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技术:打造太空军事“基地”
空间站是长期在太空运行并具备一定试验或生产条件的、可供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或轨道站。空间站在轨道运行期间,用运输器可以接送宇航员、运送物资和设备。苏联(俄罗斯)的空间站一直使用飞船为运输器,美国和西欧则用航天飞机接送宇航员和货物。空间站一旦应用于军事,人类部署在太空的军事基地便产生了。
空间站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太阳能装置等部分组成,有的还具有桁架结构。对接舱一般有多个对接口,其中一部分对接口用于停靠接送宇航员和运送物资的航天器,另一部分对接口则用于组合扩大空间站。气闸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出入空间站的通道。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主要工作场所。生活舱是宇航员进餐、睡眠和休息的地方,一般设有卧室、餐厅、体育锻炼区和卫生间等。服务舱内通常装有推进剂、水、气源和电源等设备,为整个空间站服务。专用设备舱是根据飞行任务而设置的安装生产和试验专用仪器的舱段,它也可以是不密封的构架,用以安装暴露于太空的探测雷达、天文望远镜和试验装置等仪器设备。太阳能发电装置设在空间站舱体的外侧或桁架上,为空间站上各种仪器设备提供电源。
美国和苏联都十分重视空间站的军事应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空军就搞了一个载人轨道实验室计划。所谓载人轨道实验室其实就是一个军用超小型空间站。该计划投资15亿美元,但由于各种原因于1969年被撤销。从6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研制“礼炮”号系列空间站。1971年4月发射“礼炮”1号空间站,随后又陆续发射了6艘。这些“礼炮”号空间站可以分为两个系列:一是民用系列,如“礼炮”1、4、6和7号空间站;另一个是军用系列,如“礼炮”2、3和5号空间站。虽然两个系列空间站在基本结构上相似,但内部设施和完成任务方面则有明显区别。苏联和美国航天员的军事研究和试验不仅在军用空间站上进行,而且在民用空间站上也大量进行。苏联在“礼炮”1号飞行期间进行过导弹观察试验;在“礼炮”7号飞行时,对载人空间站的军事应用价值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特别是评估了用空间站来支援陆、海、空军事行动的可能性。“礼炮”7号空间站上的军事试验有五大类:(1)观察苏军在军事演习中为隐蔽行动而施放的烟雾,并对其隐蔽效果进行评估;(2)观察苏军的反弹道导弹试验的全过程,从发射反弹道导弹到拦截敌人送入再入大气层的导弹弹头;(3)观察苏海军演习,用以研究航天员进行指挥控制的可能性;(4)用特制的传感器观察苏军地基激光武器的试验情况;(5)用安装在空间站上的天基激光武器进行空间目标搜索和跟踪试验。同时,苏联还一度发展过用于太空作战的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基地——“钻石”空间站,苏共中央委员会要求将“钻石”空间站建成“太空堡垒”,除了进行军事侦察之外,还要完成太空作战任务。为此,在“钻石”空间站上装备有一台23毫米高速航空机关炮,能够对敌人的卫星、飞船和拦截器进行打击。
国际空间站
但是有意思的是,美苏经过多年的太空较劲,目前都放弃了建立太空军事基地的计划。为什么呢?细说起来,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随着反卫星武器的发展,空间站易被发现、跟踪和击毁。小型空间站重18~20吨、中型空间站100吨左右、大型空间站在400~500吨以上,都是空间的庞然大物,在未来的太空战争中,这些庞然大物目标很大,容易被击毁。据估计,小型空间站的易损性比卫星大10倍,大型空间站的易损性比卫星大百倍。可能出于这一考虑,美苏都放弃了这一计划,现在的空间站都是用来民用试验的了。(2)可能是建造和维持费用昂贵的原因使然。空间站的建造费用昂贵,例如美国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费用,在1988年计划为215亿美元,1989年变为247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383亿美元。根据美国国会会计总署的估算,到2027年国际空间站的总费用将高达940亿美元。如此高昂的建造和维持费用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搞国际合作,与欧洲空间局、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共同承担费用。同时,由于国际上对禁止太空军事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应对非传统挑战的紧迫性日益增长,除非空间站在未来战争中确实能起到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否则难以得到国会、政府和军队的认同。(3)目前为止,有关空间站的军事应用都是试验性的,而不是经过实战考验的。例如,空间站在完成军事侦察任务时必须在低轨道上运行,很容易被对方击毁。在实际的军事应用场合,无法保证自身的生存,如何能完成作战任务?而且空间站极为昂贵,小型空间站的建造费用是军用卫星的几百倍。凡是长脑子的人,都不会在未来战争中用这样昂贵的庞然大物来完成普通军用卫星即可完成的任务。正是由于空间站有着这些弱点,其军事应用才日益不为各国军方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