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读图要点
(一)设计说明
阅读设计说明时,要注意并掌握下列内容:
1.工程规模概况、总体要求、采用的标准规范、标准图册及图号、负荷级别、供电要求、电压等级、供电线路及杆号、电源进户要求和方式、电压质量、弱电信号分贝要求等。
2.系统保护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系统防雷等级、防雷技术措施及要求、系统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及要求、系统对过电压和跨步电压及漏电采取的技术措施。
3.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切换程序及要求、供电系统短路参数、计算电流、有功负荷、无功负荷、功率因数及要求、电容补偿及切换程序要求、调整参数、试验要求及参数、大容量电动机起动方式及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及要求、母线联络方式、信号装置、操作电源、报警方式。
4.高低压配电线路型式及敷设方法要求、厂区线路及户外照明装置的型式、控制方式、某些具体部位或特殊环境(爆炸及火灾危险、高温、潮湿、多尘、腐蚀、静电、电磁等)安装要求及方法、系统对设备、材料、元件的要求及选择原则,动力及照明线路的敷设方法及要求。
5.供电及配电采用的控制方式、工艺装置采用的控制方法及联锁信号、检测和调节系统的技术方法及调整参数、自动化仪表的配置及调整参数、安装要求及其管线敷设要求、系统联动或自动控制的要求及参数、工艺系统的参数及要求。
6.弱电系统的机房安装要求、供电电源的要求、管线敷设方式、防雷接地要求及具体安装方法,探测器、终端及控制报警系统安装要求,信号传输分贝要求、调整及试验要求。
7.铁构件加工制作和控制盘柜制作要求、防腐要求、密封要求、焊接工艺要求、大型部件吊装要求及其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要求及其标号、设备冷却管路试验要求、蒸馏水及电解液配制要求、化学法降低接地电阻剂配制要求等非电气专业的有关要求。
8.所有图中交代不清、不能表达或没有必要用图表示的要求、标准、规范、方法等。
9.除设计说明外,其他每张图上的文字说明或注明的个别、局部的一些要求等,如相同或同一类别元件的安装标高及要求等。
10.土建、暖通、设备、管道、装饰、空调制冷等专业对电气系统的要求或相互配合的有关说明、图样,如电气竖井、管道交叉、抹灰厚度、基准线等。
(二)电气总平面图
阅读电气总平面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建筑物名称、编号、用途、层数、标高、等高线、用电设备容量及大型电机容量台数、弱电装置类别、电源及信号进户位置。
2.变配电所位置、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电压等级、电源进户位置及方式、系统架空线路及电缆走向、杆型及路灯、拉线布置,电缆沟及电缆井的位置、回路编号、主要负荷导线截面积及根数、电缆根数、弱电线路的走向及敷设方式、大型电动机及主要用电负荷位置以及电压等级、特殊或直流用电负荷位置、容量及其电压等级等。
3.系统周围环境、河道、公路、铁路、工业设施、电网方位及电压等级、居民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海拔等。
4.设备材料表中的主要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货要求、特殊要求等。
5.文字标注、符号意义、其他有关说明、要求等。
(三)电气系统图
1.阅读变配电装置系统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进线回路个数及编号、电压等级、进线方式(架空、电缆)、导线电缆规格型号、计量方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及仪表规格型号数量、防雷方式及避雷器规格型号数量。
(2)进线开关规格型号及数量、进线柜的规格型号及台数、高压侧联络开关规格型号。
(3)变压器规格型号及台数、母线规格型号及低压侧联络开关(柜)规格型号。
(4)低压出线开关(柜)的规格型号及台数、回路个数用途及编号、计量方式及表计、有无直控电动机或设备及其规格型号台数起动方法、导线电缆规格型号,同时对照单元系统图和平面图查阅送出回路是否一致。
(5)有无自备发电设备或UPS,其规格型号容量与系统连接方式及切换方式、切换开关及线路的规格型号、计量方式及仪表。
(6)电容补偿装置的规格型号及容量、切换方式及切换装置的规格型号。
2.阅读动力系统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进线回路编号、电压等级、进线方式、导线电缆及穿管的规格型号。
