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医的浩瀚之海,我就是一块饥渴的海绵

面对中医的浩瀚之海,我就是一块饥渴的海绵

1981年9月,刚刚从重庆药剂学校毕业的胡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向往已久的工作岗位,成为会理县中医院的一名药剂师。

刚踏上工作岗位,初出茅庐的她在工作中渐渐看到了自己和身边同事之间的差距,她开始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就必须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于是,她走上了艰苦的求学之路。当时医院缺乏人手,没有人替她顶班,她就利用周末、节假日,待在家里,与书做伴。夜晚,华灯初上,劳累了一天的她回到家里,打开书本,又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没有专业的老师为她辅导,她就拜身边的同事为师。与此同时,她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拜访当时在会理很有名望的周亦儒、杨庚培两位老医生,主动帮助他们抄处方、抓药,忙里忙外,深受两位医生的赞赏。在协助两位名医工作的过程中,她自己也从实践中积累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积累,她收获了很多,仅是病历这一项胡月就整理了厚厚一大本笔记。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85年,胡月终于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当时整个会理县只考取5人,她就是其中之一。她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4年学习期间,她如饥似渴地扎进知识的海洋,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之中。由于是函授学习,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很少,平时主要以自学为主,所以胡月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跟时间赛跑,只要一下班,只要有一点点的空余时间,她就会和书本较上劲。“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这也是胡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胡月取得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文凭,学成归来的她,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实习一年后,她被聘任为会理县中医院中医师,几年后,晋升为主治中医师,2011年又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在学习和实践中的艰辛付出,让胡月在行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