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群众冷暖挂心头

用心用情,群众冷暖挂心头

新安乡自然条件差,气候炎热干燥,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养蚕、栽烟,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超过800元,经济收入水平普遍偏低。1996年,23岁的刘桂宏分配到新安傣族乡工作,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她没有抱怨,更没有找过组织要求调动,而是满怀感恩之心努力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当时,按照国家政策农村要收取农业税,刘桂宏是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之一。她与乡政府其他人员来到马鞍村一户农户家中收取农业税时,农户家里的困难程度让她心里受到震动。一家5口人挤住在破烂的茅草房里,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已经花去家中的全部积蓄,两个已到学龄的孩子因家中无钱缴纳学费也被迫在家做农活。

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来收取农业税,这户农户很支持工作,但却哀求地说:“我家里现在还没钱,农业税和屠宰税请你们缓一缓,我肯定要交的,等我把鸡、鸡蛋卖了,再去河边网点小鱼拿去街上卖,12月前把钱凑够后来乡上交给你们。”听到这一番话,刘桂宏眼中泛起了泪花,心想:“我一定要帮他家做点什么。” 她当即问带队收取农业税的乡领导:“我可以替他家垫交吗?从我这个月的工资里面扣吧。”带队的乡领导同意了,农户感激地对刘桂宏连连道谢。

马鞍村村民孟兴祥是当时的养蚕大户,但他家主要劳动力只有3人,每一季养蚕5至7张,采摘桑叶、喂养蚕子的劳动力不足。为帮助孟兴祥家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刘桂宏每天早晚都和乡政府工作人员帮孟兴祥家采摘桑叶、喂养蚕子直至蚕子吐丝,缓解了孟兴祥家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回想起这件事,孟兴祥至今都难以忘怀刘桂宏对他家的帮助。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新安乡工作的3年时间里,刘桂宏务实为民、真情为民,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