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疲劳的概念

1.疲劳的概念

一般来说,疲劳是因为机体过度劳累(体力和/或脑力)而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但是由于疲劳产生的机制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目前很难给疲劳定一个准确而完整的定义。

机体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生理和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参与,这些因素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机体疲劳的发生。疲劳按照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氧气和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最终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的现象;外周疲劳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部分发生的代谢紊乱,进而引起的功能下降的现象,通常是由组织器官中ATP、CP、糖原等能源物质不足,代谢产物堆积,离子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肌肉组织的功能下降。按照不同性质划分,疲劳可以分为4类:运动性疲劳/生理性疲劳、病理性疲劳/过度疲劳、脑力疲劳和心理疲劳。Nybo提出了疲劳产生过程的模型。模型如图2-1所示,从这个简易图能够看出,外周组织器官的传入信息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命令发放,而中枢的命令发放又会影响外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可见疲劳发生过程中,外周和中枢是相互联系作用的。

图2-1 疲劳产生过程的模型(引自Ny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