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序言 Foreword

绪 论

一、信任研究

二、西方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三、中国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四、中国媒介可信度研究的主要方向

五、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第一章 媒介可信度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源头:古希腊时期

二、端倪: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

三、创始:20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末

四、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1.来源可信度的维度结构探析

2.媒介可信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媒介可信度的传播效果分析

4.比较不同媒介的可信度高低

五、高潮: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六、整合:21世纪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七、小结

第二章 媒介可信度研究的新近动向

一、理论视角

1.社会系统取向——传播情境的宏观视角

2.受众/用户中心取向——社会心理的微观视角

3.技术中心取向——媒介形式/媒介技术的另类视角

二、研究进展

1.社交媒体和媒介技术对媒介可信度的影响

2.假新闻研究

3.媒介伦理法规与可信度研究

4.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第三章 西方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回顾

一、来源可信度指标研究回顾

二、信息可信度指标研究回顾

三、渠道可信度研究回顾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建构(上)

一、中国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的理论假设

二、研究方法

1.初步研究

2.焦点小组访谈

3.入户问卷调查

4.数据汇总与样本构成

第五章 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建构(下)

一、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结果

1.媒介机构/新闻从业者的可信度指标

2.媒介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指标

3.导致中国受众对媒介信任度低的因素分析

4.相关分析

二、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1.媒介机构/新闻从业者可信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2.媒介新闻报道可信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3.导致中国受众对媒介信任度低的因素分析

三、结论与探讨

1.研究发现及讨论

2.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3.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第六章 中国社交媒体可信度的评估及比较

一、理论与问题

1.媒介可信度概念与测量

2.比较不同媒介的可信度高低

3.媒介可信度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数据采集

2.变量测量

三、研究发现

1.社交媒体可信度的测量与评价

2.不同媒介的可信度比较

3.影响社交媒体可信度的因素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加工与可信度判断

一、理论与问题

1.媒介效果研究范式:从行为向认知的变迁

2.媒介可信度与信息加工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与程序

2.被试

3.实验材料

4.变量测量

三、研究发现

1.操纵检验

2.用户对微博信源、信息及其系统生成线索的关注方式

四、结论与探讨

第八章 媒介可信度与社会民主化进程

一、研究背景

1.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

2.中国传媒制度的变迁

二、研究问题和假设

三、研究方法

1.数据采集

2.变量测量

四、结果和分析

1.中国受众接触大众传媒与对公共事务的知晓、社会政治参与价值观的关系

2.中国受众对大众传媒在社会政治民主化中的作用的认知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索 引

后 记

一、学术史层面

二、研究问题层面

三、学术理论层面

四、研究方法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