(2)进线盘、柜、箱、开关、熔断器及导线规格的型号、计量方式及表计。
(3)出线盘、柜、箱、开关、熔断器及导线规格型号、回路个数用途、编号及容量,穿管规格、起动柜或箱的规格型号、电动机及设备的规格型号容量、起动方式,同时核对该系统动力平面图回路标号与系统图是否一致。
(4)有无自备发电设备或UPS,内容同前。
(5)电容补偿装置,内容同前。
3.阅读照明系统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进线回路编号、进线线制(三相五线、三相四线、单相两线制)、进线方式、导线电缆及穿管的规格型号。
(2)照明箱、盘、柜的规格型号、各回路开关熔断器及总开关熔断器的规格型号、回路编号及相序分配、各回路容量及导线穿管规格、计量方式及表计、电流互感器规格型号,同时核对该系统照明平面图回路标号与系统图是否一致。
(3)直控回路编号、容量及导线穿管规格、控制开关规格型号。
(4)箱、柜、盘有无漏电保护装置,其规格型号、保护级别及范围。
(5)应急照明装置的规格型号、台数。
4.阅读通信系统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总机规格型号及门数、外线进户对数、电源装置的规格型号、总配线架或接线箱的规格型号及接线对数、外线进户方式及导线电缆穿管规格型号。
(2)各分路送出导线对数、房号插孔数量、导线及穿管规格型号,同时对照平面布置图,核对房号及编号。
(3)发射天线规格型号、根数、引入电缆规格型号。
5.阅读广播音响系统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广播音响设备规格型号、电源装置规格型号,送出回路个数及其开关规格型号,导线及管路规格型号,自办节目的设备规格型号及天线规格、型号、电缆引入方式。
(2)各分路送出导线回路数、房号、编号、对照平面图,核对房号及编号。
6.阅读电缆电视系统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天线个数及其规格型号、天线引入信号的dB值、前端设备的规格型号及输出信号的dB值、自办节目的设备规格型号、电缆的规格型号、电源装置规格型号及功能。
(2)系统的回路个数及电缆的规格型号、各回路从顶层至最底首各房间信号dB值及编号、中间放大器、线路放大器规格型号、送至架空电缆的规格型号及信号的dB值、各插孔规格型号。
(3)对照平面图核对编号及信号dB数。
(4)系统与保安系统的联络方式及控制功能。
7.阅读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系统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集中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规格型号台数、电源装置规格型号台数、火警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规格型号、消防通信设置规格型号、火灾事故广播设备型号规格、信号盘及操作控制柜规格型号功能、监视器规格型号台数,上述各设备送出的回路个数、编号及导线或电缆的规格型号、被控制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及编号、机房及其他设施规格型号及管线电缆规格型号。
(2)各区域报警控制器输入回路个数、探测器规格型号数量编号及房号、输出回路个数、导线及穿管规格型号。
(3)集中报警控制器输入回路个数、导线或电缆穿管规格。
(4)喷洒灭火系统中喷洒头规格型号个数及编号和房号、水流报警阀规格型号个数及编号、气压水罐规格型号,泵房动力系统图(水泵、稳压泵、消防泵等)同动力系统图。
(5)卤代烷灭火系统中喷头规格型号个数及编号房号、瓶头阀、分配阀及储罐规格型号个数及编号。
(6)二氧化碳、泡沫、干粉、蒸气及氮气等灭火系统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格及分布的编号房号等。
(7)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送风机、排风机、排烟机规格型号编号房号及其电气动力系统图。
(8)安全疏散系统中疏散指示标志、防火门、防火卷帘的规格型号编号及房号,以及上述设施中的管线规格型号。事故照明系统图和消防电源系统图及消防电梯系统图同前。
(9)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动力系统图。
(10)消防栓系统中的消防水泵、气压水罐、稳压泵的规格型号及动力系统图。
(11)系统中其他设施的规格型号及管线缆的规格型号。
(12)火灾事故广播系统及消防通信系统同4和5。
(13)对照平面图核对送入回路及探测器的编号、房号。
