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城隍庙

城隍庙建筑规模大,保存较好。儒教、道教、民俗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既体现在泥塑、壁画中,也体现在建筑式样、木刻砖雕等方面。

平遥城隍庙位于平遥古城东南部,创于明初,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续修,以南大街为轴与县衙东西对称。平遥城隍庙以城隍正殿为中心,包括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财神庙(附真武楼)四部分,是城隍庙“庙中庙”特点的体现。由山门进入后,过前院,灶君庙和财神庙分置在城隍殿的东西两侧,左右互通、庙宇相连,组合成“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的景致。城隍庙建筑规模大,保存较好。儒教、道教、民俗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既体现在泥塑、壁画中,也体现在建筑式样、木刻砖雕等方面。古戏台、神龛木雕、壁画《城隍出巡图》等都有很多细节值得欣赏。

978-7-111-46846-2-Chapter01-32.jpg

实用信息

城隍庙街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