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干扰技术:光电设备杀手

光电子干扰技术:光电设备杀手

光电设备即运用光电子信息技术的设备,在军事上用途极广,比如主动与被动式的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激光测距仪、红外线制导导弹、激光制导导弹、电视制导导弹和制导炸弹等,配备光电设备的武器装备在现代作战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针对这些光电子武器装备的光电子干扰武器也随之诞生,并成为现代军队进行自身防卫和对敌实施软杀伤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光电子武器之间干扰与反干扰的激烈对抗和斗争,已成为信息战争的重要内容。

红外线干扰武器。实施软杀伤的对象主要是敌方的红外观瞄装置和红外制导武器。不论是红外观瞄装置还是红外制导武器,都是依靠捕捉目标的红外辐射信息来实现探测或攻击的作用的。因此,红外线干扰也是围绕着红外辐射信息来进行的。或是掩盖己方被探测和攻击目标的红外辐射信息,或是发射更强烈的红外辐射源,制造虚假信息或大量无用信息,对敌实施压制性及欺骗性干扰。进行红外线干扰的装置,根据其是否辐射红外线能量,可分为有源性干扰和无源性干扰。

(1)有源性红外线干扰武器。有源性红外线干扰,又称积极性红外线干扰或主动性红外线干扰。目前,有源性红外线干扰武器的软杀伤对象,大多是红外制导导弹。其干扰方式可分为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又以欺骗式干扰武器居多。在有源性红外线干扰武器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上,往往与箔条撒布装置设置在一起,有些金属箔条撒布装置兼有抛射红外干扰弹的功能,这就使它具有电子干扰和红外线光电子干扰的双重功能。由于许多威胁飞机和舰艇的空空导弹、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都采用了红外制导方式,因此,目前大多数现代化的作战飞机和水面舰艇都载有有源性红外线干扰武器,以压制和欺骗敌方的导弹。①红外线调制干扰机,这种干扰机的干扰方式是用电或燃料来加热陶瓷等红外线发生源物质,通过机械性调制它们所发出的红外线辐射能,向敌方导弹发送调制红外线光,使导弹的红外制导寻的器发生混乱。这是一种欺骗性红外线干扰武器。②红外线脉冲干扰机,这种干扰机的干扰方式是使用铯灯、弧光灯等强烈的红外线光源,高速开关,向敌方导弹发射强大的红外线脉冲,使导弹寻的器的信号处理功能发生混乱,丧失对目标的跟踪攻击能力。这是一种压制性红外线干扰武器。③红外线闪光信号灯干扰机,这种干扰机的干扰方式是在干扰机的载体(如飞机和舰艇等)的两端设置强有力的红外线光源,使其按适当的速率,像闪光信号灯一样交替闪光,使敌方导弹的飞行方向产生大幅度摇摆,从而难以命中目标。这是一种欺骗式干扰武器。④红外线诱饵弹,这是一种可从飞机、舰艇、地面发射,通过辐射强大红外线能量,制造假目标,诱骗来袭导弹的有源性欺骗式红外线干扰武器。有烟火型诱饵弹、复合型诱饵弹、燃料型诱饵弹等类型。烟火型诱饵弹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一种红外线诱饵弹,它只能通过释放烟火来辐射红外线能量,燃烧时间约3秒,辐射功率15千瓦;复合型诱饵弹既能辐射红外线能量进行红外线欺骗干扰,又能通过抛撒金属箔条实施无源性雷达电子干扰,是一种专门对付“红外+雷达”复合制导导弹的干扰武器;燃料型诱饵弹是一种通过向威胁区域喷洒诱饵燃料,在空中形成燃烧区,引诱红外制导导弹发生误差的一种干扰武器。⑤喷油延烧干扰装置,这种装置能在它发现已被敌方导弹跟踪时,突然从飞机发动机喷口附近喷射出一团油料,延迟一段时间后开始燃烧。燃烧时所产生的红外辐射与飞机发动机的尾焰极其相似,形成假目标,从而牵引导弹的跟踪能量中心,造成导弹脱靶。喷油延烧干扰装置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红外干扰武器。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采用成型燃烧技术的喷油干扰装置,并可改变红外辐射频率,以模拟中长波段的目标形状,更有效地干扰红外制导导弹。

(2)无源性红外线干扰措施,也可称为消极性干扰或被动性干扰。它不是依靠辐射红外线能量来干扰敌方的红外观瞄器材和红外制导装置,而主要是采用以下干扰方式:一是冷却己方需保护的目标,减少它的红外辐射量,称之为降温式干扰;二是使用屏蔽物覆盖在需要保护目标的周围,遮断或减少目标红外辐射向敌方的传播,称之为遮蔽式干扰。这两种干扰方式,都是为了减少敌方获得己方目标红外辐射信息的可能。降温式红外干扰常用的方法有:通过旁路将冷空气混合入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排气和舰艇的排烟中,使其温度下降;在舰船的烟囱外侧用水流冷却,以减少红外辐射。遮蔽式红外干扰常用的有反红外遮蔽器材、反红外伪装器材和烟幕等。反红外遮蔽器材是在喷气式飞机的尾喷管、舰艇的烟囱以及坦克的发动机等集中大量辐射红外线能量的部位,安装热遮蔽板,以减少红外辐射,降低敌方红外观瞄器材和红外制导装置的探测能力。

激光干扰武器。军事领域里的激光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制导武器和测距仪器。这些武器系统的核心都是激光传感器,它们都是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束,依靠反射回来的激光信息来实现制导和测距的。因此,激光干扰的软杀伤对象就是这些武器系统的激光传感器,目的是破坏和降低它们的功能,使其无法获取目标的信息。激光干扰也可分为有源性干扰和无源性干扰。(1)有源性激光干扰武器,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激光器向敌方武器装备系统的激光传感器发射激光束,对其进行干扰。它也有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之分。压制式干扰有直接式激光干扰和散射波式激光干扰。直接式激光干扰机是一种发射脉冲波激光或连续波激光的激光干扰武器,它直接对敌方的激光传感器进行照射,使其产生光饱和,而不能接受目标的光,更大功率的激光器,可使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检测器性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种干扰方式要求瞄准敌方激光传感器的信号接收窗口实施干扰。散射波式激光干扰则不需要瞄准,只需在与敌方激光传感器相应的频率上,用一部或几部激光干扰机发射激光干扰波,利用大气对激光的散射效应,在空间形成许多杂乱的激光散射波,干扰敌方激光目标指示器等的信号接收装置,使其传感器失灵。激光干扰中的欺骗式干扰,干扰机系统中的激光侦察告警机,接收到敌方激光测距仪等装置发射的激光信息后,激光干扰发射机发送出与之相同波长、相同脉冲、重复频率的激光干扰脉冲。通过这种假反射波与真反射波在时间上的差异,使敌方探测目标时发生距离上的误差。(2)无源性激光干扰器材。对激光武器的无源性干扰,可根据对激光束的作用,分为衰减性干扰和反射性干扰。目前使用的激光武器大多采用可见光、红外光或紫外光波长的光束,它们都有怕烟雾的缺点。所以,当遇到敌方激光武器威胁时,立即施放各种形式的烟雾,可使敌方激光束的能量骤然衰减,无法到达目标。即使到达目标,也难以反射回激光信号的接收装置。有时,烟雾还会产生激光反光点,形成假目标,对激光武器的探测和制导系统具有欺骗性干扰作用。对于那些具有直接杀伤效能的激光武器,烟雾也可有效遮蔽目标,或使激光束变得软弱无力,难以给目标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