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葡萄球菌病
【简介】
葡萄球菌病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常表现多种类型,如关节炎、腱鞘炎、脚垫肿、脐炎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等,给养鸡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病原与传播】
鸡葡萄球菌病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典型的葡萄球菌为圆形或卵圆形,常单个、成对或葡萄状排列,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粪便、眼睑、黏膜、肠道和鸡的表皮上。当皮肤黏膜受损后,多易感染发病。
致病力较强的为其毒素和毒性酶,如皮肤坏死毒素、肠毒素、溶血素、杀白细胞毒素、血浆凝固酶、溶纤维蛋白酶、核酸酶等;对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鸡葡萄球菌病多发于每年的4~5月;产蛋期母鸡较为敏惑。在断喙、啄叨、接种、注射、外伤时极易感染发病。
【临床症状】
(1)葡萄球菌败血症 病鸡死前没有特征性临床症状,体表皮
图2-4-1 病鸡冠尖发紫
肤多见湿润、水肿,相应部位的羽毛潮湿、易脱落,颜色呈青紫色或深紫红色,皮下多蓄积渗出液,触之有波动感。有时仅见翅膀内侧、翅尖、跗关节或尾部皮肤形成大小不等的出血、糜烂和炎性坏死,局部皮肤干燥呈红色或暗紫红色,无毛。
图2-4-2 跗关节上方部分渗血、出血
图2-4-3 翅膀皮肤轻度瘀血
图2-4-4 翅膀皮肤轻度出血
图2-4-5 翅膀皮肤重度渗血、出血
(2)葡萄球菌型关节炎 多发生于育成阶段的鸡,常见跗关节肿胀,病鸡跛行、喜卧、局部有热痛感。临床上还可见浮肿性皮炎、胸囊肿、脚垫、趾间、肿胀、溃烂等。
图2-4-6 跗关节肿胀,有皮肤瘤
图2-4-7 脚垫溃烂、坏死
图2-4-8 脚垫溃烂、出血
图2-4-9 趾间溃烂
图2-4-10 趾间及趾腹侧多处长瘤并溃烂
图2-4-11 跗关节及腱鞘肿胀
【病理变化】
病鸡胸、腹或大腿内侧皮下有较多的红黄色渗出液,或呈胶冻样;肝脏有出血斑、并黄染,鸡只死亡率较高。
图2-4-12 皮下有红黄色渗出液
图2-4-13 肝脏有出血斑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病鸡翅膀烂、皮肤烂、关节肿、眼发炎。
(2)剖检病变 皮下渗出、肝脏出血。
【防控措施】
(1)谨慎操作 本病主要因细菌进入损伤的皮肤而造成感染,因此,在断喙、刺种、肌内注射等工作时,要提前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细菌经伤口侵入。
(2)防止刺伤 在搬鸡、捉鸡、人工授精时要轻捉轻放,检查笼具防止刺伤发生。
(3)及时治疗 一旦发病,要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对阳性菌高敏的药物进行治疗。
(4)免疫接种疫苗 国内研制的鸡葡萄球菌多价氢氧化铝灭活苗,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