8.阅读保安防盗系统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机房监视器规格型号台数、信号报警装置型号规格、传输电缆规格型号、送入信号回路个数、编号及房号、摄像探测器型号规格及个数、电源装置的规格型号。
(2)电门锁系统中控制盘的规格型号、监控回路个数、编号、房号、电源装置、管线缆规格型号。
(3)系统与电视和通信广播系统的联络方式。
(4)对照平面图核对回路的编号、房号等。
9.阅读微机监控系统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CPU主机规格型号台数、打印机、监视器、模拟信号装置的规格型号台数、电源装置及UPS规格型号、接线箱规格型号、引入回路个数、编号及房号、引入回路的管线电缆规格型号。
(2)数据采集器规格型号台数及功能、电磁量传感器及执行器规格型号台数、热工量和机械量传感器及执行器规格型号及台数、爆炸危险环境探测器及传感器执行器的规格型号台数、火灾探测器及传感器执行器的规格型号台数,有毒有害气体及环境保护监测传感器和执行器规格型号及台数,其他传感器、探测器、执行器规格型号及台数,传输信号管线电缆规格型号,各类传感器、探测器、执行器的编号及房号,并对照弱电平面图核对编号、房号。
(3)系统电源装置、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络及其管线缆等。其他系统指火灾自动报警、防盗保安、通信广播、电缆电视、自动化仪表系统等。
10.阅读自动化仪表系统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被测量的类别(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机械量、化学量等),被测介质(蒸气、水、烟气、空气、风、CO2、CO、SO2、pH值等)、一次仪表及取样装置的规格型号及编号、就地安装仪表及变送器的规格型号及编号、一次导线导管的规格型号及长度及编号、接线盒及二次导线或电缆导管的规格型号和长度及编号走向、仪表盘上仪表及二次仪表的规格型号、仪表盘上切换开关、信号指示、报警装置及其他电气装置的规格型号。
(2)仪表、电动调整装置与其他装置或电气设备的联锁条件及方式、调节阀或调节挡板与仪表或仪表盘上装置的关系、执行器的规格型号用途及其联锁控制方式。
(3)现场就地仪表接线盒接线图、现场其他非仪表件的规格型号、个数(包括截止阀、针型阀、冷凝器、平衡器、保温箱等)。
(4)仪表电源装置及连线方式。
(四)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图
1.阅读户外变电所平面布置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变电所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及其占地面积的几何形状及尺寸,电源进户回路个数、编号、电压等级、进线方位、进线方式及第一接线点的形式(杆、塔)、进线电缆或导线的规格型号、电缆头规格型号,进线杆塔规格、悬式绝缘子的规格片数及进线横担的规格。
(2)混凝土构架及其基础的布置、间距、比例、高度、形式(门型、单杆支柱)、中心线位置、数量、规格、用途及其结构型式,避雷针的位置、个数、规格、型式结构,电缆沟的位置、盖板结构及其沟断面布置,控制室及室内部分配电装置、电容器室以及休息室、检修间、备品库等房间的位置、面积、几何尺寸、开间布置等。
(3)隔离开关、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其熔断器、断路器、电力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所用变压器、阻波器、滤波器、耦合电容器等室外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安装位置。
(4)一次母线、二次母线的规格及组数,悬式绝缘子规格片数组数,穿墙套管规格、型号、组数、安装位置及标高,二次侧母线桥的结构型式、标高材料规格、支柱绝缘子型号规格及数量、安装位置、间距。
(5)控制室信号盘、控制盘、电源柜、直流柜、模拟盘规格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室内电缆沟位置。
(6)二次配电室进线柜、计量柜、开关柜、控制柜、联络柜、避雷柜的规格、型号、台数安装位置,室内电缆沟位置,引出线的穿墙套管规格、型号、编号、安装位置及标高,引出电缆的位置、编号。室内敷设管路的规格及导线电缆规格根数。
(7)修理间电源柜、动力配电柜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电缆沟位置,管路布置及其规格、导线及电缆规格。
(8)电容器室电容柜或台架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电缆沟位置。
