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肠杆菌病
【简介】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血清型或条件性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不同疾病表现的总称。其症状表现复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治疗棘手且鸡只病死率非常高,是对当前规模化蛋鸡场危害较大的主要疾病之一。
【病原与传播】
大肠杆菌属肠道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杆菌,简称大肠杆菌。由于其抗原构造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又形成了100余种完全不同的血清型。
大肠杆菌对环境的抵抗力强,在粪便、垫草、鸡舍内尘埃等处附着的菌体可长期存活。传播方式有经蛋、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患有其他疾病时,极易继发此病。
【临床症状】
雏鸡在6~10日龄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闭目发呆,缩颈,羽毛松乱,死亡率较高;成年鸡产蛋量下降,零星死亡,病程持续时间长;有的病鸡眼结膜发炎,流泪,混有气泡样分泌物;有的病鸡肛门凸出外翻,排黄白色或黄绿色黏稠稀便;有的病鸡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而急性者则呈败血症突然死亡。
图2-2-1 患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的鸡突然死亡
图2-2-2 眼内有分泌物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病理变化主要有败血症、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眼炎、肠炎、腹膜炎等。
病死鸡皮肤发紫;腹部膨满,腹水呈黄绿色,并伴有纤维素样物流出;气管内有黏液,气管环状出血,气囊混浊、增厚,附有大量片状黄白色干酪物;肝脏肿大、质脆,表面覆盖一层黄白色纤维性渗出物;心包炎,心包膜附有大量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肌有结节形成;肠内充满气体,肠壁变紫、变薄,肠黏膜脱落,有出血点或弥漫性出血斑;有的卵泡破裂,黏附在肠管浆膜面,形成卵黄性腹膜炎;有的卵黄凝固,在输卵管内形成栓塞。
图2-2-3 轻度纤维素性心包炎
图2-2-4 中度纤维素性心包炎
图2-2-5 重度纤维素性心包炎
图2-2-6 肝脏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图2-2-7 肝脏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图2-2-8 肝脏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图2-2-9 肝脏肿大,有黄白色纤维性渗出物
图2-2-10 胸气囊炎
图2-2-11 腹气囊炎
图2-2-12 卵泡黏连
图2-2-13 腹膜炎
图2-2-14 心肌有大量结节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病鸡腹部膨满、排黄绿色稀便。
(2)剖检病变 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
【防控措施】
(1)检测饮用水 各鸡场应经常检测鸡场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在饲料中可定期拌入微生态制剂,以调节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除有调理肠道功能、助消化外,对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3)加强管理 注意鸡舍内温度、消毒和通风管理,降低舍内氨气浓度,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4)自制菌苗注射 选取典型菌落进行增殖培养,按常规法制成自家菌苗,经试验无不良反应后,可全群注射,每只1mL,间隔7天再加强免疫1次。
(5)选用敏感抗生素 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必须在做药敏试验的前提下,选用敏感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