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禽霍乱

九、禽霍乱

简介

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有慢性或良性经过。禽霍乱病对产蛋鸡危害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原与传播

蛋鸡禽霍乱病的病原体是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巴氏杆菌又分为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并有4种不同的免疫学特性。

本病对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火鸡等都有易感性,但鹅易感性较差;产蛋鸡群多发,16周龄以下的鸡不易感;应激因素可使鸡对禽霍乱的易感性提高。

鸡群通过病鸡口腔、鼻腔和眼结膜的分泌物进行传播,这些分泌物污染的是饲料和饮水。粪便中很少含有活的巴氏杆菌。

临床症状

鸡群突然发病,病鸡羽毛蓬松、缩颈闭目、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便,产蛋量急剧下降。鸡冠和肉垂发紫、一侧或两侧肉垂肿大;慢性病鸡主要见关节肿胀变形。

用药后病情很快控制,但停药后会复发。

978-7-111-58250-2-Chapter02-107.jpg

2-9-1 病鸡冠尖发紫

978-7-111-58250-2-Chapter02-108.jpg

2-9-2 闭眼缩颈肉垂肿胀

978-7-111-58250-2-Chapter02-109.jpg

2-9-3 关节肿胀变形

978-7-111-58250-2-Chapter02-110.jpg

2-9-4 排黄绿色稀便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弥漫性较密集的白色针尖状坏死点、心脏扩张、心肌内膜出血;肺部出血;肠道出血,肠内容物含有血液;卵泡充血、出血。

978-7-111-58250-2-Chapter02-111.jpg

2-9-5 肝脏肿大有针尖状白色坏死点

978-7-111-58250-2-Chapter02-112.jpg

2-9-6 肺部严重出血

978-7-111-58250-2-Chapter02-113.jpg

2-9-7 心脏明显扩张

978-7-111-58250-2-Chapter02-114.jpg

2-9-8 心肌内膜出血

978-7-111-58250-2-Chapter02-115.jpg

2-9-9 空肠黏膜严重出血

978-7-111-58250-2-Chapter02-116.jpg

2-9-10 卵泡充血出血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病鸡突然死亡、冠垂发紫、剧烈下痢。

(2)剖检病变 肝脏出现针尖状白色坏死点。

防控措施

(1)环境控制 严格执行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以栋舍为单位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2)疫苗接种 国内有较好的禽霍乱蜂胶灭活苗,安全可靠,易于注射,不影响产蛋,无毒副作用。

(3)紧急治疗 针对革兰氏阴性菌选择高敏抗菌药物,饮水或注射,用量充足,疗程合理;当鸡只死亡明显减少后,再继续拌料投药1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