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中枢神经电生理学机制研究》简介
《人体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中枢神经电生理学机制研究》这本书是由.郭峰著创作的,《人体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中枢神经电生理学机制研究》共有76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与随意运动控制有关的脑结构基础 第一节 初级运动皮质区 1.人体运动皮质区 2.多个皮质区域参与随意运动控制 3.中央前回运动皮质区的解剖结构复...
2
第一章 与随意运动控制有关的脑结构基础
...
3
第一节 初级运动皮质区
大脑的初级运动皮质在运动命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动皮质负责编码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来自躯体感受器的输入信息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起到反馈、前反馈和自...
4
1.人体运动皮质区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认为大脑皮质仅仅负责更高级的精神意识功能。在19世纪中期,英国的神经科学家John Hughlines Jackson提出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
5
2.多个皮质区域参与随意运动控制
人体的随意运动似乎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我们在每天日常生活中很多随意动作都是具有一定时序性的。一个正常人在化妆后不会洗澡,或者一个人不会在蛋糕面粉充分混合前就...
6
3.中央前回运动皮质区的解剖结构复杂
早在20世纪早期,Alfred Campbell和布罗德曼把人类大脑皮层分成众多不同解剖学特征的神经细胞群。他们注意到中央前回皮质区紧挨着中央沟,而且中央前回皮...
7
4.中央前运动皮质区内解剖学连接并不严格按照顺序组织
为了了解中央前运动皮质区中各个不同皮质区在随意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必须了解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大脑其他皮质区域的联系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纤维的下行投射情况。这些运...
8
5.初级运动皮质区在运动命令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20世纪50年代,Herbert Jasper和他的同事使用微电极技术记录了活体动物的自然行为过程中的神经元活动。这种技术可以让研究者研究活体动物在控制行为活...
9
6.运动命令是神经元群体的编码
上肢和手部对应的大脑运动区图谱重叠,这说明对于1个指定的动作至少有2种不同的方式产生运动命令。当机体产生一个随意运动时,需要大脑的很多皮质区域参与完成,这些皮质...
10
7.运动皮质负责编码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群体向量分析表明:在推拉动作过程中,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神经元活动包含手部运动轨迹的信息。但是为了产生这种动作,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必须通过控制激活一些肌肉进而完成该...
11
8.手和手指的运动直接受运动皮质控制
对于神经肌肉控制来说,控制上肢远端肌肉、手部和手指肌肉主要是单突触投射方式。在这种投射方式中,初级运动皮质的运动神经元发出神经轴突直接投射到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脊...
12
9.来自躯体机械性感受器的感觉输入有反馈、前馈和适应性学习的作用
很多初级运动皮质神经元接收来自本体感受器或皮肤机械性感受器的感觉输入。在控制手和手指运动中,触觉输入非常重要。这些输入告诉运动系统关于身体当前的状态,例如,身体...
13
10.运动区脑图谱具有动力性和自适应性
总体来说,身体主要环节在大脑运动皮质区的投射方式不同个体之间是高度一致的,但是每一个亚区功能细节不同个体之间会有差别。这提示运动区脑图谱是逐渐通过个体长期的运动...
14
11.运动皮质主导运动技能学习
大脑的一个最显著的属性是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神经回路,即具有从外界环境学习的能力,并且将获取的知识储存在记忆中。当人体进行运动技能练习时,其运动能力会提高...
15
第二节 前运动皮质和顶区皮质与随意运动控制的关系
随意运动表达的是一种运动意图,随意运动需要外界环境和物体的感觉信息。例如,在伸手够物体时,需要关于物体所在空间位置的感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大脑处理...
16
1.随意运动呈现运动意图
随意运动是机体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躯体运动。例如,我们要伸手够一杯咖啡时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是为了享受咖啡因的刺激效应或者就是单纯渴了想要喝一杯咖...
17
2.随意运动需要外环境和自身身体的感觉信息
机体为了拿到一杯咖啡,需要完成一系列动作,而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例如,伸手够、抓、抬起、握住,然后将咖啡拿到嘴边。这一系列动作必须协调完成,在这期间,...
18
3.前运动皮质和初级运动皮质参与形成有目的的运动计划
与“伸手够”相关的顶叶皮质和很多前中央皮质区形成回返式神经联系,这其中包括初级运动皮质区、腹侧和背侧前运动皮质区以及辅助运动皮质区。这些皮质区域内的神经元参与感...
19
4.初级运动皮质区将抓握动作计划转换为正确的手指运动
腹侧前运动皮质区(包括F4和F5区皮质)发出神经轴突投射到初级运动皮质区对应的手和手臂的位置。初级运动皮质区包含最大并且最详细的手指和手部运动的代表区。在抓握过...
20
5.辅助运动区复杂带在动作选择和执行中起到重要作用
经典的神经电刺激研究发现,在额叶皮质的内侧面存在一个对侧肢体运动的脑图谱,这个区域被称为辅助运动区(SMA)。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个区域根据细胞形态的不同又可...
21
6.前运动皮质区参与运动技能学习
目前研究认为,前运动皮质区参与运动技能的学习。Steven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当猴子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其背侧前运动皮质区神经元的积极放电。动物能在几十次的学习...
22
7.皮质运动区参与对他人运动观察和理解
在个体想象动作或观察他人动作时,前运动皮质区和顶叶皮质区可能积极参与其中。功能性脑成像技术已经表明:人体在运动想象时,大脑是积极活动的。当机体按照要求去想象执行...
23
8.大脑皮层运动系统参与动作设计选择
以上我们总结了在“够-抓”动作中皮层运动区域的重要性。但是随意运动并不总是直接指向一个具体的物体,有时候是通过长期的目标和社会规则来制订自己的动作行为。像SMA...
24
9.皮层运动区域实施一定规则支配行为
行为通常是由规则引导的。当我们驾驶汽车的时候必须根据交通规则(红灯,绿灯,黄灯)做出不同的动作。经过训练后猴子可以将规则和具体动作联系起来,在运动皮质和前运动皮...
25
第二章 运动性肌肉疲劳概述
...
26
第一节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概念
...
27
1.疲劳的概念
一般来说,疲劳是因为机体过度劳累(体力和/或脑力)而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但是由于疲劳产生的机制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目前很难给疲劳定一个准确而完...
28
2.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肌肉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包含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产生机制以及表现形式。肌肉疲劳是由于肌肉的代谢、能量以及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由于氧气和能量供应不充足...
29
第二节 运动性肌肉疲劳中枢机制的评价方法
...
30
1.肌电评价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肌肉疲劳是日常体育锻炼或竞技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的发生会降低个体的工作能力,同时也会增加个体损伤的概率。而运动性肌肉疲劳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从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