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
学生走进教材,把
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向书本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我归纳、提炼、相互研究讨论及教师的点拨,完成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逐步学会自我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采用定向自读法,教师给出阅读提纲或思考题,使学生按要求提出教材中的问题并做出答案;采用归纳自读法,要求学生广泛研读教材,找出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及自己思考的结论与疑点。
如在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一节时,教师导入新课后给学生10分钟时间通读教材,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找问题,提出问题,把发言权交给学生。经过广泛发言,学生归纳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时间、地点、主要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等。这样通过学生读教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