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持之以恒献爱心
力马河是刘南出生和成长的地方。1989年,19岁的他成为镍矿一名普通工人。2002年,随着资源枯竭,原会理镍矿政策性破产,曾经辉煌一时的力马河,逐渐走向没落。许多下岗工人选择了外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刘南选择留下来,进入力马河管委会工作,选择为社区居民做点事。
社区居民都是原镍矿退休或下岗的职工,生活十分困难。在社区里,刘南有5户联系户,他们有退休职工、有低保户,刘南总是在方方面面给予他们关心照顾。
5户联系户家庭中数北社区的李珍红家最为困难。李珍红是原镍矿下岗职工,父母、弟弟都已去世,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李珍红因救治身患重病的弟弟欠下巨额债务,又无固定收入,经济上和精神上都背负着巨大包袱,在平时的走访交流中,刘南发现他有轻生的念头。
为了挽救李珍红,刘南及时找到北社区居委会,通过社区为李珍红找到了一个每月有300元补贴的环卫公益岗位,并为其办理了低保,同时把李珍红列为县级部门联系帮扶对象,解决了他的基本生活问题。为了帮助李珍红重树生活信心,刘南多次上门走访,一坐便是几个小时。刘南经常打电话和李珍红联系,有时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刘南总是耐心地听他说,对他进行开导,让他感受到各级组织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时间长了,刘南和李珍红便成了朋友,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现在李珍红每天认真地做着环卫工作,曾经消极的思想已不复存在。刘南自嘲说:“我们管委会干部可以改行做心理医生了。”
在街巷上走过时,时不时有老人叫住他:“刘南,帮我看看我家的电视,又没图像了。”原来社区是旧棚户区,居住着很多老人,有些老人不会操作电视遥控器,常常是打开电源没有图像。每当此时,刘南总是走进低矮的窝棚,细心地帮老人调好电视,并耐心教老人使用遥控器。临走还不忘告诉老人有事就到管委会找他。
和社区老人聊聊天,帮他们换个灯泡、安个插座、接个水龙头等对刘南来说是家常便饭。这些虽是小事,但对于老人来说却很重要,他们都愿意找刘南,都说:“刘南这小伙子实在,找他帮忙,放心!”刘南每天没事的时候,也都会到南北两个棚户区去转转,他想让居民们知道,他一直在他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