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技纵横:领略军事变革的先锋潮流》简介
《军事科技纵横:领略军事变革的先锋潮流》这本书是由.刘新科,王道伟,白雪莲,肖占军编著创作的,《军事科技纵横:领略军事变革的先锋潮流》共有107章节
1
序
200多年前,全世界公认的军事理论权威——若米尼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即便拥有极好的军事组织,倘若不培养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尚武精神,那么这个国家还是不会...
2
目录
目 录 序 第一章 动于九天之上——航空航天技术 航天测绘技术:全域收集地理信息 航天测控技术:控制航天器 空间通信技术:“天籁”之音 火箭技术:助推航天器升空...
3
第一章 动于九天之上——航空航天技术
...
4
航天测绘技术:全域收集地理信息
2000年2月11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卡那维拉尔角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执行耗资3.64亿美元,被称为“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Shutt...
5
航天测控技术:控制航天器
人们将各种航天器送入太空后,并不是撒手不管任其自由自在地飞翔,而是要它们随时听人摆布,为人们服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及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都将其分布在太空的各...
6
空间通信技术:“天籁”之音
中国在1970年4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它向地球发回了乐曲和遥测信号,被当时的人们激动地称呼为“天籁”之音,也迈出了我国空间通信的第一步。那...
7
火箭技术:助推航天器升空
运载火箭是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航天器从地球运送到预定轨道的运载工具,这些航天器最轻的不到2千克,重的则达近200千克。同时导弹的飞行也...
8
空间站技术:打造太空军事“基地”
空间站是长期在太空运行并具备一定试验或生产条件的、可供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或轨道站。空间站在轨道运行期间,用运输器可以接送宇航员、运送物...
9
导航技术:全天候定位
在古代,人们在茫茫大海上或一望无垠的沙漠上迷失方向的故事不计其数。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军事活动空间进一步拓展,不仅有茫茫大海,还有深奥的太空...
10
气象卫星技术:把脉“天神”脾性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大战前,诸葛亮总是掐指算卜,有人认为他是为“天神”把脉,查看气象情况。其实他这一举动,并不是迷信,而是计算阴阳、寒暑、时制,来为军事行动作铺...
11
海上发射技术:移动至最佳发射位置
2006年1月30日,南太平洋上空一枚火箭刚刚升起,巨大的火球就将其淹没——火箭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这枚火箭是从一个浮游式平台上发射的。此前,已进行过20余次的火...
12
反卫星技术:太空不再安全
1985年9月,美国进行了首次小型反卫星导弹的实弹空中发射试验,成功地击毁了一颗在距地面555公里的近地轨道空间运行的试验卫星;2007年1月11日,我军也成功...
13
突防技术:形同虚设的导弹防御系统
2000年以来,美国到处推行其NMD、TMD导弹防御计划,以防止所谓的无赖国家的导弹攻击,并一度要把导弹防御系统建立在俄罗斯的家门口,并妄图把我国台湾也纳入其中...
14
动能拦截技术:击毁弹道导弹
动能拦截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的实施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主要用于防御弹道导弹。动能拦截弹由助推火箭和作为弹头的“动...
15
轨道轰炸技术:太空“轰炸机”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空间向太空空间拓展,是军事斗争的一次质的飞跃。在浩瀚的太空空间内,既没有诸如领土、领海、领空等政治因素的限制,也没有诸如高山、大海、气候等...
16
空中加油技术:为战机续航
1986年,美军的F-111E机群,先后经过6次空中加油,绕道大西洋,往返11000公里,历时16小时,完成了空袭利比亚的作战任务,使人们真正见识到了美军“无远...
17
超音速技术:战斗机突破音障
1947年,美国空军试飞员查尔斯·爱尔伍德·耶格尔驾驶一架美国贝尔XS-1型火箭发动机飞机,进行了第一次超音速飞行,飞行速度达到1078.23千米/小时。美国目...
18
主动控制技术:成就“眼镜蛇”动作
俄罗斯的勇士飞行表演队的超级“眼镜蛇”动作使苏-27战机闻名遐迩、风靡世界,人们为战机优异的机动敏捷性叹服。战斗机的敏捷性之所以大大提高,是因为现代战斗机在设计...
19
垂直/短距起降技术:像直升机一样升降的战斗机
在大家的印象中,只有直升机才能垂直起降,而战斗机的起降都要滑行过长长的跑道,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战争中把摧毁对方机场,使敌方的战斗机不能升空作为控制制空权的一种战略...
20
起飞助动技术:战斗机起飞跳板
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诞生以前,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往往用弹射器弹射起飞,这种做法在西方国家获得了普遍应用。但俄罗斯人却发明了战斗机的起飞跳板来帮助航母上的战斗机起...
21
地形跟随与回避技术:低空领航员
超低空飞行,是利用雷达低空盲区的存在,规避敌方雷达探测,突破敌方防空网实施轰炸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战机速度很快,会使得飞行员在高低起伏的复杂地形上空飞行的危险性增...
22
地效飞行技术:揭秘“里海怪物”
20世纪60年代西方侦察卫星发现里海海面上有一种贴着海面高速“奔跑”的怪物,速度极快,一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成了军事界一个难解的谜。后来,随着苏联逐渐对这...
23
无人机技术:追求“零伤亡”
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注重作战人员的“生命关怀”,他们认为在战场上,投降是一种不丢脸的选择,只要不丢命就行。为了降低人员死亡率,美军不仅鼓励在必要时投降,还...
24
飞行记录技术:揭秘黑匣子
每当新闻里出现民航飞机失事的报道,总会有这样的词句:“目前,打捞‘黑匣子’的工作正在进行”,或者“救援人员正在努力寻找‘黑匣子’”,或者“飞机上的‘黑匣子’目前...
25
敌我识别技术:辨别敌我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第一天,埃及击落以色列飞机89架,但同时也击落自己的飞机69架;海湾战争中,即使在力量对比一边倒的形势下,多国部队的伤亡仍有一半是自己...
26
第二章 窥探军事隐私——侦察监视技术
...
27
反捕捉技术:雷达侦察
大家都知道,雷达是探测高手,能超视距发现敌方的飞机、舰艇和来袭导弹。但强中更有强中手,雷达侦察技术就能捕捉到雷达发出的信号,对其迅速定位,并引导战机或导弹对其进...
28
规避技术:专攻雷达盲区
演兵场上,红蓝双方激烈对抗,蓝方雷达兵高度关注着雷达显示屏,以防红军空袭,正当此时,防空警报却陡然响起,雷达上并没有显示,红方的战机怎么就来了呢?要弄明白这个原...
29
无源探测技术:捕捉隐形飞机
1999年3月28日,对空袭南联盟的美军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星期天”。美空军参加空袭的一架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被南联盟军防空部队击落,从而打破了F-11...
30
激光探测技术:抗干扰雷达
说起激光技术,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杀人不见血的激光武器,而可能对激光雷达知晓不多。实际上,激光雷达以极高的时域、空域、频域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在火力控制、精确制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