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又称“团圆节”。是夜月光最明亮,所以又是赏月的佳节。这夜家家团圆,欢聚赏月。“嫦娥奔月”传说给月亮披上了神奇色彩。中秋节活动有祭月、赏月、步月、吃月饼、守月华、烧斗香、舞火龙、点塔灯、烧瓦塔、放花灯、排獒山等习俗。

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由来已久,据《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秋夕月,即每年秋分晚上皇帝都要到京都的西郊祭月。秦汉时代十分重视这个礼节,到唐朝更为重视,但祭月时间从秋分移到中秋,到清代慈禧,祭月规模空前隆重。民间也有祭月之风。祭月是中秋月亮升起后进行的,供品有月饼、瓜果、萝卜、鸡冠花等。

古代文人赏月大发雅兴,吟诗作赋。诗人白居易《和栉沐寄道友》诗云“高星灿金粟,落月沉玉环”,把月称为“玉环”。宋代大诗人陆游在《月下作》诗中把月比作“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撮”。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把月比喻为美丽的“婵娟”,词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月饼多种多样,馅料有八果、豆沙、枣泥、肉松、蛋黄、银耳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八角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扁形等。人们多喜爱吃圆形的。旧时传统,当夜一家团聚,吃饼赏月。因饼圆如月,果品莱肴用圆盘装,俗称“月梓”。“圆”意依为团圆美满、万事如意。时下,城乡人们中秋互赠月饼的风俗也普及。亲朋好友互送月饼,馈赠大月饼与长辈,长辈馈赠小月饼与晚辈,以表节日的视愿。中秋佳节,以果品供神和祭祀祖先,夜开家宴,月下团坐在圆桌旁,一边品尝各式月饼,一边赏月,同时还燃放爆竹。中秋节,儿童多拾瓦片,往瓦塔中装柴块,到中秋夜月升时燃明,火光冲天,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