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 丹

豆 丹
picture

这是所有昆虫中时庄人少数叫学名的一种。

正午过后,奶奶在家旁种了一片黄豆,她指着那片绿油油的豆苗对大伯家的大哥、二哥还有我说: “明年一年我们家吃的油就靠它们了,这块地就交给你们弟兄仨了,得注意看着,别让牲口糟蹋了。”

责任重大,我们当然不敢怠慢,我和二哥上学的时候,大哥就搬个凳子坐在地边,放学以后,我们换班。我们让大黑蹲在一旁,一旦发现谁家散放的猪羊有靠近豆地的企图,立即把手一挥,早就准备好的土疙瘩便嗖的一声飞了过去,同时一声命令“上” ,大黑便炮弹般一边汪汪狂叫着一边蹿了过去,还没尝到豆苗滋味的牲口们受了这一惊吓,哧溜一下,掉转头便逃跑了。

在我们的严密监视下,豆苗一天天茁壮成长,很快就长到了我们半人高。兄弟仨都很开心,因为这里面有我们的功劳啊。可是有一天,奶奶过来对我们说: “你们注意到没有?黄豆生虫了。”经奶奶这一提醒,我们才发现:不少黄豆叶上有麻麻点点的小洞洞,有的只剩半片了,看来虫子还不少。

早晨的露水真大啊,我们三人一人拎只瓶子从地的东头开始,一垧一垧地挨棵往前搜索,不一会儿,露水就打湿了裤腿,光着的胳膊也被黄豆叶的边缘拉出一道道红印,火辣辣的疼。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它,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大青虫:比我的手指头还粗还长,比我看到的最大的蚕都大,全身碧绿,圆滚滚、肉嘟嘟的,在豆叶上缓慢地爬,尾巴尖上还有个尖尖的小角,也是肉质的。我浑身就起了鸡皮疙瘩,我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再厉害的昆虫我都敢用手去捉,独独就怕这种浑身是肉软绵绵的东西,看着都觉得瘆人。春天的时候大哥养了好些蚕,不要说去碰它摸它,平时我是连边都不靠的。现在在豆地和它猝然相遇,不逮是不行的,因为它就是黄豆叶上麻麻点点、缀满大大小小洞的始作俑者。我极不情愿地把那整片豆叶摘下,皱着眉头把它抖进瓶里。吃早饭的时候,我问奶奶,我捉到的那是什么虫,奶奶告诉我: “那是豆丹,专吃黄豆叶,你看它这么大的个儿,要多少黄豆叶子才能把它养起来啊!地里有了这种东西,要不赶快把它捉了,黄豆可就遭了殃。”不过,奶奶接着说: “别看它现在模样这么丑,过些日子,它睡一觉醒来就会出落成漂亮的大蝴蝶,比你的两只手加起来都大,有红的,有黑的,好看得很呢。”奶奶还告诉我,虽然这种虫子不好看,但是好吃,在开水里焯一下放在油锅里一炸,味道好着呢。什么?这种东西还能吃?我差点儿没把嘴里的连带着胃里的饭吐出来。看着就够瘆人的了,还谈吃它?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吃它的,即使它是山珍海味,我也不稀罕。

我不稀罕不代表别人不稀罕,为防患于未然,我偷偷地把三只瓶子里的豆丹倒给了那几只寻食的母鸡,看你们还吃,去鸡肚子里挖吧。不过我还是留下了两条,把瓶盖盖上放在我的床底,我想看看它们睡一觉后是不是真像奶奶说的那样会变成美丽的大蝴蝶。豆丹我不喜欢,蝴蝶却是我喜欢的,动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要是它们真能变成蝴蝶,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可是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我打开瓶盖并没有看到两只蝴蝶翩然而出,两条豆丹僵蚕一样卧在瓶底,永远醒不过来了。倒是那天夜里,两只一红一黑的大蝴蝶在我的梦里上下翻飞,翩翩起舞,一直舞到妈妈的叫声传来: “小大子,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还不起来上学?!”

picture

豆丹:鳞翅目,天蛾科。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嫩绿色,头部颜色较深,尾部有尾角;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