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淋巴白血病

三、淋巴白血病

简介

鸡淋巴性白血病是以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恶性肿瘤病。本病多发于20周龄以上的鸡,呈慢性经过,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本病可导致蛋鸡性成熟延迟、产蛋量下降和蛋品质下降。病鸡多因极度消瘦而死亡,对鸡群生产性能影响极大。

病原与传播

病原是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它能引起淋巴细胞畸变,使其丧失血细胞及血液的基本功能,从而导致严重致死性。

本病毒现有6个亚群:即A、B、C、D、E、J亚群。其中E亚群属内源性的,可进入染色体内,致病性弱;其他5个亚群属外源性,致病力强,但不进入染色体。生产中净化鸡群主要就是净化外源性的5个亚群。

A、B、C、D亚群以引发淋巴细胞瘤为主,包括各脏器的肿瘤;而J亚群则会引发骨髓细胞瘤。

我国于1999年发现本病,其中内脏肿瘤型占80%以上,血管瘤型占3%以下,但病鸡淘汰率高。鸡的淋巴白血病类似于人类的艾滋病,但不感染人。2009年6月以来,江苏南通地区以及各地蛋鸡场在鸡群开产后发生白血病、血管瘤的病例显著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蛋鸡业发展的重大疫病之一。

产蛋鸡开产后发生的白血病、血管瘤主要是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同时有的是由A和B亚群白血病毒感染引起。

临床上以成年鸡多发,也常发于20周龄以上的蛋鸡或种鸡,且无明显季节性;主要通过种鸡、种蛋垂直传播,也可横向传播但很少,主要传播场所是孵化室和运输箱。另外,昆虫、针头和疫苗污染也不可忽视。本病的发病率为1%~5%。

临床症状

淋巴白血病有不同的病型,一般可分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消瘦和毛囊出血)、成骨髓细胞性白血病(肋骨、胸骨和胫骨有异常隆凸)、骨髓细胞瘤病、内皮瘤(皮肤上见单个或多个肿瘤,瘤壁破溃后,常出血不止)、肾真性瘤(肾脏肿大压迫坐骨神经,出现瘫痪的病状)、纤维瘤和骨化石症(病鸡见胫骨增粗常呈穿靴样)等,但临床最多见的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称为大肝病。

患淋巴白血病的病鸡主要是内脏肿瘤型,病鸡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产蛋停止;鸡冠和肉垂苍白、皱缩;排泄稀绿粪便;有的鸡腹部膨大,指压有波动感,有时可以触摸到肿大的肝脏,最后多因衰竭而死亡。

978-7-111-58250-2-Chapter01-55.jpg

1-3-1 病鸡鸡冠苍白

病理变化

剖检病鸡可见腺胃肿胀、胃壁增厚;肝脏显著肿大、变脆、有出血斑,肿大的肝脏占据整个腹腔,有的肝脏呈结节状、粟粒状或弥漫性灰白色的肿瘤,均匀分布于肝实质中;弥散性肝脏肿瘤呈均匀肿大,颜色为灰白色,俗称“大肝病”;脾脏肿大、质脆,呈灰棕色,也有许多凸出于表面的灰白色肿瘤结节;心肌有结节;卵巢有灰白色肿瘤,病变似核桃样;肌肉长有结节;皮肤各处和内脏长有不同的血管瘤。

蛋鸡J亚群感染主要是在脚掌下、脾脏、肝脏、心脏、头部、翅膀、气囊、胰腺、肠系膜和脂肪等处有血管瘤生长。血管瘤极易发生破裂,病鸡因流血不止而死亡。

978-7-111-58250-2-Chapter01-56.jpg

1-3-2 腺胃壁明显增厚

978-7-111-58250-2-Chapter01-57.jpg

1-3-3 脾脏高度肿胀有出血斑

978-7-111-58250-2-Chapter01-58.jpg

1-3-4 心肌结节明显凸出

978-7-111-58250-2-Chapter01-59.jpg

1-3-5 肝脏肿胀有灰白色肿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60.jpg

1-3-6 灰白色坏死灶浸润的肝脏实质

978-7-111-58250-2-Chapter01-61.jpg

1-3-7 卵巢及肾脏肿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62.jpg

1-3-8 肺脏肿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63.jpg

1-3-9 胸肌极度消瘦有明显白色结节

978-7-111-58250-2-Chapter01-64.jpg

1-3-10 鸡冠下的血管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65.jpg

1-3-11 翅尖血管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66.jpg

1-3-12 脚趾腹侧血管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67.jpg

1-3-13 脾脏血管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68.jpg

1-3-14 肝脏血管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69.jpg

1-3-15 气囊血管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70.jpg

1-3-16 胰腺及周围血管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71.jpg

1-3-17 肠系膜血管瘤

978-7-111-58250-2-Chapter01-72.jpg

1-3-18 脂肪血管瘤

诊断要点

目前的检测方法能够检出病毒,但难以确定此病毒是外源性或内源性的。

无菌采集有临床症状和肿瘤性病变的病鸡肝脏和血液各15份,经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均为阳性。

因此,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可确诊为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防控措施

1)首先做好相关疾病免疫工作。如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接种工作到位,鸡的全身免疫力就有保障;如果疫苗接种不好,则鸡群对白血病的抵抗力也会降低,感染本病的概率就会增大。

2)坚持开展定期消毒工作。对鸡舍、用具定期消毒,特别是孵化室和运雏箱更要严格消毒。

3)鸡群应经常应用提升免疫力的药物。

4)及时淘汰处理病死鸡。

5)做好血清抗体监测工作。对鸡群进行定期的、连续的抗体测定,根据抗体水平及时淘汰阳性鸡。在没有进行疫苗注射的情况下,如果鸡体内产生了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抗体,说明鸡群内已经感染了本病。这时,如果立即淘汰感染鸡,消除鸡群内传染来源,采取消毒等措施切断传染途径,就能很快终止疾病的流行,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血清抗体检测,可以在鸡群发生严重症状之前就发现感染鸡,所以,血清抗体监测是大型鸡场,特别是种鸡场防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