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研究区工程建设层空间力学参数模型构建

5.3.4 研究区工程建设层空间力学参数模型构建

在研究区工程建设层三维地层模型的基础上,赋予其物性参数,可建立研究区的物性参数模型。物性参数在工程中主要包括各地层的承载力、压缩性、土层厚度等,也称为空间力学参数。

三维地质模型的一个作用是让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地层情况,更重要和深入的作用是,通过软件的插值等统计功能,模拟出全区地层各方面的参数,使之能运用于工程地质评价和计算中。

工程建筑可以采取多种基础形式,考虑到工程建筑物可能采用的基础形式不同,对不同深度的地基土进行了岩性和强度分析。对于1~3层的工程建筑,基础埋深一般不超过2m,因而对2m 切面深度的地基土进行分析;对于4~6层的工程建筑,基础埋深一般不超过3m,因而对3m 切面深度的地基土进行分析;考虑带多层地下室的6层以上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该不超过6m,因而对6m 切面深度的地基土进行分析。

在建立的三维地层结构体模型中,把计算得到的各地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当作一个参数对各地层进行赋值;分别以地表下2m、3m、6m 处深度为切面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切割,形成三个不同切面的岩性分布图,并对照相同切面的压缩系数参数模型的等值线图,依次对研究区的工程建筑地基土岩性进行分析。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各土层的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表5-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