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新知导入
英语听力过程:
国内专家学者(文秋芳,1996;程晓堂,郑敏,2002;鲁子问,康淑敏,2008;何少庆,2010;宋畅,2017)提出的听力策略包括听前、听中和听后的元认知策略(如明确听力目标、监控听力过程、分配和调整听力关注、反思改进等)和认知策略(激活图式、分析、预测等)。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听力目标
以2018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对话题目为例:
TEST FOR ENGLISH MAJORS (2018)
-GRADE FOUR-
SECTION B CONVERSA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two conversations.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five questions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Both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CE ONLY.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ten-second pause.During the pause,you should read the four choices of A,B,C and D,and mark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on ANSWER SHEET TWO.
You have THIRTY seconds to preview the choices.
Now,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拿到题目后,先看该题的指令部分,明确听力测试要求:本部分由两段对话组成,每段对话后有5个问题,对话和问题只念1遍。听到问题后,考生要在10秒内从每道题的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听力播放前有30秒可以浏览选项。
Conversation One
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Conversation One.
1.A.Many foreign languages are spoken in Britain.
B.Everyone in Britain can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C.The British are unable to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D.The British can survive on their mother tongue.
…
Conversation Two
Questions 6 to 10 are based on Conversation Two.
6.A.An unreasonable fear.
B.A dangerous event.
C.A small probability.
D.A risk-assessing ability.
…
接着,通过浏览任务和选项可知:本题为听力理解选择题,测试任务是根据听力内容,选择正确选项回答问题。判断答题难点在于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要求在听力播放前根据已知选项推测可能的问题。
2.激活认知图式
认知图式是调用大脑中与听力主题相关的信息,包括修辞、内容、语言等图式。
以对话这一题型为例,首先激活关于对话的修辞图式,即对话的概念和内容结构。对话一般是两人就相关主题进行交谈,交流信息、观点、看法、评论、建议等。结构包含对话目的、参与者、对话话题、对话阶段、话轮转换等。
接着,根据已知题干,勾画带有信息的实词,如名词、动词短语,预测主题。如下所示,根据题干中加粗部分的信息,可以初步推测出本题的主题:学习外语。
Conversation One
1.A.Many foreign languages are spoken in Britain.
B.Everyone in Britain can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C.The British are unable to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D.The British can survive on their mother tongue.
2.A.Chinese.
B.Polish.
C.Punjabi.
D.Urdu.
3.A.To help improve international trade.
B.To allow a speaker to hold a simple talk.
C.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D.To encourage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
然后,用气泡图根据主题及其信息词进行内容图式的发散,猜测对话中的主要内容。形成这样的内容图式:英国人学习外语的情况、目的和外语学习的价值(见图1)。
图1 以“学习外语”为话题的气泡图
此外,也可以根据对话场景联想用气泡图绘制内容图式:谁发起了学习外语的对话,对话目的是什么,双方就英国人学习外语的话题谈论了些什么,对话如何结束的(见图2)。
图2 关于对话结构的气泡图
而语言图式是指大脑中已经储备的与该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结合本道题主题,也就是和“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有关的词语,如pronunciation,grammar,vocabulary,meaning,skills,communication等,以及句式“How many languages can you speak?” “Why do you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等。
3.分析和预测
激活认知图式后,就可以结合题目内容分析和预测听力信息。同样以此对话题目为例:
第一题,A、B、C选项都有foreign language,Britain/British,speak/spoken等信息词,分析出这是一个主话题点,而D选项信息词British和mother tongue 为次话题点或干扰项。由此预测这道题是关于英国人讲外语或母语的情况。
第二题,尽管选项C(旁遮普语)和D(乌尔都语)可能是生词,但从第一题英国人讲外语话题,以及A和B选项分析得知,本题选项是4种不同的语言或讲不同语言的人。由此可以预测本题是某种外语在英国的使用情况。
第三题,从选项中的不定式结构以及speaker,another language等信息词分析得知,本题测试有关目的,结合话题即是讲外语的目的。
4.分配听力关注
比如听第一题时要关注其中一个说话人对英国人讲外语的评价,包括讲不讲外语,讲什么外语,讲的程度如何;听第二题时关注说话人对这几种语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而听第三题时应关注谈话人对学外语功用的看法,可能需要从多个功用中找出说话人的最终观点。
5.监控听力过程
在监控听力过程中,要运用元认知听力策略中的集中注意策略,保持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扰。比如在听力对话过程中,需要注意话题的引入信息,关注对话要谈论的内容,还需要注意主题信息词、观点态度信息词、对话中的问题等。
由于听力对话通常是一问一答,问题和回答都需要关注,尤其是回答,包含观点信息,更应关注。
以下面这一对话片段为例:
—How many foreign languages can you speak?
