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数据处理与分析
例题.答案:(1)如解析图所示(F合=4.6~4.9 N都算对) (2)Fa=Fb (3)BD
(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解析: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及平衡条件解题.
(1)作出的图示如图所示.

(2)重物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重力不变,两次实验时,橡皮筋拉力T的方向相同,故水平拉力F大小相等,即Fa=Fb.
(3)根据题图可知,选项B、D正确,选项A、C错误.
(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等可减小误差.
变式.答案:(1)③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⑤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50 4.00 (3)如解析图所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且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不能 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解析:(1)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⑤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此时需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下细绳的方向.
(2)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2.50N和4.00N.
(3)如图所示.

根据所作的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且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不能,因为3.00N和4.00N两个力的合力会大于5N,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高考对接】
1.答案:(1)如解析图甲所示 10.0(9.8、9.9、10.1均正确)
(2)1.80(1.70~1.90均正确)
(3)如解析图乙所示
(4)FOO′
解析:(1)在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如图甲所示,由图线可知与横轴的交点l0=10.0cm.
(2)橡皮筋的长度l=OA+OB=13.60cm,由图甲可得F=1.80N,所以FOA=FOB=F=1.80N.

(3)利用给出的标度作出FOA和FOB的图示,然后以FOA和FO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即为合力F′,如图乙所示.
(4)FOO′的作用效果和FOA、FO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F′是FOA、FOB两个力的合力,所以只要比较F′和FOO′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2.答案:(1)4.0 (2)①见解析图 ②4.0 0.05
解析:(1)由题图(b)可知,F的大小为4.0N(2)①画出力F1、F2的图示,如图所示

②用刻度尺量出F合的线段长约为20mm,所以F合大小为4.0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α=0.05.
练 习
答案:(1)BCD (2)A (3)甲
解析:(1)此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必须满足:|F1-F2|<F3<F1+F2,因此B、C、D选项是可以的.
(2)A
(3)甲 实验中F3是竖直向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