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染性鼻炎
【简介】
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和亚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播速度很快,24h内可传遍全群,控制不好则3~5天可传染全场。如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或与病毒病混合感染,其死亡率在3%~20%之间。产蛋鸡群发病则产蛋量明显下降。
【病原与传播】
鸡副嗜血杆菌分为A、B、C3个血清型,兼性厌氧。通过生长特性实验发现:C型菌的持续感染能力最强,B型菌次之,A型菌最弱。不同血清型的鸡副嗜血杆菌在生长特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和外膜蛋白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本病发生与否仍有一定的区域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病率较高,但在没有鼻炎污染的地区近年来也有发生的趋势;以往只有A、C型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而现在A、B、C3个血清型的分离率都比较高,且B型的分离率越来越高。
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其中4周龄以上的育成鸡以及产蛋鸡的敏感性较高,而1周龄以下的雏鸡通常对本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秋、冬寒冷季节本病容易发生;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且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泄物进行传播。
【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是病鸡鼻黏膜发炎,双侧鼻窦肿胀,喷嚏、甩鼻、鼻腔流出清亮液体、后转为白色脓性鼻涕,鼻孔周围沾有料渣,肉垂水肿眼睛流泪、眼圈肿胀,眼睛内陷,结膜炎、眶下窦炎,部分蛋鸡眼睛失明,严重病例出现眶下窦肿胀。另外,病鸡有个别呼吸困难,排绿色稀便。
传染性鼻炎一旦发生,危害极其严重,鸡场内所有的鸡只几乎很难幸免,本病治疗难度极大,往往要2~3个疗程,且极易反复;在治疗的过程中,病鸡往往因继发感染而出现批量死亡。
图2-3-1 鼻腔流出液体
图2-3-2 鼻孔沾有料渣
图2-3-3 鼻孔流出黏稠液体
图2-3-4 鼻孔流出黏稠液体,眼角拉长
图2-3-5 眼圈高度肿胀
图2-3-6 眼圈肿胀、眼睛内陷
图2-3-7 结膜炎导致眼睑闭合
图2-3-8 结膜炎、眶下窦炎
图2-3-9 双侧鼻窦肿胀、凸出
图2-3-10 鼻孔结痂,肿窦,肉垂水肿
【病理变化】
鼻腔和窦黏膜有急性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黏液,窦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后期变为干酪样;眼睑下积有大量暗紫色胶冻样物,卵泡充血、出血、变性等。
图2-3-11 窦黏膜肿胀、出血
图2-3-12 窦腔内有纤维素性分泌物
图2-3-13 窦腔内有干酪样物
图2-3-14 卵泡变性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病鸡流鼻液、打喷嚏、颜面肿胀。
(2)剖检病变 鼻黏膜出血、鼻窦炎症。
【防控措施】
1)定期消毒以减少环境内的病原,做好舍内环境控制。
2)用鼻炎三价疫苗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建议在蛋鸡开产前做2次免疫。首免在6~7周龄进行,0.3~0.5mL/羽,皮下注射;二免在14~15周龄进行,0.5~0.6mL/羽,皮下注射。在尾部背侧皮下注射时吸收最好。
鸡群产蛋以后应避免再注射鼻炎疫苗,这对于蛋鸡养殖很重要,否则会影响3%左右的产蛋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磺胺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拌料或饮水,效果较好,若注射则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