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占风华·上洋》简介
《首占风华·上洋》这本书是由.林敏苏著创作的,《首占风华·上洋》共有100章节
1
编委会
顾 问 吴尧全 郑子毅 策 划 郑成刚 陈爱玉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卢锦泉 李文协 李贤松 张克湘 陈玉清 陈丽春 陈国榕林 麟 林秉杰 林宝峰 林敏...
2
序 传承历史文化 建设崭新家园
中共福州市长乐区首占镇党委书记:郑成刚 福州市长乐区首占镇人民政府镇长:陈爱玉 “山清水秀形胜福地育馨德,地灵人杰文化名镇展芳华”。首占,这个位于福州长乐区中西...
3
目录
目 录 编委会 序 传承历史文化 建设崭新家园 上洋概况 上洋概况 自然与环境 村庄位置 洋号 浦道 池塘 古树木 气候 桥梁 道头 道路 姓氏源流 高氏源流 ...
4
上洋概况
江山第一,首占上洋。上洋村坐落于闽江下游主支流——马头江旁,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江流上河江曲折,犹如“玉带”环腰。四面山密,绵延起伏,犹如藏龙卧虎、凤翔鹤舞...
5
上洋概况
上洋村位于长乐区西南部,东与首占村接壤,相距不足3千米,西与营前街道交界,为临江平原,北连航城街道,南邻塘屿所在地。全村1137户,总人口4130人,辖2个自然...
6
自然与环境
...
7
村庄位置
上洋村位于长乐区治之西南方,旧称“界里”平原中部,距城区不足3千米,坐落于阳厦平原,现已规划为长乐区首占镇新区。东面田野舒展,阳厦与上洋顶两村紧相连;西南平原与...
8
洋号
洋号,长乐人又称“洋”。上洋村地处阳厦平洋,闽江支流之畔,四面地势平坦,浦道纵横,良田沃野,山清水秀。农田多以“洋”名,大洋者数百亩,小洋者数十亩,分述如下: ...
9
浦道
闽江支流上洞江又称马头江,以潮汐水直通本村,浦道纵横交错,水利条件十分优越,对农田灌溉十分有利,水上运输也十分便捷。上洋村有如下浦道: 小珠浦,位于小珠通往上洞...
10
池塘
学燕池,旧名无人知晓,新中国成立后叫学燕池,位于后门浦浦东街宴乐国前面,与后门浦相通(现后门浦已填为大道),旧时此池供洗衣服、洗菜及其他用途,现已填平。 砚池,...
11
古树木
古红榕:为极少有的树木,在后门浦畔,有150年历史,树高20余米,伞径达200平方米,径围6.5米。 古榕:后门浦畔有3株,已枯2株,现留1株,径围4.8米。此...
12
气候
上洋村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暖热湿润。夏长无酷暑,冬短少雪,春长于秋,秋温高于春温。雨季集中,易发洪涝,干季明显,旱情常见。7月偏南风,其他月以东北风为...
13
桥梁
石板桥,位于村西南村前,俗称桥兜,三块石板铺于路中段。整座桥由花岗石造成,浦两岸是石砌的桥墩,上面铺三块石板为桥面。三条石板各有一尺厚、三尺宽、二丈长。它是通往...
14
道头
上洋附近,旧时代没有公路,对运输不利,也不利于人们出行,水上运输是主要的方式。 后门浦道头是由马头江通往镜北浦进入后门浦村中,其岸边就自然而然成为本村货物进出的...
15
道路
20世纪50年代前,交通不发达,上洋一带村民外出是步行小路。前往县城,沿途经过龙门、井尾等村,有十华里的路程。改革开放后,村民经济收入迅速增长,村民对村间道路建...
16
姓氏源流
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称呼,也是中国人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祠堂又称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
17
高氏源流
高氏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故以姜为姓。传至西周时,有叫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传至六世孙文公吕赤,有子受...
18
郑氏源流
郑氏系出周朝姬姓,乃黄帝本姓。郑桓公(?-前771),西周时郑国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弟。周幽王当政时,郑桓公预感到西周将亡,听从太史伯建议,于周幽王九年...
19
黄氏源流
黄姓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大姓,位列百家姓第八位。“黄”之本义指“佩玉”,源于远古时代东夷嬴姓少昊集团中的黄夷。《史记》载,嬴姓后裔分封达14国之多,黄氏即其中的一...
20
赵氏源流
赵氏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九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
21
杨氏源流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22
吴氏源流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
23
陈氏渊源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虞舜的后代。商朝末年,商均的后裔中有一个叫遏父(也称阏父)的人,前去投奔周国,因其制陶技艺精湛,担任了陶正之官,...
24
名胜古迹
留历史之古迹,揽山河之胜境。名胜古迹是先人建筑的印记,是文化信仰的丰碑。上洋村作为有千年历史文化名村,自然不乏胜境古迹,它们作为中华文明标志与延伸,可让人从中感...
25
江凤公园
江凤公园,位于尚书亭,曾称道头亭。马头江边的这个公园,曾是上洋村2个古老的古道头渡口和尚书庙古迹所在地。2000年,在尚书庙前面建了个简易小公园。2008年,乡...
26
碑亭
碑亭内有“江山第一”诗碑。碑文系正楷,横书“江山第一”四字,左边落款是“宋元丰国子监直讲二十六世陈烈公题”,碑中正文镌刻“江山第一亦壮哉,仙居何必问蓬某,墩迎半...
27
古道头
...
28
道头亭道头渡口
道头亭道头渡口位于马头江与洋厦村北浦口处尚书庙150米处,旧时是洋厦村重要的渡口,至20世纪80年代还在使用。马头江(上洞江)起自玉田,经老子洋、坑田、珠湖、丰...
29
拍倒亭道头
拍倒亭道头位于马头江,又叫土头店前道头。相传店前道头地面上有座雄伟的妈祖庙和玄帝庙,因建造在江畔边,岸上流失造成庙宇倒塌,现沉没在江底,所以被叫做“拍倒亭”。道...
30
三块石板
三块石板,又称官道。相传,洋厦村出过大官,他为了自己来往行走方便,也为了迎官送客方便,便从村中至道头亭渡口铺设至石板桥官道。一律使用8尺长、2尺宽、7寸厚的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