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倒亭道头
2025年10月13日
拍倒亭道头
拍倒亭道头位于马头江,又叫土头店前道头。相传店前道头地面上有座雄伟的妈祖庙和玄帝庙,因建造在江畔边,岸上流失造成庙宇倒塌,现沉没在江底,所以被叫做“拍倒亭”。道头店,店前店后,名称尚存。拍倒亭遗迹沉没在江底,水底有一大堆础石、麻石、道头石,还有神像祭器等。有道是道头妈祖庙、玄帝庙遗址,有的说还有土地庙,当时村人到拍倒亭抱回的圣王爷神像——今村的圣王爷神像正是其中的土地爷。
相传二都“阳夏”古称“阳夏四墩”,指吴厝墩、上洋顶、洋尾下、洲店四墩。阳夏平原早年是茫茫水城,道头本在岱边山脚下“祠子庙”(林业局苗圃内)至首占“仙迹观”(俗称“后山观”)。随着洲地从山边开始淤积,水域逐渐退缩,道头从桐行庙迁到“洲店”,“洲店”继续添泥扩大,道头不得不迁到阳夏(洋尾下)、道头。因成为道头,来往客人多,当时在道头处设店,所以今天还用店的名叫店前、店后。后阳夏港又淤积,道头三迁到“尾道”(洋门道),至今尚在。阳夏道头至少有1000年历史。明代,长乐上洞江还是水深港宽的闽江主航道。太平港成为郑和下西洋二万八千人舟师的运航基地、母港,足以证实该历史古迹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