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武器技术:兵器中的新锐
在定向能武器的大家族里,“各路诸侯”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激光武器技术以其快速、灵活、精确、价低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异性能,稳坐第一把“交椅”,它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美国为保护本土、海外驻军以及友邦和盟国们免受弹道导弹的攻击,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进行了整合、完善,建立了一体化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MD),以有效拦截各种射程和不同飞行阶段的弹道导弹。弹道导弹的飞行阶段,主要包括助推段、中段和末段。一般说来,对弹道导弹助推段的拦截效果更好。为什么呢?因为近程弹道导弹的助推段一般在100到120秒,洲际弹道导弹的助推段一般在240到300秒,此时信号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跟踪,飞行速度慢容易命中,而且此时多弹头、诱饵和干扰物还没有释放,在助推段拦截弹道导弹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和可能的核生化武器的危害不会对拦截国造成危险。因此,美国始终把助推段拦截视为“可靠拦截”。助推段拦截谁堪“横刀立马”?“大将军”高能激光武器最能担此重任。其一,可用机载高能激光武器进行拦截。目前,美军正在进行机载氧碘激光武器计划。据称,该系统从探测目标到完成攻击仅需10秒钟。美军曾计划在2008年末建立一支由7架载有激光武器的飞机并配备E-3预警机和F-22战斗机组成的机群,以形成在太平洋上空摧毁敌方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的能力。其二,可用天基激光武器实施拦截。天基激光武器是由激光武器安装在空、天作战平台(航天飞机、空天飞机)上构成的。目前,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负责建造的5兆泛频氟化氢化学激光器,代号“阿尔法”,拟作为天基激光武器之用,主要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对付由弹道导弹造成的威胁。为了降低部署费用,美国防部还提出,要部署由6个平台构成的小星座,以覆盖中东、北非或东北亚这些重点战区。
美国、以色列联合研制的战术高能(强)激光武器概念演示
现代战争是昂贵的战争,是打“钱”的战争。所谓“昂贵”和打“钱”,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指的是弹药的高价格。如一枚空地导弹的价格达十几万到几十万美元,一枚激光制导炸弹最便宜的也得几千美元,多的恐怕需几万美元。激光武器与之相比,价格就低得多了!比如,百万瓦级氟化氘激光武器每发射一次费用仅为1至2千美元。据专家们披露,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激光发射一次的费用可降至数百美元。不仅如此,激光武器还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以陆军的快速发射高炮为例,这种高炮的炮管寿命短,连续发射几分钟后就要更换,而激光武器不存在多次发射的寿命问题。基于这一缘由,可以预计,在目前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的基础上,未来将出现将新型防空导弹、高炮和激光武器三结合的对空防御系统。更值得一提的是,激光武器具有速度快(30万千米/秒)、机动灵活(发射激光束时几乎没有后坐力,便于改变射向)、精度高、不受电磁干扰的战役战术特点,它的作战性能与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更胜一筹。如美军研制的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每次作战最多可以跟踪70枚炮弹,每分钟可以摧毁大约12枚炮弹,而且还可以拦截威胁极大的便携式防空导弹。
进入21世纪,随着太空军事应用和商业应用的迅猛发展,太空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战略制高点。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大国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间能力提供的“不对称”优势,使对手处于盲目挨打的被动地位。作为世界上空间应用最成功的国家,美国把控制太空作为国家安全、军事战略和国家利益的重心。同时,美国人也认识到太空军事系统的脆弱性。美国空间管理局与组织评估委员会指出,美国未来的太空军事系统有可能遭敌大规模攻击而出现“空间珍珠港”事件。为此,美国提出,到2020年控制空间要达到下列5个目标:一是确保进入空间;二是监视空间;三是保护美国及其盟国的航天系统;四是防止敌方使用美国及其盟国航天系统;五是阻止敌方使用航天系统。同时,为实现上述5个目标定下了5种主要手段:欺骗、破坏、抑制、降级和摧毁敌方太空资源。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武器正成为美国实现5个目标、达成5种手段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激光武器通过发射高能激光束,可通过烧蚀效应、激波效应、辐射效应杀伤敌方卫星,使其毁坏或丧失工作能力。在激光武器使用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天基激光反卫星武器。它主要用于空间防御和攻击,即把激光武器装在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和空天飞机上,用于击毁敌方的卫星。这种激光武器,可以迎面截击,也可以从侧面或尾部追击。二是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它主要用于反低地球轨道卫星,能干扰、致盲和摧毁低轨道上的军用卫星。1997年10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南部沙漠深处的白沙导弹靶场高能激光系统试验中心,利用“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向在轨道上运行的MSTI-3号气象卫星发射了两束高能激光(持续时间不到1秒和大约10秒),激光束直径2米左右,输出能量为200万瓦,试验使得该卫星不能正常工作。
同时,激光武器还广泛用于低强度战争中。美军认为,在类似伊拉克和阿富汗这样的冲突地区,美军官兵不但要应付武装人员的袭击,还必须时刻警惕敌对的非武装群众的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最能派上用场,它能够在一瞬间让敌人丧失抵抗能力,其心肺功能却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具体说来,使用这种战术高能激光武器,利用远距离作用的非杀伤性,可以让美军在作战时“为所欲为”,“任意”对“威胁者”进行激光射击,而不杀死无辜者的生命,不留下美国“不尊重人权”的把柄;利用其热灼效应可以在较远距离上损坏电子元件的功能,能使导弹和遥控炸弹、路边炸弹上的电子器件失灵,还可以用来远距离引爆路边的炸弹或者地雷,以免受其害。
当然,高能激光武器也有它的局限性。随着射程的增大,照射到目标上的激光束功率密度会随之降低,毁伤力也会随之减弱,使有效作用距离受到限制。此外,使用时还受到环境影响。比如,在稠密的大气层中作用时,大气会耗散激光束的能量,并使其发生抖动、扩展和偏移;恶劣天气(雨、雪、雾)和战场烟尘、人造烟幕对其影响更大。但这些弱点、缺点,淹没不了高能激光武器在战争中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