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2025年10月14日
五、结论
行文至此,历史上中华帝国的独裁统治动力的问题已不仅是孔飞力与韦伯之间关于专断权力与常规权力互动形式之论争,而是回溯到君主的“化身的奥秘”问题。对于这个奥秘的解释,参照跨文化的案例对比与文本解读,总结六条如下:
1.国家过程具有政府过程与官僚君主过程两面,前一过程包括政治与行政,分别与后一过程中的君主与诸官僚对应。
2.在国家过程(及其子过程)中,对应地展现出两种权力时间,专断权力时间与常规权力时间。前一时间是例外处理权,后一时间是例行处理权。
3.常规权力时间中,君主不过是最高行政长官,无意或有意、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了诸官僚的团伙化。此时诸官僚既得到行政常规掩护,又可能得到其他官僚,或君主的庇护。掩护与庇护关系的遍布,使得君主难以肯定诸官僚是否为其私人仆从。
4.在专断权力时间中,君主体现出“化身的奥秘”,既是国家的化身,又是政治的化身。前一化身在于君主是国家主权者,可以决断例外状态,后一化身在于君主是征服者集团的首领,可以进行敌友划分。
5.双重化身不仅包括君主转变为第四身的时刻,也同时可以出于第一身的考虑,通过对诸官僚进行君主私仆与国家公敌划分的方法,促动诸官僚的私仆化,从而打破得到掩护或庇护的诸官僚网络,使诸官僚“忠心不二”。
6.上述五条从“叫魂案”中引申出来,从文法学维度形成的君主化身理论,在中世纪欧洲以及太平天国等君主化身案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并在化身的后果和类型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