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肠炎
【简介】
蛋鸡肠炎是在多种有害病因作用之下导致的肠黏膜的炎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粪便稀薄。此病虽不是微生物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但可常年发生,使饲料转化率降低,鸡只免疫力下降,极易引发其他疾病,应给予高度重视。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鸡舍环境不整洁,通风不好,温度过低;饲料原料变质,饲料霉菌毒素超标;往往与球虫病的发生有关;不合理地使用药物,造成肠道微生态紊乱;继发于其他疾病等。
【临床症状】
肠炎的主要症状就是粪便稀薄、水便,粪便呈黄褐色、黑色,鸡舍内有轻微腥味,有的粪便呈细条形似鱼肠子,但大群鸡只精神正常,有的鸡只出现饮水量明显增加的现象。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肠道。有的肠壁增厚,有的肠壁变薄;肠道臌气,肠道黏膜充血,个别病例会出现针尖状出血点;肠腔内充满灰白色或黄白色黏性渗出物,有的含有料渣,严重的肠黏膜脱落,甚至会形成肠毒和坏死性肠炎;有时会与球虫混感。极个别鸡出现肠套叠。
图4-3-1 粪便稀薄
图4-3-2 水样腹泻
图4-3-3 鱼肠子状粪便
图4-3-4 霉菌致病鸡排黑色稀便
图4-3-5 有梭菌混感的肠炎稀便
图4-3-6 肠道轻度臌气
图4-3-7 肠道重度臌气
图4-3-8 形成肠毒和肠炎的肠黏膜
图4-3-9 肠黏膜出血,内容物稀薄且含有料渣
图4-3-10 肠黏膜有针尖状出血点
图4-3-11 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肠道
图4-3-12 混感球虫的肠内容物
图4-3-13 偶发肠套叠,排带血稀便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病鸡排各种色泽的稀薄粪便。
(2)剖检病变 肠黏膜水肿、出血、内容物稀薄且含有料渣。
【防控措施】
1)保持鸡舍内清洁、保持温度恒定、定期消毒,以减少发病诱因。
2)重视饮用水的质量,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有条件的要安装饮用水净化设备。
3)调理肠道,预防为主。饲喂微生态制剂,平衡肠道菌群,可明显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
4)经确诊的病例,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或中药制剂,及时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