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的“伯乐+领路人”

青年人才的“伯乐+领路人”

王丽梅善于发现人才,乐于培养人才。在公园路社区有口皆碑,居民还送她一个雅号——“伯乐书记”。

“没有王书记这个伯乐的培养和支持,就不会有我今天火红的事业。”辖区民营企业——齐名太阳能厂负责人姜光福如是说。

这要从4年前说起。2011年,王丽梅走马上任,成为公园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情况,新履职的领导大多会把“第一把火”烧向修订规章制度、拟定发展计划等,但王丽梅却剑走偏锋,把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虽然班子成员嘴上不说,但质疑的目光让王丽梅感觉到:大家对她的做法不认同。为了获取班子成员的支持,王丽梅逐一和班子成员谈心,反复强调人才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大家把眼光放远一点。王丽梅的坚持和诚意打动了班子成员,她的人才培养计划得到了班子成员的支持。

社区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姜光福就在这时进入王丽梅的视野。王丽梅发现姜光福性格开朗豁达,不仅能吃苦,也能吃得亏,是棵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和平台,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于是,她亲自登门向姜光福“开小灶”讲党章、讲党课。在王丽梅的帮助下,姜光福思想进步很大,很快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身为年轻共产党员,一定要做年轻人的榜样和领路人。”这是王丽梅对姜光福的勉励和要求。刚踏入组织大门的姜光福激情满满,但却找不到好的致富路子,于是王丽梅为他出谋划策,找路子出点子解难题,积极引导姜光福自主创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拼搏努力,姜光福的齐明太阳能厂发展成会理县城都叫得响的民营企业,解决了辖区困难家庭十余人就业,成为社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一面旗帜。

要做“伯乐”,需要具备知人善任的胆识,还要具备一双火眼金睛。花超,1987年出生的80后,2012年到社区工作后,王丽梅发现这个小姑娘业务熟悉,头脑活络,经过近两年的培养考察,2013年,花超不负众望,高票当选社区主任。牛君是公园路社区上巷子的组长,工作勤勤恳恳,作风低调务实,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经过反复考察后,2013年,牛君被选为社区党支部委员,如今已成长为支部班子里的中坚力量。作为社区支部书记,这样知人善任的例子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