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战术侦察技术:战斗机也能搞侦察

机载战术侦察技术:战斗机也能搞侦察

在人们的印象中,搞侦察都是各种各样的侦察机的任务,战斗机一般用于制空作战。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目标的实时侦察能力,尤其是满足打击“时间敏感”目标的需求,许多国家除继续改进在役侦察机并装备无人侦察机外,还在战斗机上安装了战术侦察系统,使其能兼顾执行侦察任务。

目前,美海军和空军都为各自的战斗机研制了机载战术侦察系统,这些侦察系统不仅可以实时获取侦察信息,而且还可以将获取的信息实时显示或传递给地面站进行处理。目前投入使用的主要有:

美海军的共享侦察吊舱。该系统采用最先进的侦察技术,可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收集红外、光电和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战场指挥员,从而大大缩短侦察、打击目标的时间。共享侦察吊舱体积与330加仑的燃料桶相当,重约960千克,内部设备主要有1台中空双波段(可见光和红外)CA-279/M照相机、1台高空双波段(可见光和红外)CA-279/H照相机、1台数字化记录仪和1部天线。照相机可同时在2个波段工作,其镜头可以通过旋转组件调整方向。同时,吊舱以及飞机提供的导航数据也可以改变照相的方向,图像实时传输到机载显示器和海军地面工作站进行监控。侦察高度范围为600米~1.5万米,斜距80多千米。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能够适用于不同平台,目前用于F/A-18和P-3飞机,未来可用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不占据载机空间,共享侦察吊舱安装在炸弹架上,而不是机身或导弹架上,因此不会影响飞机的载弹量。

美军的先进战术机载侦察系统。先进战术机载侦察系统是英国BAE系统公司为美军开发的,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90年代部署,现已用于实战。这套系统主要包括红外线性扫描仪、可见光中低空光电传感器、2台数字磁带记录仪、1套侦察管理系统,以及与APG-73机载雷达的接口,能够对光电、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进行融合。先进战术机载侦察系统获取的各类信息,可通过公共数据链传送到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以及其他通用图像地面或水面接收站中。到目前为止,美军共采购了19套该系统。在科索沃战争中,美海军陆战队第332全天候作战攻击编队使用了2架配装该系统的F/A-18D(RC)飞机,成功地为联军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实时/近实时图像。而且由于系统采用了内置方式,所以不影响飞机的作战能力。

英国机载侦察吊舱。主要装备于“旋风”战斗机,机载侦察吊舱是古德里奇宇航公司制造的实时战术侦察系统,具有高低空、全天时侦察能力,安装在飞机腹部,收集视频信息和红外数据。数据可贮存在飞机上,也可实时发送到地面工作站,现已形成作战能力。机载侦察吊舱长约6米、重约900千克,主要设备包括DB-110照相机、侦察管理系统、传感器控制单元、吊舱电源分配单元、数字磁带记录仪、数据链和环境调节系统。在驾驶员后座舱还设有显示器,可用来观察图像、调整图像收集过程。DB-110照相机有可见光和红外两个波段,焦距分别为2800毫米和1400毫米,各自使用1个线阵列和2个面阵列,能够在30~130千米或更小的距离内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有图像广域搜索、点和体目标跟踪3种收集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具有防区外成像能力,能在93千米外、7千米高空对车辆清晰成像。

瑞典模块化侦察吊舱。主要用于JAS39“鹰狮”战斗机,侦察吊舱使用1553B总线接口,可将数据传输到驾驶员座舱显示屏上。吊舱中有包括红外和光电照相机在内的多种传感器。座舱显示屏上可实时显示高分辨率的图像。“鹰狮”于2004年装备先进战术信息数据链后,所获取信息可以在飞机和地面站间实时传输。由于这套系统是内置模块,因此也可集成到其他吊舱中。

以色列光电/红外远距离倾斜摄影系统。该系统覆盖区域广,可在高度9~15千米、距离约96千米范围内生成高清晰的可见光或红外图像,具有高空防区外侦察能力。其地面站包括1个接收单元和机动图像开发单元。此外,以色列拉斐尔公司还开发了RecceLite战术侦察吊舱,是一种全天时的光电侦察吊舱,能够实时传输图像,并可与“蓝盾”瞄准吊舱共享信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系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