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 气体实验定律与热力学定律的综合
例题.答案:(1)12cm (2)7J
解析:(1)取被封闭的气体为研究的对象,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L1S,温度为:T1=(273+27)K=300K,末状态的体积为:L2S.温度为:T2=(273+127)K=400K
气体做等压变化,则:![]()
代入数据得:L2=12cm.
(2)在该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W=F·ΔL=p0S(L2-L1)=105×50×10-4×(12-9)×10-2J=15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W=22J-15J=7J.
变式.答案:(1)20cm 1.8×105Pa (2)活塞C移动过程中B中气体放热,理由见解析
解析:(1)根据玻意耳定律,对A部分气体有
pALS=p(L+x)S
对B部分气体有pBLS=p(L-x)S
代入相关数据解得x=20cm,p=1.8×105Pa.
(2)活塞C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活塞对B中气体做功,而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故B中气体向外界放热.
【高考对接】
1.答案:BDE
解析:气体内能的改变ΔU=Q+W,故对气体做功可改变气体内能,选项B正确;气体吸热为Q,但不确定外界做功W的情况,故不能确定气体温度变化,A选项错误;理想气体等压膨胀,W<0,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不变,V增大,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由ΔU=Q+W,知Q>0,气体一定吸热,选项C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D选项正确;根据平衡性质,E选项正确.
2.答案:ABD
3.答案:ABD
解析:在过程ab中,体积不变,外界不对气体做功,气体也不对外界做功,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在过程ca中,气体体积缩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故内能减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选项B正确,选项E错误;在过程bc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从外界吸收热量,选项D正确.
4.答案:ADE
解析:由p-T图像可知过程ab是等容变化,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体积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过程ab一定吸热,选项A正确;过程bc温度不变,即内能不变,由于过程bc体积增大,所以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吸收热量,选项B错误;过程ca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选项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由p-T图像可知,a状态气体温度最低,则分子平均动能最小,选项D正确;b、c两状态温度相等,分子平均动能相等,由于压强不相等,所以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选项E正确.
练 习
1.答案:ADE
解析:第一类永动机是指不消耗能量却可以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选项A正确;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是守恒的,选项B错误;电冰箱在电机做功情况下,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没有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C错误;能量耗散具有方向性,选项D正确;物体在引起其他变化时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全部用于做功,选项E正确.
2.答案:ACE
解析:气体A进行等容变化,则W=0,根据ΔU=W+Q可知气体A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A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选项A、C正确,D错误;因为中间是导热隔板,所以气体B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又因为压强不变,故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选项B错误;气体B的压强不变,但是体积增大,平均动能增大,所以气体B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少,选项E正确.

解析:(1)根据图乙可知气体在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等压变化,该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压强始终为
选项A错误;由图乙可知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必定从外界吸收热量,且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做的功,选项B、C、D正确;A和B两个状态,气体温度不相同,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不相等,单个分子对汽缸内壁的平均撞击力也不相等,根据等压变化,可判断汽缸内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选项E错误.
(2)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3)对活塞和砝码整体,由力的平衡条件得mg+p0S=pS
![]()
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对外做的功为
W=pSΔL=(p0S+mg)ΔL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为
ΔU=Q-W=Q-(p0S+mg)ΔL.
4.(1)答案:ACE
解析:由ΔU=W+Q可知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它们是等效的,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为功,但会产生其他影响,故选项C正确;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量只是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则D项错;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不可逆,则选项E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