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老尚齿
2025年10月29日
(一)尊老尚齿
在我国,对老人的“孝”和“敬”是紧密相联的,尊老尚齿(意指敬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它形成于尧舜,发展于夏商,到了周代,已经形成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在上古时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农业经济越来越重视经验的积累,老年人由于其自身丰富的经验,其作用不断增强,其地位不断提高,备受年轻人的尊敬,尊老养老遂成为风尚。孝亲是中国道德的本位,在伦理道德观念上崇尚老者为尊,老者为贤,认为人的年龄的老代表了道德上的成熟与完善。儒家思想主张人生以孝亲敬长、“仁爱”、“忠君”、“克己”、“修身”为本,通过道德上修练达到至善的人生最高境界。社会通过道德教化和礼制即可达到安宁与昌盛”。尊老尚齿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还利于安邦定国,故成为古代养老制度建立的渊源之一,并为历代政府所重视和推崇,千百年来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进入近现代以来,这一传统仍然具有积极影响和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