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虫病

一、球虫病

简介

蛋鸡球虫病是分布很广的一种原虫病,各地普遍发生。以往总认为球虫对雏鸡危害较大,现在发现球虫对成鸡也有很严重的致病性,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蛋鸡养殖业的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病原与传播

鸡球虫主要由艾美耳属球虫中的9种球虫寄生于鸡肠管上皮细胞所致。

柔嫩型寄生于盲肠;堆型、哈氏、变位、和缓和早熟型寄生于小肠前段;巨型和毒害型寄生于小肠中段;布氏型寄生于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部。

球虫的发育分3个阶段,即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孢子生殖(在体外进行)。鸡采食了被孢子卵囊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后即被感染。在病菌繁殖过程中,球虫孢子会反复多次损伤肠黏膜。

病鸡和球虫携带者是发病群体的根源,消化道是本病唯一感染的途径。鸡只缺乏维生素、圈舍潮湿、空气质量差、过于拥挤、环境卫生差等为本病发生的诱因。通过地面平养育雏方式饲养的鸡只,尤其容易引发雏鸡球虫病。

临床症状

当生长鸡被感染时,精神不佳,羽毛直立,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排西瓜瓤样或番茄酱色的稀便等。被盲肠球虫感染后,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带有鲜血,共济失调,瘫痪腿的爪变形;鸡冠因贫血呈苍白色,黏膜贫血,最后发生痉挛和昏迷,最终死亡。

成鸡表现为厌食、消瘦、生长缓慢、产蛋量下降,粪便呈棕红色。

978-7-111-58250-2-Chapter03-1.jpg

3-1-1 病鸡因贫血致鸡冠苍白

978-7-111-58250-2-Chapter03-2.jpg

3-1-2 共济失调腿爪变形

978-7-111-58250-2-Chapter03-3.jpg

3-1-3 粪便呈棕红色

978-7-111-58250-2-Chapter03-4.jpg

3-1-4 粪便呈西瓜瓤样

978-7-111-58250-2-Chapter03-5.jpg

3-1-5 粪便中带鲜血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肠道。小肠浆膜层有豆粒状出血斑点,黏膜面有明显出血点;空肠内容物呈酱色,黏膜上有密集针尖状出血点;盲肠肿大,内有新鲜或暗红色血液、血凝块,久之呈凝固的干酪样物。

978-7-111-58250-2-Chapter03-6.jpg

3-1-6 小肠浆膜可见出血斑点

978-7-111-58250-2-Chapter03-7.jpg

3-1-7 空肠内容物呈酱色

978-7-111-58250-2-Chapter03-8.jpg

3-1-8 盲肠内充满暗红色血液

978-7-111-58250-2-Chapter03-9.jpg

3-1-9 盲肠内充满新鲜血液

978-7-111-58250-2-Chapter03-10.jpg

3-1-10 盲肠内有血凝块

978-7-111-58250-2-Chapter03-11.jpg

3-1-11 盲肠内有干酪样物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酱色或鲜血粪便为特征。

(2)剖检病变 肠黏膜有出血点,有酱色内容物。

防治措施

(1)预防 鸡舍严密消毒,保持其清洁干燥;给鸡只供应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夏、秋季可限量供给麸皮,及时清理粪便并以生物热处理方式消杀孢子卵囊,防止饲料和饮水被鸡粪中的病菌污染。

(2)治疗 无论应用化学药物(地克珠利、盐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钠),还是中药驱虫制剂,都要交替用药;同时要添加A、K及B族维生素,必要时可添加鱼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