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借鉴》简介
《教师借鉴》这本书是由.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发展中心编创作的,《教师借鉴》共有95章节
1
目录
目 录 从生态学视角看课堂教学活动 一、“课堂生态”何以成为一种“系统” 二、“课堂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规律” 三、向“自组织系统”回归 四、“深生态学”思想与...
2
从生态学视角看课堂教学活动
【作者】黄忆春 【作者简介】黄忆春 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近半个多世纪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自然生态对于我...
3
一、“课堂生态”何以成为一种“系统”
现代的课堂教学是由分散在一个或多个学期中的一些教学单元组成的,一节课的时间基本固定,不同科目的课堂教学有组织地穿插起来。虽然单个科目片断进行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在...
4
二、“课堂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规律”
将广义的课堂教学看作一种生态系统之后,就有可能在展开讨论时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概念一一纳入生态学的既有概念之中,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组借用概念来观察课堂的...
5
三、向“自组织系统”回归
耗散结构理论之父普利高津曾深刻反思现代科技:“今天的科学正在使我们世界降格。几代以来的愉快和惊奇的泉源,在它的一触之下,变得干涸;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失去了个性。...
6
四、“深生态学”思想与教学绩效评价
生态学思想萌芽于东西方思想先躯们对于自然法则和美感的领悟与敬畏,体现了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而现代生态学的兴趣则是出于走出人类工业文明困境、寻找人类...
7
试论现行高考制度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制约
【作者】闻远捷 高中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为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要培养和选拔具有创...
8
一、高考目标
新的课程计划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
9
二、高考内容
课程计划(修订稿)在课程设置上作了较大的改动,使其更具有时代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改变了过去的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
10
三、高考模式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从新课...
11
日本的高考
【作者】孙曼 高考在日本是一件大事。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达到更高的层次,从哪个大学毕业就显得十分重要。能否上大学、上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决定一...
12
政治辨析题审题例析
【作者】吴力生 【作者简介】吴力生 江苏启东市永阳中学 辨析题是一种好题型。对于考生的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
13
初中思想政治导析法例谈
【作者】黎孔新 【作者简介】黎孔新 湖北宜都市姚店中学 导析,是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提出的问题,并从分析入手,达成对框题所含内容的理...
14
运用心理科学调控课堂
【作者】李群/张红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人为因素调控下,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调控双方中被动的一方,教师则是主动的一方。优秀的教师总...
15
一、学生心理与自我调控
了解学生心理一般可以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考察。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学生的心理活动状况。但是,在课堂教学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学生的教学心理...
16
二、教师心理与自我调控
在教学的主体系统中,教师是教学心理的主要调控者,教师既要调控学生又要调控整个教学过程,所有这些调控都建立在教师对自身心理调控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必须首先了解自身...
17
三、教学中的师生心理互控
师生在教学中的和谐统一得力于师生双方心理互相协调。学生在调控自身心理的同时也在调控教师,教师在调控自身心理的同时也在调控着学生。当双方心理互相碰撞,产生强烈的共...
18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9
让阳光洒满奉献者的心灵
【作者】李艳秋 【作者简介】李艳秋 山东菏泽师专教育系 有开朗的性格就会有快乐;有乐观的态度就会有笑容;有健康的心灵就会拥有阳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
20
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王翠绒/江卫锋 【作者简介】王翠绒 江卫锋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翠绒 江卫锋 计算机网络作为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
21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已经日益成为文化活动和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化可以让人类实现信息共享,克服时间、地域的限制,迅速地进行...
22
1.网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总是受到限制的,集中在同一地点,统一时间,进行同一主题内容的教育。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以面对面上课和个别交谈为主,信息的传输是单...
23
2.网络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信息网络的运用,其信息量、传播速度及影响力远远大于过去任何一种的传播手段。任何人只要一上网,便既可方便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又可与外界任何人进行思想交流,足不出户就...
24
3.网络变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采取“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是“听报告、开大会、读报纸”的方式,对有利信息的陈述多于对不利信息的分析,对教育内...
25
4.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便捷的网络传递,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通过网络系统,我们可以以最小的投入建立对外宣传网站,以最快的速度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科学的世界观、...
26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发明者称之为一片“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美妙境地,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重的,其负面...
27
1.网络的开放性给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尽管计算机网络并不带有社会政治制度的标签,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信息传播渠道,其无国界的开放性在给我们带来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与社会发展主流和人类道德文明相悖的副...
28
2.网络的自由性给信息导向及价值观念的养成教育增加了难度
传统媒体由于其固有的特点而比较容易被控制,党和政府可以牢牢地把这些媒体掌握在自己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分类把握,使教育对象接受的尽可能是真实有利...
29
3.网络的隐蔽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就其教育对象而言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因为可事先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兴趣及其需要,可切实解决其在生活、学习和思想方面的实际问题。在网...
30
4.网络的虚拟性带来了一些新的心理问题
网络所提供的并不是真实、完整的社会交流,而只是一个虚拟的环境。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人们终日与计算机打交道,且随着网络与人们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