(9)接地极、接地网平面布置及其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引入室内的位置及室内布置方式、接地电阻要求、与设备接地点连接要求、敷设要求。
(10)上述各条内容有无与设计规范不符、有无与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等专业冲突矛盾之处。
变配电所对建筑、采暖、通风、给排水的要求见表1-1~表1~3,变压器布置要求见表1-4~表1-7。
2.阅读户外变压器台平面布置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变压器台的容量及安装位置、电源电压等级、回路编号、进户方位、进线方式、第一接线点形式、进线规格型号、电缆头规格、进线杆规格、悬式绝缘子规格、片数及进线横担规格。
表1-1 变配电所各房间对建筑的要求
(2)变压器安装方式(落地、杆上)、变压器基础面积高度、围栏形式(墙、栏杆或网)高度及设置、跌开式熔断器和避雷器规格型号安装位置、横担构件支撑规格及要求、杆头金具布置形式、接地引线及接地板的布置、接地电阻要求、悬式绝缘子及针式绝缘子数量及规格、高低压母线规格及安装方式、电杆规格及数量、卡盘和底盘、隔离开关规格型号及安装方式、低压侧熔断器的规格型号、低压侧总柜或总箱的位置、规格、结构型式以及低压出线方式、计量方式等。
表1-2 变压器室通风窗有效面积 (单位:m2)
表1-3 变配电所内各房间采暖、通风、给排水要求
3.阅读户内变配电所平面布置图时,要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见户外变配电所平面图的(1)。
(2)变配电所的层数、开间布置及用途、楼板孔洞用途及几何尺寸。
(3)各层设备平面布置情况、开关柜、计量柜、控制柜、联络柜、避雷柜、信号盘、电源柜、操作柜、模拟盘、电容柜、变压器等规格、型号、台数、安装位置,首层电缆沟位置、引出线穿墙套管规格、型号、编号、安装位置、引出电缆的位置编号、母线及母线桥结构型式及规格型号组数等。室内敷设管路的规格及导线电缆的规格型号根数。
(4)见户外变配电所的(9)和(10)。
4.阅读动力平面布置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设备基础及电动机位置、电动机容量、电压、台数及编号、控制柜箱的位置及规格型号、从控制柜箱到电动机安装位置的管路、线槽、电缆沟的规格型号及线缆规格型号根数和安装方式、直控大型电动机线缆敷设方式及引入位置、规格型号。
表1-4 户外变压器基础尺寸
注:本表适用于混凝土(100号)、砖(75号砖、50号水泥砂浆)、石(200号块石、50号水泥砂浆),基础顶面做法与屋内变压器相同。
图1-2 户外变压器基础示意图
表1-5 普通型电力变压器基础尺寸
注:图1-3所示为不抬高地坪方案,当采用抬高地坪方案时,图中轨距仍然适用。
表1-6 控制室各屏间及通道距离 (单位:mm)
表1-7 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 (单位:m)
(2)电源进户位置、方式、线缆规格型号、第一接线点位置及引入方式、电源总柜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总柜与各控制柜箱的连接形式及线缆规格型号。
(3)接地母线、引线、接地极的规格型号数量、敷设方式、接地电阻要求。
(4)控制回路、检测回路的线缆规格型号数量及敷设方式,控制元件、检测元件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
图1-3 户内变压器基础示意图
a)变压器基础 b)荷重分布
(5)核对系统图与动力平面图的回路编号、用途名称、容量及控制方式是否相同。
(6)建筑物为多层结构时,上下穿越的线缆敷设方式(管、槽、插接或封闭母线、竖井等)及其规格、型号、根数、相互联络方式。单层结构的不同标高下的上述各有关内容及平面布置图。
(7)系统采用的接地保护方式及要求。
(8)单独设立控制室的动力平面图,应掌握控制室的位置、控制回路数、控制柜结构或规格型号,并对照控制原理图及电缆清册核对控制方式、联锁回路,控制柜排列安装位置、电缆沟或线槽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
(9)具有仪表检测的动力电路应对照仪表平面布置图核对联锁回路、调节回路的元件及线缆的布置及安装敷设方式。
(10)室内采用明装架空母线的规格、绝缘子规格型号、电源引入及引下线规格、安装方式、对应设备及开关箱柜的规格型号等。
(11)各类特殊环境电气设备及管线的上述内容。
5.阅读照明平面布置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灯具、插座、开关的位置、规格型号、数量,控制箱的安装位置及规格型号、台数、从控制箱到灯具插座、开关安装位置的管路(包括线槽、槽板、明装线路等)的规格走向及导线规格型号根数和安装方式,上述各元件的标高及安装方式和各户计量方法等。
