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恩情,传递爱心
2025年08月10日
铭记恩情,传递爱心
说起李登伟的成长经历,在常人看来是不幸的,他患有小儿麻痹症,在7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但他又是幸运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他和姐姐艰难度日,较他年长2岁的姐姐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到县城打工,以微薄的工资资助他完成高中学业。姐姐无私的爱,让他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与温暖。读高中时,班上教师、同学自发组织捐款,帮助李登伟筹集做小儿麻痹症矫正手术的资金,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让他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
1993年,李登伟高中毕业时,高考时成绩上了当年川北医学院的专科录取分数线,因身体原因档案被学院退了回来,他的心情一度沮丧。在县教育局、县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他持介绍信到州教育局打听录取情况,州教育局领导表示“凉山考生只要上了线,我们都会尽力让他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最终他被凉山卫校录取。组织和领导的关心,让他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更加宽广和博大的爱。
成长的历程,让李登伟真切地感受到身边有太多人在关爱着自己,让他体会善良、感悟真诚,用心地感受到了这世界有太多值得感恩的人和事,感恩的种子在他心里发芽。
“我是在大家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我一定要将这种正能量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李登伟常说。
工作不久,李登伟听师范校的同学说,他所教的班上有学生患了白血病,他立即从仅有200多元的月收入中捐出了50元给同学治病。“5·12”地震、“8·30”地震、同事患了重病……在每一次危难时刻,在每一次义务捐赠的时候,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无私传递爱心。
2014年,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到益门中心医院就诊,李登伟积极组织了手术抢救和治疗,并代他垫支了500多元的费用。患者病愈康复后送来锦旗:“人民的好院长,人民的好医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是群众质朴的内心表达,也是对李登伟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