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基于面表示的数据模型

2.3.1 基于面表示的数据模型

基于面表示的数据模型主要用来表达空间对象的边界或“表皮”(skin)。事实上,构建物体表面的方法已经有40 多年的历史了,许多软件都能够进行2.5维表面的可视化。但是,用2.5维表面进行三维表达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局限,尤其是这种方法不能表达多z 值的问题。然而,这一局限是相对于表达方法而言,而不是针对表面本身的。表面可以作为一种包围三维空间的方法用于三维的表达,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①将几个曲面拼合后封闭成体;②直接在三维空间生成表面。

目前,基于面表示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如下几种。

(1)网格模型(grid model)

将表面划分成规则的网格,每个网格点上有一个对应的属性值,例如高程。当原始数据点不规则分布时,需对其进行插值处理,以得到网格点的值。网格模型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难以精确表达边界,也不能表达多值面。

(2)边界表达模型(boundary representation model)

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抽象为点、线、面、体4种基本几何元素,然后用这4种基本几何元素来构造更复杂的对象。边界表达模型的表达精确、数据量小,并能显式地表达空间几何元素间的拓扑关系,因而在国外一些三维软件中被广泛采用。

(3)解析模型(analytical data model)

采用函数、参数方程来表示构成三维空间实体及其边界的曲面。函数或参数方程的使用使得解析模型所需的存储量极小、运算速度快,可以保证空间唯一性和几何不变性,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多值面的问题,对地质应用有一定的价值,但地质应用中的三维空间对象是复杂的,它们难以用统一的函数或参数方程来表达。

(4)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

依据原始数据点对实体表面进行不规则三角剖分。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的构建方法———德洛奈三角剖分在计算几何和地质应用领域都有比较成熟的算法。另外,不规则三角网模型可以比较精确地表达边界,同时还可以较好地表达三角形之间的拓扑关系。因此,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表达三维表面的方法,在构建DEM、三维物体表面的可视化和空间数据转换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