(2)电源进户位置、方式、线缆规格型号、第一接线点位置及引入方式、总电源箱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总箱与各分箱的连接形式及线缆规格型号。
(3)核对系统图与照明平面图的回路编号、用途名称、容量及控制方式(集中、单独控制)是否相同。
(4)建筑物为多层结构时,上下穿越的线缆敷设方式(管、槽、竖井等)及其规格、型号、根数、走向、连接方式(盒内、箱内等)。单层结构的不同标高下的上述各有关内容及平面布置图。
(5)系统采用的接地保护方式及要求。
(6)采用明装线路时,其导线或电缆的规格、绝缘子规格型号、钢索规格型号、支柱塔架结构、电源引入及安装方式、控制方式及对应设备开关元件的规格型号等。
(7)其他特殊照明装置的安装要求及布线要求、控制方式等。
(8)土建工程的层高、墙厚、抹灰厚度、开间布置、梁窗柱梯井厅的结构尺寸、装饰结构型式及其要求等土建资料。
(9)各类机房照明要求及上述有关内容。
(10)各类特殊环境照明布置要求及上述有关内容。
6.阅读通信、广播、音响平面布置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机房位置及平面布置、总机柜、配线架、电源柜、操作台的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要求,交流电源进户方式、要求、线缆规格型号,天线引入位置及方式。
(2)市局外线对数、引入方式、敷设要求、规格型号,内部电话引出线对数、引出方式(管、槽、桥架、竖井等)、规格型号、线缆走向。
(3)广播线路引出对数、引出方式及线缆的规格型号、线缆走向、敷设方式及要求。
(4)各房间话机插座、音箱及元器件安装位置标高、安装方式、规格型号及数量、线缆管路规格型号及走向;多层结构时,上下穿越线缆敷设方式、规格型号根数、走向、连接方式。
(5)屋顶天线布置位置、天线规格型号数量、安装方式,信号线缆引下及引入方式及引入位置、信号线缆规格型号。
(6)核对系统图与平面图的信号回路编号、用途名称等。
(7)见照明平面布置图中的(8)。
7.阅读电缆电视平面布置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机房位置及平面布置、前端设备规格型号、台数、电源柜和操作台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要求,交流电源进户方式、要求、线缆规格型号,天线引入位置及方式、天线数量。
(2)信号引出回路数、线缆规格型号、电缆敷设方式及要求、走向。
(3)各房间电视插座安装位置标高、安装方式、规格型号数量、线缆规格型号及走向、敷设方式;多层结构时,上下穿越电缆敷设方式及线缆规格型;有无中间放大器,其规格型号数量、安装方式及电源位置等。
(4)有自办节目时,机房、演播厅平面布置及其摄像设备的规格型号、电缆及电源位置等。
(5)屋顶天线布置、天线规格型号数量、安装方式、信号电缆引下及引入方式、引入位置、电缆规格型号、天线电源引上方式及其规格型号,天线安装要求(方向、仰角、电平等)。
(6)见通信、广播、音响平面布置图的(6)和(7)。
8.阅读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消防平面布置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机房平面布置及机房(消防中心)位置、集中报警控制柜、电源柜及UPS柜、火灾报警柜、消防控制柜、消防通信总机、火灾事故广播系统柜、信号盘、操作柜等机柜室内安装排列位置、台数、规格型号、安装要求及方式,交流电源引入方式、相数及其线缆规格型号、敷设方法,各类信号线、负荷线、控制线的引出方式、根数、线缆规格型号、敷设方法,电缆沟、桥架及竖井位置、线缆敷设要求。
(2)火灾报警及消防区域的划分、区域报警器、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安装位置标高、安装方式,引入引出线缆规格型号根数及敷设方式、管路及线槽安装方式及要求、走向。
(3)消防系统中喷洒头、水流报警阀、卤代烷喷头、二氧化碳等喷头安装位置标高房号、管路布置走向及电气管线布置走向导线根数、卤代烷及二氧化碳等储罐或管路安装位置标高房号等。
(4)防火阀、送风机、排风机、排烟机、消防泵及设施、消火栓等设施安装位置标高、安装方式及管线布置走向、导线规格根数、台数、控制方式。
(5)疏散指示灯、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电梯安装位置标高、安装方式及管线布置走向、导线规格根数、台数及控制方式。
(6)多层建筑结构时见动力平面布置图的(6)。
(7)系统采用的接地保护方式及要求。
(8)核对系统图与平面图的回路编号、用途名称、房间号、管线槽井是否相同。
