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轰炸技术:太空“轰炸机”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空间向太空空间拓展,是军事斗争的一次质的飞跃。在浩瀚的太空空间内,既没有诸如领土、领海、领空等政治因素的限制,也没有诸如高山、大海、气候等地球因素的阻碍,轨道武器装备在轨道机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可进行真正全方位的机动作战,对敌方位于任何区域(包括太空、空中、海上和陆地)的任何目标实施实时监测和精确攻击。为获得长期的军事优势,美俄都在积极推进太空军事化,其中轨道轰炸器就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时,苏联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制这种轨道轰炸系统。苏联军事专家设想把装有核弹头的卫星部署在轨道上,当需要时,令其进入再入地球大气层,摧毁地面目标。这种轨道轰炸器是天基航天器的一种。在未来战争中,它将秘密部署在轨道上,装扮成卫星,或混在卫星当中,一旦需要,它就像“神兵天降”,给敌方以突然性的沉重打击,具有进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它属于航天进攻武器,主要有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多轨道轰炸系统和轨道轰炸系统。其中部分轨道轰炸器,是苏联试验的一种空间武器,它以“SS-9”导弹为基础,加上一个反推火箭和轰炸系统综合平台组成,平时它在地面待命,使用时发射进入卫星轨道运行。第二级火箭分离后,根据地面命令,反推火箭点火将其送入再入大气层的轨道。由于它在进入再入大气层前绕地球运行不到一周,所以称为部分轨道轰炸器。部分轨道轰炸器是在反弹道导弹系统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出现的,由于它采用的是卫星轨道,不同于战略弹道导弹的抛物线弹道,故可避开反弹道导弹系统的侦察和打击。
轨道轰炸器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从同一发射场方向攻击同一目标,使被攻击一方防不胜防;二是平时可发射到空间轨道上与其卫星一起运行,比较隐蔽和安全,令对方难以区别;三是在空间轨道运行时处于待命状态,随时都可以按指令机动变轨,选择攻击目标比较灵活;四是它在300千米高度轨道以7.7千米/秒的速度运行,只有在重返大气层时才有可能被发现,而此时离攻击目标仅有3分钟左右时间,很难组织有效的拦截,所以增大了攻击的突然性;五是可以攻击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达不到的地球背面目标,且相对行程比洲际弹道导弹近,若以300千米高度的轨道运行,只需45分钟即可到达目标,使对方地面防御系统的预警时间大为缩短。
2001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指示国防部研究“对实施快速全球打击有价值的次轨道空间飞行器”,这种目前被称为“空间轰炸攻击机”的飞行器,可以在30分钟内摧毁地球另一边的目标,可以在90分钟内打击地球上的任何目标并返回美国的基地,同时能够保护美国的卫星而打击敌方的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