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制导技术:拖着长长尾巴

有线制导技术:拖着长长尾巴

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试射的导弹有时候后面会拖着一根长长的线,这条线是做什么用的呢?实际上这种导弹是光纤制导武器的一种,拖的这条长线就是光纤。

光纤制导武器主要包括光纤制导导弹和海军用的光纤制导鱼雷。这种光纤制导方式的基本原理同使用传统电信号传输遥控线路的工作过程相类似,但根本不同点在于使用了光纤线路和光纤接口光—电转换器,它是由操纵手控制的人工智能武器,用光纤传输目标图像,其制导精度极高,导弹射程可大幅增加,且更加安全可靠。

光纤制导的导弹主要用来反坦克和武装直升机,一般射程为10千米。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白天使用的昼光型,采用电视导引头;另一类是全天候使用的昼夜型,采用红外导引头。这些导弹控制都是通过导引头的电视摄像机和红外探测成像仪将导弹前方的图像通过光纤线路传输到操纵手的屏幕显示器上来,使操纵手犹如随同导弹一块飞向目标,当然命中精度要高得多了。

“独眼巨人”反坦克导弹

我们以法、德、意等国正在研制的一种光纤导弹为例,来看看这种导弹到底是怎么工作的。1988年他们研制成功“独眼巨人”反坦克导弹,当时导弹射程为10千米,现在,他们在此导弹的基础上,联合研制一种对点目标实施纵深打击的光纤导弹系统。这种远程精确打击系统最大射程60千米,可安装在车辆、直升机或小型舰艇上,打击装甲车辆、防空雷达、导弹阵地、直升机、火炮系统和小型船只。

该导弹的任务计划系统重新规划只需2~3小时,具有重新定位目标的能力。导弹发射时不需要精确瞄准,瞄准精度在300~400米即可。导弹的核心是其独特的制导系统——高分辨红外相机,工作波段为3~5微米,通过光纤将图像数据实时回传给操纵手。操纵手在末制导阶段可以把导弹导向图像视场中出现的更重要的目标。操纵手可以在导弹接近目标280米时中止打击,指示导弹重新爬升,以捕获新的目标。根据目标的特性不同,捕获距离在3~8千米之间。

导弹从安装到发射的反应时间约30分钟,最大射程飞行时间约6分钟。导弹重130千克,长2.7米,携带20千克重的锥形装药预置碎片弹头。导弹的推进系统包括一枚助推火箭和一台当导弹速度达到150米/秒才开始工作的涡轮喷气主发动机。

导弹尾部的管状线轴释放数据链路光纤,系统用光纤把目标的视频数据传给操纵手,又把操纵手的指令传给导弹,传输率高达200兆字节/秒,抗干扰性强。光纤在120~250米的巡航高度下不会触及障碍物。但是,有专家认为,以接近180米/秒的速度释放光纤是该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

光纤制导也不是十全十美,就该系统来讲,潜在的问题是,在低速飞行时易受敌方近程防空导弹的拦截,发射器不够稳固易损坏光纤。另外,光纤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指标是光纤强度,还要解决光纤直径、带宽、衰减率、技术接口,以及不能出现缠绕问题。尤其在丛林地带时,光纤制导导弹是不能使用的,但在沙漠或海上使用还是比较有前途的,光纤技术在制导武器中的应用,尽管还有许多重要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但它有可能成为运用其他技术无法制成的新一代智能武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