9.阅读保安防盗平面布置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机房平面布置及机房(保安中心)位置、监视器、电源柜及UPS柜、模拟信号盘、通信总柜、操作柜等机柜室内安装排列位置、台数、规格型号、安装要求及方式,交流电源引入方式、相数及其线缆规格型号、敷设方法,各类信号线、控制线的引入引出方式、根数、线缆规格型号、敷设方法、电缆沟、桥架及竖井位置、线缆敷设要求。
(2)各监控点摄像头或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位置标高、安装及隐蔽方式、线缆规格型号、根数、敷设方法要求,管路或线槽安装方式及走向。
(3)电门锁系统中控制盘、摄像头、电门锁安装位置标高、安装方式及要求,管线敷设方法及要求、走向,终端监视器及电话安装位置方法。
(4)对照系统图核对回路编号、数量、元件编号。
(5)同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消防平面布置图的(6)和(7)。
10.阅读微机监控平面布置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机房(计算机中心)平面布置及位置、CPU主机、打印机、监视器、终端机、模拟信号装置的规格型号台数及安装位置,电源装置及UPS、接线箱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引入信号回路个数、编号、房号、引入方式、线缆规格型号,机房铜排接地网布置及其结构型式。
(2)各房间、监控区域内,数据采集器、传感器、探测器、执行器的回路编号、房号、安装方式及位置标高,管线槽架布置方式及走向、安装方式,竖井及槽架位置及其内部线槽排列方式、密封隔离要求,线缆管槽上下引入方式及要求。线缆槽架规格型号、根数、敷设要求。各元件电源管路布置走向及线缆规格型号、安装敷设方式等。
(3)消防中心、保安中心、通信广播机房、电缆电视机房,电气及仪表控制室与计算机中心联络的管线槽架规格型号、安装方式、敷设要及走向。
(4)对照系统图核对回路编号、房号,上下穿越及接地要求等。
11.阅读自动化仪表平面布置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仪表控制室(机房)平面布置及位置、仪表柜、操作台、模拟盘、电源柜及UPS安装位置、排列方式、安装方式,线缆管架敷设位置标高、安装方式,引入引出管线规格型号、根数,电缆沟、竖井位置,电源引入方式及线缆规格型号。
(2)不同标高下,一次仪表及取样元件或传感器、变送器、就地仪表、执行器及非仪表元件(截止阀、针型阀、冷凝器、平衡器、保温箱等)的规格型号、个数、安装位置标高及方法,管线缆架规格型号、敷设方式及走向、回路编号、用途名称、上引下引位置及方式。
(3)各类仪表电源装置及其管线缆架平面布置、规格型号、走向、安装敷设方式等。
(五)控制原理图(包括二次回路、自动装置、微机综合控制保护装置)
1.阅读动力(主要指电动机)控制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电动机及起动柜、规格型号、电压等级、起动方式(直接、串联阻抗、自耦变压器、星-三角、延边三角、软起动、变频起动等)、被施负载的机械特性(恒转矩、恒功率、反抗性通风机)、冷却方式(风冷、油循环、水循环)、油路水路提供的检测信号型式(压力、温度、流速)、被拖负载的运行方式(连续、间断、周期性间断)、电动机及设备的基础是否与电动机容量及转速相符等。
(2)开关(断路器、接触器、开启式负荷开关、变频器、软起动器)规格型号及台数用途(起动、运转、切换),保护方式(熔断器、热继电器、断路器延时脱扣器、过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差动保护)及其保护元件的规格型号、功能作用,切换方式及切换元件(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的规格型号、功能作用。
(3)电子调节及控制设备的双向晶闸管、触发电路、电源装置、保护元件及其他形式电子电路元件的规格型号、功能作用。
(4)调速方式(变极、调压、调频)及其控制电路中各个元件的规格型号、功能及调速要求。非电类信号或触点的位置和功能。
(5)系统报警指示元件的规格型号、功能,系统联锁装置的功能及各继电器触点的分布,通断后的功能作用及对电路的影响。
2.阅读断路器控制及信号回路的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断路器规格型号、操作机构的类别(手力操作机构、电磁操作机构、电动操作机构、重锤操作机构、压缩空气操作机构、液压传动操作机构)规格型号,机构内熔断器、继电器、信号灯、操作转换开关、接触器、小型电动机、各类线圈、整流器件(二极管)的规格型号及作用功能。
(2)操作电源类别(交流、直流)名称及电压、各开关辅助触点和继电器触点的分布位置及其作用功能、保护回路的作用功能及其来自继电保护回路的接点编号、位置、接入方式。
