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中国受众对媒介信任度低的因素分析
在第一步因子分析中,同样采用了证实性因子分析方法和条目选取准则提取到4个因子,它们的累积解释贡献率达到73.82%。经过因子分析后,这4个因子包含的原始条目如表5-6所示:
表5-6 导致中国受众对媒介信任度低的因素第一步因子分析结果

(续表)

说明:上述4个因子累计可解释变异量为73.82%。
因子1(贡献率达26.50%):报道不真实;报道不准确;不爱护国家形象;不尊重他人隐私;缺乏调查;不敢报道真相;信息滞后;不交代信息来源;
因子2(贡献率达21.33%):商业色彩太浓;广告太多;一味追求视听率/发行量/点击率;报喜不报忧;地方保护主义;政治倾向性太强;
因子3(贡献率达16.22%):片面、不客观;煽情炒作;不关注民众利益;
因子4(贡献率达9.78%):实行内容审查。
然后,对第一步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筛选,将不符合因子萃取准则的7个条目剔除(包括“不尊重他人隐私”“缺乏调查”“信息滞后”“不交代信息来源”“报喜不报忧”“地方保护主义”“不关注民众利益”),并对筛选后保留下来的11个条目进行第二步因子分析,经过分析和筛选后,这4个因子的累积解释贡献率达到78.97%,它们包含的条目分别如表5-7所示:
表5-7 导致中国受众对媒介信任度低的因素第二步因子分析结果

(续表)

说明:上述4个因子累计可解释变异量为78.97%。
因子1(贡献率达28.58%):报道不真实;报道不准确;不爱护国家形象;不敢报道真相;
因子2(贡献率达21.78%):广告太多;商业色彩太浓;一味追求视听率/发行量/点击率;政治倾向性太强;
因子3(贡献率达18.21%):煽情炒作;片面、不客观;
因子4(贡献率达10.40%):实行内容审查。
在第二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三次因子分析,最后得到了4个因子(共10个条目),它们的累计解释贡献率达到81.85%,α系数高达0.92,完全符合证实性因子分析的要求。具体说来,四个因子各自包含的条目分别如表5-8所示:
表5-8 导致中国受众对媒介信任度低的因素第三步因子分析结果

(续表)

说明:上述4个因子累计可解释变异量为81.85%,克朗巴哈(Cronbach'sα)系数为0.92。
因子1(贡献率达30.54%):报道不真实;报道不准确;不爱护国家形象;不敢报道真相;
因子2(贡献率达21.56%):广告太多;商业色彩太浓;一味追求视听率/发行量/点击率;
因子3(贡献率达19.35%):煽情炒作;片面、不客观;
因子4(贡献率达10.41%):实行内容审查。
经过第三次因子分析后发现,保留下来的10个条目和因子都具有较高的负荷值和信度(α=0.92)。我们也发现,这几个因子与原始的假设(煽情炒作、不真实、不独立、不专业)比较吻合。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因子,在假设中,商业化本来属于“不独立”的一个方面,但在此处它单独呈现出来,故命名为“过于商业化”。此外,第四个因子虽然只有一个条目“实行内容审查”,但该条目的因子负荷值相当高(0.944),所以保留,并且,该条目和假设中的“不独立”相关,故命名为“不独立”。理论假设和最后因子分析的结果如下所示:
假设:煽情炒作、不真实、不独立、不专业(假设3.1~假设3.4)
结果:不真实、过于商业化、煽情炒作、不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