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
2025年10月13日
祭灶
祭灶,农历十二月廿四,又叫过小年。传说,玉帝在每家每户都派一位灶神监察,主宰一家司命,称福灶君。还为灶公配一夫人灶妈,乃增寿夫人。灶公在祭灶夜飞上天庭向玉帝奏报这一家一年来所作善恶之事。这位灶神正月初四上任,十二月廿四任满飞天,祭灶就是给灶神饯行。人们恐其说坏话,所以在灶公出发前,先来个应酬,备灶糖、灶饼和酒馔在灶前供奉,希望他能在玉帝殿前讲好话。此举,谓之“醉司命”。是日晚饭后,各家在厨房内设复宴,摆上灶糖、灶饼、果品、香烛等,焚香礼拜灶神,祭拜完毕把旧“灶君花”红纸印制的图案,长50厘米宽40厘米,上有神龛,龛内坐着定福灶君和增寿夫人,下有猪、犬、鸡、鸭等禽畜,两边书有一副对联曰“今日上天呈善事,明朝回驾赐祯科”——撕下火化,贴上新的“灶君花”,以示辞旧迎新。供祭时各种灶糖灶饼,陈列于锅盖上,此外还有、橘、荸荠、甘蔗、年糕以及二块红印的豆腐与一对红根菠菜。供品全是素斋,以甜黏食品为主,意把灶公的嘴巴黏住,在玉帝面前不便开口说坏话。供祭时孩子们唱《祭灶歌》,歌词曰:“祭灶祭糊涂,处前一香炉。元宝是我裱,金库是我糊。灶君上天讲好话,灶妈落地保佑奴。保佑我爹有钱赚,保佑我奶福寿长。保佑依哥讨依嫂,保佑奴读书聪明。”还有一歌词:“荸荠尖尖,灶公上天。灶公上天讲好话,灶妈下地保佑奴。庇佑奴爹有钱赚,庇佑奴奶福寿长。”祭灶有送灶糖、洗鼎灶、祭灶、贴“灶公花”、喝豆腐汤等风俗。从祭灶日开始,外公外婆都必须送给外孙男女灶糖、灶饼,俗称“祭灶料”,全是甜的,宜孩子们吃。还送花脸壳(假面具),儿童戴上花脸壳以辟邪。