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收拾“烂摊子”

直面挑战收拾“烂摊子”

2004年,由于欠下大额债务,党员、干部人心涣散,村“两委”运转困难,老支部书记撂下一句“我干不了”,辞职了。这一年,张文学通过公推直选,高票当选为大发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经过仔细考虑后,他对在座的党员说:“既然大家信任我,那我就试试吧!”

张文学早就预料到困难会很大,可正式履职后,才发现实际困难比他想象中大得多。1996年,大发村“两委”组织群众集资修建大发村小学,因预算没有做好就动工,村小修好了,却欠下了13.8万元的债务,一直没有化解。张文学刚上任,要债的人就找上了门,威胁如果再不还钱就把学校大门锁起来。“如果要账的人这样做了,会捅出大事情的”,张文学回想此事时说。因为村小动工前工作没有做到位,有些群众不愿意集资,有些集了资的群众认为不公平,要求把钱退还给他们,只要召开群众会大家就提出来说,一说就吵架,以至于有的村组干部连召开群众会宣传政策都不敢去了。“这件事没处理好的时候,大发村就像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一名老党员形容说。

张文学思来想去,照这样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糟,只有下狠劲打开局面才是出路。打定主意后,他不厌其烦地找老百姓讲政策、摆道理,更是打破情面,更换了两名只拿钱不做事的村组干部,其中1人,还是他的家门兄弟,终于取得了党员干部的支持。整顿好队伍后,他在村“两委”的支持下,逐户上门做工作,逐户收取集资欠款,经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终于收齐了3.7万元集资欠款,之后他又多方奔走,争取到补助资金两万元。归还了5.7万元债务之后,要债的人才勉强同意宽限一段时间,终于解了燃眉之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大发村赶上了上级政府统一归还教育欠债的政策,欠债终于还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