(3)断路器事故跳闸后,中央事故音响信号回路的工作状态。
(4)继电保护回路动作后,断路器跳闸过程及信号系统的工作状态。
(5)继电保护回路与断路器控制回路的连接方式、接点编号。
3.阅读接地信号监察装置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电压互感器、继电器规格型号及各继电器的功能作用。
(2)继电器触点分布情况。
4.阅读操作电源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操作电源的类别(交流、直流)、元件规格型号及功能作用。
(2)直流操作电源的类别(电容储能、镉镍蓄电池组、复式整流)、整流器、继电器、闪光装置、绝缘监察装置、蓄电池组规格型号及功能作用。
(3)各组操作电源的形成及作用。
5.阅读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自投开关的类别(断路器、接触器)及继电器的规格型号、功能作用。
(2)继电器及自投开关辅助触点的分布情况,其动作后对电路所产生的影响。
6.阅读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有关内容:
(1)重合闸继电器工作原理、功能作用、规格型号,各继电器功能作用、触点分布,转换开关的规格型号及功能作用。
(2)自动重合闸回路与断路器控制回路及保护回路的关系和控制功能。
(3)重合闸装置的电源回路。
7.阅读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控制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变压器规格型号、继电保护的方式(差动保护、瓦斯保护、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温度保护低压侧单相接地)、各继电器规格型号及功能作用、继电器触点分布以及触点动作后对电路所产生的影响、电流互感器规格型号及装设位置。
(2)继电保护回路与控制掉闸回路的连接方式、信号系统功能作用。
8.阅读电力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线路电压等级、继电保护方式(电流速断、过电流、单相接地、距离保护、横联差动保护)、各继电器规格型号及功能作用,继电器触点分布、电流互感器规格型号及装设位置。
(2)保护回路与控制掉闸回路的连接方式,信号系统功能作用。
9.母线继电保护同电力线路继电保护。
10.阅读电力电容器组继电保护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电力电容器规格型号及数量、继电保护方式(过电流保护、横联差动保护、过电压保护、单相接地保护)、各继电器规格型号及功能作用、继电器触点分布、电流互感器规格型号及装设位置。
(2)保护回路与控制掉闸回路的连接方式,信号系统功能作用。
11.阅读开关柜控制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开关柜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功能作用及所控设备、采用的继电保护方式(短路、过电流、断相、温度等)、控制开关作用功能、继电器触点分布、电流互感器规格型号及装设位置。
(2)保护回路与控制回路的连接方式、信号系统功能作用。
12.阅读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控制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报警控制器、探测器规格型号及工作原理、线制(多线制、两线制)、编码方式、联动系统的功能作用。
(2)探测器的分布、区域报警控制器与集中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联络方式。
13.阅读电梯控制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继电器逻辑控制原理图
1)电动机调速原理(变极、调压、调频)、系统保护装置(极限、行程、超重、断绳、错相、过电流、超速、短路、欠电压、弱磁、断相等)工作原理、元件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触点分布、功能作用、与机械配合的各种安全装置(选层器钢带张紧轮、限速器、超重装置、门关闭或门锁、安全绳等)的工作原理及与电气保护的配合、安装位置、功能作用。
2)各接触器、继电器功能作用、触点分布及通断后对电路的影响。
3)电动机主回路、主操作回路、呼梯召唤回路、开门机回路、平层回路、信号回路、各保护回路的功能作用及工作原理。
(2)微机控制原理图
