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养老服务建设中的理念引领和指导作用

(一)加强养老服务建设中的理念引领和指导作用

在传统社会,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能够持续进行,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社会有清晰的以儒学理论为基础的服务理念。传统社会统治者长期奉行仁政德治理念,而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服务恰恰是最能反映这个理念价值的领域。因此,中华民族自立朝立国之始就始终坚持这个思想。从周代“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到春秋时期“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清晰的思想观念,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信奉和实践。正是因为拥有一以贯之的思想观念,所以不论政权如何更替,时代如何变化,养老服务和社会救济服务始终没有停止,而且更加规范,更加制度化。与传统社会相比,虽然当代北京市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服务达到了一个前人无所能及的水平,但就其基本服务理念来说,表述大于实践,落实大于创新,缺乏一个基础性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指导。其结果,表述和实践形式不断变化,实际效果也有明显提高,但由于缺乏一种理论自觉,所以实践的理论高度不够,从而导致北京市养老服务实践的引领性创新不足。因此,加强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服务的基础理论建设,发挥其不受环境变化影响的指导性作用,实现文化自觉、理论自觉,是历史经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