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研究区断层结构

5.1.3 研究区断层结构

研究区主要断层系统由新生代正断层系统和华力西期(Variscan)逆冲断层系统组成。华力西期逆冲断层年代非常久远(在336Ma和300Ma之间),只能影响研究区的古生代基岩。目前研究中收集的少量岩芯记录了基岩和华力西期逆冲断层的方向。石炭纪和泥盆纪基岩在水文地质剖面图中表示为宽度小于200m 的宽带。研究区的华力西期褶皱和逆冲断层带是通过水文地质剖面图中的地质边界数字化来建模的。

对浅层岩性有主要影响的是新生代Laurensberg正断层,可从研究区的1m、2m 和5m 深度横剖面地质图中识别。对于古生代基岩以及白垩纪和第四纪沉积物的建模,考虑到Laurensberg断层的影响,可以将二维横剖面地质图中该断层的三条轨迹线数字化成折线,并通过直接三角剖分法重建Laurensberg断层的曲面。折线上的节点通过插值被致密化为30m 的间隔,以提高断层曲面的网格质量。模型中Laurensberg断层的倾斜方向被简化为一个恒定的角度,因为在浅层地质中,倾斜方向的影响不是很明显。Laurensberg断层的平面如图5-2所示。断层将研究区分为两个断块,在这两个断块中,基岩面及基岩上岩土体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因此在建模过程中将这两个断块的地层分开构建。

图5-2显示了所得到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的概念框架。该模型的顶部设置为地表的地形图,其面积为距离从(2 504 000m,5 624 000m)至(2 508 000m,5 628 000m)的4km×4km,具有不同的高度起伏。该模型的底部为古生代基岩的顶部边界,其面积也为距离从(2 504 000m,5 624 000m)至(2 508 000m,5 628 000m)的4km×4km,同样具有不同的高度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