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坪村脱贫了
2013年的新坪村,通村路时断时续,唯一的经济来源——畜牧养殖上不了规模,全村59户191人中,80%以上的农户外迁至云甸、白果湾、外北等地定居,常住的只有12户57人,加之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平时村里仅剩老、幼、病、残,偌大一个新坪村近乎“空巢”。村民们已习惯了没有改变、习惯了年年一样,对这个只有25岁的外来彝族小伙子更没抱什么期望,何况安国申从村委会主任助理到村党支部书记只隔了4个月,既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又不了解村情民意。
要致富先修路是条铁定律,安国申下决心改善村里的交通条件。2014年5月,安国申在和通村路必经的坪子窑村“两委”协商的基础上,向乡政府争取2000元,自筹4000元,购买水泥、涵管等,在坪子窑村5组修建了一座便民桥,解决了村民雨季出行难题。2014年7月,华能集团风电建设项目推进到了新坪村地界上,装载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开到了新坪山顶,安国申多次找到华能集团风电项目部,争取华能集团风电项目部的装载机、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修通了风电场至村活动室4.5公里的双车道公路,村民们可以骑摩托车到山顶放牧,还可以经此过黄柏、槽元、太平到会理县城赶集,成为村民出行、生产的主要通道。另外他还协调华能集团风电项目部帮助修通了村活动室至“二岔河”何荣、杨光才等散居村民的通户路20余公里,实现了户户通,全村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为了让新坪的支柱产业——畜牧业长足发展,安国申自己出钱买来畜牧养殖相关书籍送给村民,他自己也积极学习畜牧相关知识,并及时把书本里学到的畜牧养殖、防病等技术传授给村民。每年春、秋季,有些村民不愿配合防疫员到山上给牛、羊打预防针,他就走10几公里的山路挨家挨户去动员。同时他还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畜牧养殖扶持政策,2013年底,他从县畜牧局给村里的4户养殖大户争取了6.4万元棚圈改造补助金。2组村民彭玩发在他的引导和鼓励下,用心养殖牦牛,两年内增量近20头,现已发展到60余头,经济收益愈发丰厚。外迁村民彭玩才在他的引导下回村养羊,并牵头成立了“新开心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目前已有5户养殖户入社,为规模化养殖开了个好头。
只要能增加村民收入,安国申都去问一问、碰一碰、争一争,为了发展玛咖产业,他带领村主任、文书去会东考察,并在新坪村单户试种成功。通过与华能公司风电项目部5次座谈争取用工名额,他把刘朝富、李龙富、夏永发、刘庭金等50余名村民介绍到风能发电场项目建设工地务工…… 2014年,新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163元,成为这个贫困乡唯一一个脱贫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