1)微机控制分微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微处理器、单片机等几种,一般情况下,这些部件的主控板和控制板是为电梯专门设计生产的,为了调速的方便通常配用变频器与曳引电动机连接,同时设置旋转编码器与主机同轴,记录层站位置,进而准确减速、平层、停梯。开关门机构有采用变频门机系统的,与主控板配合使用。微机控制电梯也都配置一些接触器、继电器、行程开关、按钮、信号装置、速度信号感应器等,有些设置与继电器梯相同。
2)主控板规格型号、电源型式及电压,主控板与接触器、继电器、按钮、行程限位开关、楼层显示器、信号装置、感应器、指令控制信号等器件端子的连接方式。
3)主回路元器件及变频器规格型号,连接方式、主回路控制及保护方式,主机与编码器连接方式,变频器与主控板指令控制信号的连接方式,主机及主回路的保护方式及元件的规格型号。
4)系统保护回路中运行计数器、急停继电器、门联锁继电器的保护方式、保护内容以及元器件的连接方式,与主控板、主电路的联系方式。
5)门机系统采用的门机型式及与主控板的联系方式。
6)掌握系统与继电器控制方式的相同之处,对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理解有助于对微机控制系统的理解。
7)上述继电器梯的相关内容。
8)接线图有助于对整机的理解。
14.阅读自动化仪表调节控制原理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调节框图,变送器、调节器、伺服放大器、执行器、操作器规格型号及功能作用、反馈回路作用功能。
(2)调节参数、各元件之间接线方式。
15.微机综合控制保护装置包括:
(1)微机综合控制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用途。
(2)电流信号采集和输入方式。
(3)电压信号采集和输入方式。
(4)其他信号采集和输入方式。
(5)接线方式。
(6)产品相应要求或产品说明书。
(7)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注意事项等。
16.阅读其他控制、调整原理图时,主要是掌握元件功能作用、辅助触点分布、接线方式、工艺系统要求、信号指示系统的功能作用等。
(六)安装接线图
阅读接线图必须对照上述各类原理图,弄清元件型号规格及接线端子是否一致,要正确区分哪些接线已在设备本身或元件内部接好,哪些接线应另用导线或电缆进行重新接线;必须正确掌握每段导线的头和尾与设备或元件的连接点;当标有引至×××或来自×××时,应立即找出×××的位置或其接线端子板,认真核对线芯数和接线点位置;当读较为复杂的安装接线图时,应将其分割为几部分;连接导线或电缆的线芯数必须满足接线端子的数量;要弄清楚元件或设备安装位置及端子板安装位置。
(七)电缆清册
阅读电缆清册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安装单位名称(指使用这条电缆的设备,如风机、水泵、压力变送器等)、电缆编号、电缆类别(电力电缆、信号或控制电缆,交流电缆、直流电缆)、电压等级、规格型号芯数、电缆走向及起止位置地点、电缆计算长度(这个数值只作为参考数值,不作为割锯电缆的凭证,割锯电缆一般应实测实量)、电缆的用途。核对电缆清册上的电缆应与平面图和接线图上的编号、规格型号、芯数是否相等。
(八)大样图
阅读大样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材料及材质要求,几何尺寸、加工要求、焊接防腐要求、安装具体位置、内部结构型式、元件规格型号及功能作用、具体接线部位及接线方式、元件排列安装位置、制作比例、开孔要求及其部位尺寸、螺纹加工要求、安装操作程序及要求、组装程序、与其他图样的联系及要求等。
(九)架空线路施工图
阅读架空线路施工图时,应注意并掌握以下内容:
1.电压等级、输送距离及容量、线路型式(单杆、双杆、铁塔、混合)、起止地点及主要路径。
2.杆塔编号、杆塔型式(直线、转角、耐张、终端)、标志高、档距、耐张段长度、转角角度、跨越物(河、渠、树林、道路、田地、土埂、草坪、碱滩、沙丘、山坡等)。
3.杆塔型式的结构、主要材料、数量,拉线结构,主要材料、数量,三盘(底盘、卡盘、拉线盘)规格数量,各类金具、横担、抱箍、栏杆、叉梁、支撑、拉板、垫板、垫块、拉环等零件加工大样图,杆头及整杆、绝缘子串组装图等。
4.线路始端从变配电所引出示意图、末端引入变配电所示意图、引入引出装置的结构、材料、加工图。
5.避雷线接地要求、接地杆数量及具体接地部位、连接方式、接地要求,大跨越具体安装技术要求等。
(十)设备材料表
阅读设备材料表时,主要是掌握工程中的设备、材料、元件的规格型号、数量或质量、有出指定厂家供货、并应与前述各图相符。需要说明的是,设备材料表中的内容不作为工程施工备料或安装的依据。施工备料的依据,必须是经过会审后的施工图、会签的设计变更、现场实际发生的经甲方或监理或设计签发的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