2012年第7期。

庞海燕:《艺术与生活——从特朗斯特罗姆到霍克尼》,载《大众文艺》,2012年第8期。

曹南山:《〈灵光〉与〈一出梦的戏剧〉的比较研究》,载《戏剧文学》,2012年第11期。

程庆:《浅谈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荒诞性——以〈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为例》,载《大众文艺》,2012年第19期。

朵渔:《厌倦所有带来词的人——我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载《名作欣赏》,2012年第22期。

徐震:《从“活体解剖”到“未来的戏剧”——〈父亲〉戏剧风格探析》,载《名作欣赏》,2012年第23期。

(3)芬兰、冰岛文学

谢群、李晶、李玮琳:《中国“十一五”期间北欧文学研究》,载《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

王超:《索德格朗:强劲的风信子》,载《名作欣赏》,2010年第13期。

蓬生:《诗,让冰岛更添风采》,载《世界文化》,2011年第6期。

丹增诺布:《〈卡勒瓦拉〉与〈格萨尔王传〉之比较研究》,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4)丹麦文学

王远年、周旭艳:《安徒生童话的忧郁色彩世界》,载《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刘汝兰:《郭风与安徒生》,载《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

王蕾:《安徒生童话与中国文学童话的本体论》,载《研究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3期。

桑俊:《来自天堂的关爱——安徒生童话中的死亡意象研究》,载《外国文学》,2010年第5期。

陈翠玲:《幻境中的诗意美——试析安徒生童话》,载《外国文学》,2010年第8期。

钱中丽:《20世纪中叶中国语境下的安徒生童话》,载《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钱中丽:《尘世的炊烟与人性的光辉——从基督教文化视角解读安徒生童话》,载《名作欣赏》,2011年第9期。

王泉:《欺骗的意识形态外衣:〈皇帝的新装〉之阅读策略》,载《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杜芳:《安徒生童话的不可靠叙述解读》,载《小说纵横》,2011年第33期。

肖婷婷:《爱是一种信仰——从安徒生的爱情看他作品中的爱之主题》,载《文化纵横》,2011年第12期。

王书婷:《昼的失语与夜的独白——翟永明〈女人·独白〉与安徒生〈海的女儿〉互读》,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12年第5期。

胡陵:《安徒生童话个别篇章在接受问题上的反文化倾向》,载《文学评论》,2012年第6期。

冯丽军:《简论〈国王在做梦〉的戏剧性缺失问题》,载《戏剧文学》,2012年第7期。

王丽军:《〈安徒生童话〉创作的语言特点》,载《人文天下》,2012年第2期。

王淑娟:《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德国的浪漫派〉》,载《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1年3月(中)。

(二)中国北欧文学研究主要著作及论文集目录

茅于美:《易卜生和他的戏剧》,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浦漫汀:《安徒生简论》,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

孙用:《卡勒瓦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文华:《芬兰文学简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林桦:《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

石琴娥:《萨迦选集:中世纪北欧文学的瑰宝》,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王宁:《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王忠祥:《易卜生》,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王宁、孙建:《易卜生与中国:走向一种美学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石琴娥:《北欧文学史》,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李之义:《斯特林堡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红叶:《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

李兵:《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心理现实主义剧作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何成州:《对话北欧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聂珍钊:《易卜生创作的生态价值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

王蕾:《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邹建军:《易卜生诗剧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孙建、海兰德:《跨文化的易卜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刘明厚:《跨文化的比昂逊与当代中国》,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邹建军:《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八、古希腊罗马部分

周作人:《希腊之余光》,钟叔和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罗念生:《论古希腊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八卷《论古典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王焕生:《古罗马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焕生:《古罗马文艺批评史纲》,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杨周翰:《镜子和七巧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陈中梅:《神圣的荷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中梅:《荷马的启示——从命运观到认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中梅:《荷马史诗研究》,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陈中梅:《宙斯的天空——〈荷马史诗〉里的宙斯、阿波罗和雅典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中梅:《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程志敏:《荷马史诗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吴雅凌:《神谱笺释》,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林国华:《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主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肖厚国:《自然与人为:人类自由的古典含义——古希腊神话、悲剧及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肖厚国:《古希腊神义论:政治与法律的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刘小枫:《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小枫主编:《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刘小枫:《昭告幽微——古希腊诗品六则》,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小枫:《罪与欠》,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刘小枫:《重启古典诗学》,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刘小枫:《普罗米修斯之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刘小枫:《凯若斯——古希腊文读本(附读本笺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沈默:《高贵的言辞——索福克勒斯〈埃阿斯〉疏证》,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黄薇薇:《〈阿卡奈人〉笺释》,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

李永毅:《卡图卢斯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高峰枫:《古典的回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