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渊源

陈氏渊源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虞舜的后代。商朝末年,商均的后裔中有一个叫遏父(也称阏父)的人,前去投奔周国,因其制陶技艺精湛,担任了陶正之官,深得周文王昌欢心。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将大女儿嫁给遏父的儿子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又称胡公满。自妫满封陈至陈滑公亡于楚,陈国共传20世、26代君王,历时588年。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溯其迁祖,为颍川陈润,入闽入航后卜居岱边(岱阳)。岱阳后,岱边颍川陈氏分迁阳夏(洋尾下村)、陈厝(岱岭陈厝宅里和岱南陈湖山)、湖阳(古槐镇湖南村)里仁、金峰南陈、漳港洋边等。

陈文霸于宋开宝初(968-976)由闽候古灵入迁岱边,后裔分迁洞头、黄石、后岐、屿头、珠湖、玉田上埕、沙京运司前、打银里、云路陈朱、湖南陈朱、白湄下沟东、鹤上拢下、中街坊里,竹田仙山、渡桥沟东等地。

另一陈氏于惠帝永兴元年(304)避西晋永嘉之乱,衣冠从河南光州固始县携入,定居于福州(马江山)后迁长乐洋厦村。江山寺是洋厦陈氏最鼎盛时期的文明象征。宋朝末年,不少洋厦人参加“誉称陈公第,一门三忠烈”抗元壮举,斗争失败后,为了逃避元朝官兵追捕迫害,陈氏举族迁徙。上洋村陈氏系宋国子监陈烈后裔,现户数5户,人数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