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型支原体病
【简介】
滑膜型支原体能引起关节及其他多处滑膜的炎症,伴有亚临床型的上呼吸道感染。近2年此病呈蔓延趋势,病程较长,治疗难度较大,导致雏鸡死淘率增高。病鸡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饲料转化率低,成为养鸡场重要疫病之一。
【病原与传播】
滑膜型支原体同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微小的原核微生物,对外界抵抗力不强,离体后很快失去活力,一般的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但体内的支原体却不易被清除。
支原体病主要是通过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四季都可发生,以寒冷季节发病较重;各种日龄的鸡只都可感染,以1~2月龄鸡只最易感;各种应激因素常促使本病急性暴发并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临床症状】
病鸡跛行、喜卧,跗关节、趾关节、腱鞘及爪垫肿胀、发青,手触有波动感和热感;胸部、眼睑皮下黏液囊肿胀、化脓;急性病鸡粪便内含有尿酸盐。病鸡不能正常采食和饮水,导致机体脱水与消瘦。
图2-8-1 跗关节及腱鞘肿胀
图2-8-2 跗关节肿胀、发青
图2-8-3 跗关节高度肿胀
图2-8-4 跗关节及上部腱鞘肿胀
图2-8-5 跖骨下端腱鞘肿胀
图2-8-6 趾关节肿胀、发青
图2-8-7 趾关节肿胀
图2-8-8 趾部腱鞘肿胀
图2-8-9 趾爪部肿胀、发青
图2-8-10 趾垫肿胀
图2-8-11 胸部皮下黏液囊肿胀
图2-8-12 眼睑上方黏液囊高度肿胀
【病理变化】
剖检关节、腱鞘及黏液囊内水肿,早期为黏稠、灰白渗出物;中期为胶冻样黄白渗出物;后期为黄色干酪样物。肝脏、脾脏肿大,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状。
图2-8-13 跗关节皮下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图2-8-14 关节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图2-8-15 腱鞘高度水肿
图2-8-16 关节内有干酪样物形成
图2-8-17 切开肿胀的腱鞘,有胶冻样渗出物
图2-8-18 爪垫切开水肿,见干酪样物
图2-8-19 胸部皮下黏液囊肿胀、出血
图2-8-20 黏液囊形成多个肿胀
图2-8-21 切开黏液囊见干酪样物
图2-8-22 严重的化脓性黏液囊炎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病鸡跗、趾关节肿胀,腱鞘及黏液囊肿胀。
(2)病理变化 滑膜出血、渗出、干酪样物形成。
【防控措施】
(1)注重卫生 注重鸡舍内环境卫生,适时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
(2)注重引种 抗生素只能抑制支原体在机体内的活力,单靠药物不能消灭本病。病鸡痊愈后都带菌,还可通过蛋传垂直感染,一旦发生本病即很难根除。因此应高度注重引种工作,从无病鸡场引种。加强消毒工作,切断传染病源。
(3)及时淘汰阳性鸡 由于种蛋带菌,建议:可对孵出的1日龄雏鸡用抗生素滴鼻,3~4周龄时再重复1次。在2、4、6月龄时进行血清学检查,及时淘汰阳性鸡,将无病鸡群隔离饲养作种用,并对其后代继续观察。
(4)合理用药 多种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建议应用高含量的泰万菌素、泰妙菌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雏鸡14日龄即可用药,每次用药5~7天,间隔1周后再用药5~7天;70日龄左右在用药1次。应轮换或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