—Not that many.A bit of German,some French,Polish a little,Chinese of course,a bit of Japanese.That’s about it.
回答时需要注意哪些点呢?首先,听到“How many foreign languages can you speak?”这个问题,可以预测回答者可能直接回答所掌握语言的数量,因此重点关注数量。然而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回答者是按照掌握外语的程度进行描述,因此注意力就要放在具体的语言,以及说话人在这些实词上的语气和重音,而不是“a bit of,some,a little”这些描述性的信息。
6.调动认知策略
调动认知策略,就是运用图式理论中的组块策略,组块包含搭配组块、意群组块和认知组块。以下面这组对话为例,问题是:英国人为什么开展千词行动?相关的对话内容如下:
Question: Why was the 1,000 Words Campaign launched?
—M: No,it’s not compulsory.But recently a campaign was launched to encourage everyone in the UK to learn at least 1,000 words of another language.It hopes to help Britain increase international trade.
—W: 1,000 words?
—M: Yes.It’s called the 1,000 Words Campaign because it says a vocabulary of 1,000 words would allow a speaker to hold a simple conversation.
在这段对话里,有搭配组块,例如“was launched to,at least,hopes to”;还有意群组块,例如“to learn at least 1,000 words of another language”,以及“because it says a vocabulary of 1,000 words”。利用这些搭配和意群组块有助于建立测试问题和信息之间的连接,男士对千词行动进行了阐释,包含该行动的内容和目的。
再来看认知组块,结合问题筛选出听力过程中找到的认知组块,经过分析发现,“to learn at least 1,000 words of another language”是解释英国外语千词行动计划,而“to hold a simple conversation”是学习者个体学习外语的好处,是个体因素,只有“hopes to help Britain increase international trade”才是英国国家实施“外语千词行动”的全局因素。
7.检验预测和调整听力关注
在听力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集中注意和组块策略来验证预测的准确性。
而如果检验发现预测有偏差,就需要及时调整听力关注。运用自我监控策略,发现并改正错误、完善修正所听内容、及时调整注意力。
8.评价与反思
评价与反思主要包括材料评价和过程反思,过程反思又包含精神心理状况、策略运用、问题原因三个方面。
材料评价,即在完成听力练习后,应该对材料难度进行评价,是较大、一般还是容易?说话人的语速适中、过快还是过慢?对说话人的语音和语调熟悉还是生疏?此外,还要对材料内容的听懂程度作评价,例如,主题是否把握,主要细节是否抓住等。
最后,还要对听力过程进行反思。过程中精力是集中还是散漫,放松还是紧张?因听力内容熟悉度而产生的是兴奋还是忧虑?在听力中运用了哪些元认知听力控制策略,图式理论还是组块策略?是否运用了预测、分析、推断等技巧?最后还要思考本次听力练习暴露出的问题有哪些?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9.归纳与改进
在完成听力练习后,可以对听前和听中所使用的策略进行归纳,扩大认知建构。例如,如何在听前预测里运用内容图式,语言图式中涉及到了哪些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等;听中如何集中注意力抓取重点信息,又是如何运用组块策略检验、分析、归纳、纠正预测信息等。
最后是问题改进,即针对整个听力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问题可能有信息记忆不清,预测不准,在关键信息处走神,语言储备不够等。找出问题后,需要思考问题的解决对策,例如,如果问题是语言储备不够,应该通过强化语言输入、提高语言图式能力来改进。而如果是因为说话人语言信息量大导致听中对信息记忆不清和不全,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听力学习和训练中加强注意力的分配练习,关注主题信息,预测信息,并培养记笔记习惯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