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考点2 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例题.答案:BC

解析:设初动量方向为正,则p1=mv=1.8kg·m/s,碰后动量p2=-mv=-1.8kg·m/s,故Δp=p2-p1=-3.6kg·m/s,选项B正确;由动能定理得,墙对小球做的功W=ΔEk=0,选项C正确.

变式.答案:C

解析:摆球从最大位移摆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选项A错误,故选C项.

【高考对接】

1.答案:B

解析:根据动量定理可知,1s末物体的动量等于1s内物体受到的冲量,即:P1=I1=F1t1=2×1=2kg·m/s,故选项A错误;B.2s末物体的动量等于2s内物体受到的冲量,即:P2=I2=F1t2=2×2=4kg·m/s,故选项B正确;C.3s末物体的动量等于3s内物体受到的冲量,即:P3=I3=F1t2-F2(t3-t2)=2×2-1×(3-2)=3kg·m/s,故选项C错误;D.4s末物体的动量等于4s内物体受到的冲量,即:P4=I4=F1t2-F2(t4-t2)=2×2-1×(4-2)=2kg·m/s,所以4s末的速度是:v=P4m=22=1m/s,选项D错误;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所以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求落地时的速度,并利用动量定理求力的大小.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由动能定理可知:,解得:

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

由动量定理可知:(N-mg)t=0-(-mv),解得:N≈10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N,故C正确.

练 习

1.答案:CD

解析:击钉时不用橡皮锤,是因为橡皮锤有弹性,作用时间长,据动量定理Ft=0-mv得作用力小,故不用橡皮锤击钉,选项A错误;跳高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增加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减少作用力,选项B错误;在推车时推不动,车所受合力为零,则合外力的冲量为零,选项C正确;据动能和动量的关系知,在动能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小的动量小,由Fft=0-p得,动量小的先停下来,即质量小的先停下来,选项D正确.

2.答案:D

解析:物体m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由动量定理知Ft=mΔv=Δp,故选项D正确.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相同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不相等,故选项A错误.由动能定理Fs=ΔEk,由于s不同,故ΔEk不同,选项B、C均错.

3.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